燕遇马来西亚之美里

2016年07月22日 新西兰花胶


点击上方“新西兰花胶”可以订阅哦

万里晴空
  美里(Miri)是马来西亚砂拉越州的第二大城市,坐落在砂拉越北部,与文莱相邻。目前美里的发展重点已经从石油业转向了农业、木材业和旅游业,其中以旅游业发展最为突出。这座小城清新自然,从这里可以去到峇南河(Sungai Baram)看传统的原始长屋,这也是砂拉越的旅游看点之一。此外, 拥有世界最大最高的山洞,且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姆鲁国家公园,盛产燕窝的尼亚国家公园以及拥有最复杂和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公园也是游览美里不可错过的景点。
亚庇国际机场
  从广州机场出发,4小时到亚庇机场,再转机飞1小时到美里(Miri). 美里城市没有大高楼,绿树青山白云。
美里的早晨美景
   尼亚国家公园:Niah National Park,砂捞越最小的国家公园之一,距离美里约100公里。
尼亚公园地图
带好水、电筒、雨衣、干粮,进雨林啰!
最远的点4.1公里,立即进行心理准备,这一天要爬十几公里了。(到马来西亚一定要带电筒和雨衣啊!)
行走在森林里
  尼亚公园最著名的在于它的考古价值和洞穴奇观。东南亚最古老的现代人遗址就在尼亚公园,发现了史前4万年的头骨。这里还可以看到采燕窝的工具以及古代的洞穴壁画。
尼亚公园
   马来西亚只有雨季和旱季,全年最低温度也在28℃以上,常年是夏天,雨林里更是闷热。
   雨林里一会儿是透出叶间的太阳照射,但主要是潮湿和阴沉、时不时也会下雨。
下雨就不舒服了,林间狭窄,不便打伞,穿着雨衣就是把自己关在密封的桑拿房了。
参观洞燕
整个游览线路是单向的,原路进出。
  首先到的是一个巨大的开放式洞穴,洞口和洞顶石笋交错
尼亚国家公园
   在硕大的洞内,我们人显得很渺小。这些洞都是在亿万年前经过海水的水下冲刷,地下河流的雕琢,升出海面后的岁月侵蚀而成
   洞内有一根根从洞顶垂到接近地面的竹爬杆。这些爬杆是采燕窝的爬升平台。一根根垂钓的竹竿是采窝人的楼梯。洞高60米,宽250米,居住着几十万只金丝燕。
   洞名叫TRADER‘S CAVE,商贸洞。尼亚洞的采燕窝史也是近代的事了,南下的华人发现尼亚洞出产的燕窝具有良好的品质和商业前景,就催生了这项事业。商贸洞是采燕窝期商人来收购燕窝时的交易地点,也是采窝人的临时居住地。
入口处不显眼的有一个“Way In”的牌子,通向洞内,容易错过。
尼亚公园
   继续两分钟就到达了Great Cave,其实应该叫燕窝洞。婆罗洲最好的燕窝就产生于此。现在处于保护期,每年还是允许采窝人进洞采燕窝两次的。现在政府都严格限制采野生燕窝而鼓励人们养屋燕:就是搭一个房子然后模拟燕子的声音吸引燕子来家筑巢。
   我们一路走过来没有碰到什么人,还以为雨季游人不多,打开电筒进到洞内才看见不时闪现的手电筒灯光,原来人都在巨大而且深不可测的洞内,难怪叫“Great Cave”
尼亚公园
空中有叽叽喳喳的燕子声,可我们仰着头穷极目力也看不到窝在哪里。空气中弥漫着强烈的氨味,是燕粪散发的味道。
     洞内时不时开个“天窗”,流水从天而降
洞内处处湿滑,没有灯光,栏杆都只有一侧,栈道下是数万年的燕粪,失足的后果不敢想
尼亚公园
工作人员正在查看洞顶的燕窝。感受到采摘燕窝的艰辛,感觉燕窝贵得有道理啊
尼亚公园
一个燕子窝,燕子窝里还有一只小燕子
尼亚公园
   在雨林和黑暗潮湿的洞内穿行几小时,衣服是汗湿一遍又一遍、再被雨水打湿一遍又一遍,是湿了再湿,再湿了更湿。
记住飞出飞进的几十万只燕子,记住采燕窝人的艰辛,记住古人的艺术,记住第一次真正的深入雨林。
参观燕窝厂
燕窝----国宴国礼国宝
  传统中医告诉我们:“冬令进补、春天打虎。”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意思是在冬天通过调补,能使“精气”储存于体内,到了来年春天就不容易得病。而物美价廉进补,当以滋润为主;润燥之品,又以燕窝为首。
  2013年APEC高峰论坛,国家主席访问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元首哈利姆不仅将燕窝作为国宴佳肴宴请,还以燕窝当作国礼,馈赠远道而来的中国贵客。国礼送燕窝一时传为佳话。
  燕窝,是东南亚特有的金丝燕吐出一种珍贵液体凝结而成的巢。如同熊猫被中国人尊为国宝,金丝燕被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奉为“国鸟”,所以马来西亚将金丝燕的杰作“燕窝”尊为国礼,显得顺理成章。过去的十几年来,马来西亚政府越来越重视金丝燕的保护和养燕业的科学发展,燕窝产业已成为马来西亚的主柱产业之一,每年大量出口中国,是中马经贸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