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六年,一大波“亲爱的翻译官”搞出来的莎士比亚

2016年07月21日 新现场


莎士比亚作为如此著名的世界情人,迄今他的著作被翻译成80多种语言,其中最难的必须是……克林贡语!(此处答汉语的小伙伴你想多了)克林贡语是个什么鬼?在《星际迷航》里外星族类克林贡和地球人化敌为友,本着友谊精神,煞有介事的克林贡语言协会组织翻译了《哈姆雷特》和《无事生非》。

克林贡语的莎士比亚之《哈姆雷特》

好了,严肃脸说,大概第二困难就是汉语了? 检视中国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可以说,多年来一批功底深厚的著名翻译家均致力于原创性的莎作翻译,从20世纪40年代起到21世纪初,陆续推出了一部部优美、典雅、既适合案头阅读又适合舞台演出的,或散文或诗剧的莎士比亚全集。然而,这也实在是太难了,最近一版由北大外院著名教授辜正坤领衔的《莎士比亚全集》全新重译本,就伴随着爷爷的哭诉“将《莎士比亚全集》翻译成诗体比翻译成散文难多了!”


那么,莎剧被引入中国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翻译莎剧的作家又分成几大流派,他们又各自持有怎样的翻译观点呢?今儿皇小莎就带着大家一探究竟。
 
西方的来客——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
 
莎剧被翻译介绍到中国,始于光绪十九年(1900年),上海达文社出版了《澥外奇谭》,翻译介绍了莎士比亚戏剧故事。林纾和魏易翻译的《英国诗人吟边燕语》对莎士比亚略有介绍和评价。

光绪十九年上海达文社出版的《澥外奇谭》
商务印书馆的《吟边燕语》

田汉1922年在《哈孟雷特》译序中曾说:“《哈孟雷特》一剧尤沉痛悲枪为莎翁四大悲剧之冠。读Hamlet的独白: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不舍读屈子《离骚》。现代多‘哈孟雷特’型的青年,读此将作何感想?”
 
1925年王文显任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主任后,在开设“莎士比亚课程”时,也在课堂上给学生翻译莎剧片断,然后从编剧的角度分析莎士比亚。在20世纪20~40年代朱生豪、梁实秋、孙大雨在翻译莎剧的过程中也开始了莎剧翻译研究,这些论述主要集中在翻译本中的“序”和“后记”之中。
 
在这方面梁实秋留下的文字最多。梁实秋发表的一系列莎士比亚翻译批评的论述,虽然不是就翻译本身展开讨论,主要还在于文学论争的需要,在文学论争中借莎士比亚说事,利用莎士比亚作品翻译为论争提供理论的支持。但是,其中也有对莎作翻译探讨,而且包含了许多真知灼见。
 
莎剧翻译家的争鸣
 
国内翻译莎剧的翻译家数不胜数,公认的是始于梁实秋,集大成于朱生豪,以及像孙大雨、卞之琳、曹未风、曹禺、余世雄、方平等人都译出过不同风格的莎剧。他们翻译的《哈姆雷特》的不同译文体现了翻译莎作的原则和方法,如:castle一词,译为“宫”固然可以,但是不如译为“城堡”来得贴切;Hamlet中的-let与汉语普通话的“雷”比较近似等等。

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梁实秋

梁实秋译莎的宗旨在于“引起读者对原文的兴趣”,他强调的是“存真”,采用的方法可以说是“直译”。梁实秋翻译的原则是把原文中的“无韵诗”一律译成散文,而“原文中之押韵处则悉数译为韵语。”

诗人、翻译家朱生豪

朱生豪更注意译文用语的艺术加工,以增强效果。朱译本为了渲染效果,爱在译文中发挥中文之长,进行增饰,用得巧妙,效果很好,但有时用得过分,也有冗赘之处。
 
他们都善于运用汉语常用成语译出原文中无法直译的习语。朱译本中许多双关语、猥亵语和难译之处,已经被改写、回避、删去,梁译本则是只要能译出来的,他都译出来”。

但业界也表示经典译本也存在一些错误,比如朱生豪将“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翻译为“只有聪明的父亲才会知道自己的儿子”不妥,应该翻译为“聪明的父亲也未必了解自己的儿子”。
 
朱生豪写给妻子宋清如的情诗

莎剧翻译家朱生豪私下里据说还是个好老公,时不时的给妻子宋清如写首情诗,单身狗皇小莎看到之后根本把持不住。

作家、翻译家方平

方平主张,还粗俗以粗俗,不加掩饰,因为莎氏把那些渗透肉俗气息的语言当作一种基本色调。你还不知道莎士比亚的本来面貌?安利一个通俗易懂的知乎高分答案吧:《正确理解莎士比亚指南——说莎士比亚高贵冷艳,莎士比亚知道不?》你会对莎士比亚有一个比段子手段位更高的认识。
 
莎剧翻译靠舞台
 
时代在变,人们也在对莎士比亚著作翻译提出精益求精的要求,除了保留早期现代英语中词汇的多样性,又要保留莎剧的语言魅力特别是诗化特点。除了诗体翻译能够带来莎士比亚剧作的原汁原味,还有一点,就是莎剧的舞台表现性不应该忽略。

教授、翻译家辜正坤

辜正坤早年翻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很有传统词曲的味道;如今翻译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版《莎士比亚全集》,是依据1623年对开本,接近戏剧舞台上的活态的莎士比亚。他要求必须是讲究修辞、节奏,还要押韵的诗体,与方平一样,他认为应该保留原作中充斥的大量性暗示、秽语等内容,呈现真实、客观、全面的莎士比亚。
 
是的,作为一个推崇戏剧表现形式的公号,你觉得我们真的应该认可只能作为案头读物而非舞台脚本的翻译吗?从这个角度讲,倒是戏剧家曹禺、英若诚的翻译比较接近舞台剧角度的原貌。作为中英文化交流年中启动的中英经典戏剧互译计划中,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斥资开启的将莎士比亚剧作翻译工作,或许也是在委婉表明对现存译本的保留意见,对于读者来说,这可是喜大普奔的事儿啊,我们就拭目以待叭! 


下周放映排期

中间剧场
亨利四世(上)7月30日  14:30
亨利四世(下)7月30日  18:30

微博:皇家莎士比亚剧团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全文”跳转至购票链接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