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理性思潮的理性前提——康德批判哲学

2016年07月16日 加拿大读书会



 

反理性思潮的理性前提——康德批判哲学




陈炎

如果没有人类,整个世界就会成为一个单纯的荒野,徒然的没有最后的目的了。——康德

cr.陈炎


一、纯粹理性批判——真的研究


纯粹理性批判是对人类主体认识能力的检验,考察了人类如何利用自己的时空观念和悟性范畴去构造和整理来自物质世界的感性材料,以形成具有自然因果的“现象界”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人为自然立法,它索要解决的就是真的问题


人类主体认识能力分成时空观念和悟性范畴两大类,悟性不能直观,感官不能思维,惟有两者联合,始能发生知识。一切知识必须包摄于纯粹理智概念下,然后采用于经验判断。


康德批判旧形而上学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新的形而上学。

文明越发展,道德越堕落。——卢梭


卢梭

二、实践理性批判——善的探求


实践理性批判是对人类主体实践能力的检验,它考察了人类如何按照一直自律的原则以决定自己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尺度,从而使自己摆脱现象界的认为立身之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善的问题。


道德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只是获得幸福的手段;表面上似乎是超公里的伦理行为,实际却包含着潜在的功利动机。公理和正义是衡量社会效用的尺度。


科学解决的是“知”问题,使人们认识自然,为人们提供和整理经验材料。


康德道德的形而上学的核心思想,是“意志自律”:就是说既有意志的人都是自由的,由于他的行动及不受任何外在于它的宇宙主宰的制约,又不受任何内在与他的感官欲望的驱遣,而可以依靠理性自己为自己制定法则,“意志自律”的核心内容就是人的自由问题,只有道德才给我们初次发现自由概念来。


在他看来,人的实践理性不仅不能与个体的生活经验有任何瓜葛,而且也不能与群体的社会实践有任何牵连,否则就会失去超越现象界的崇高地位。


三、判断力批判——美的把握


判断力批判是联系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的“桥梁”,是关于美得问题,及时对个别对象的感受,要涉及自然的领域,又是对主体目的的体验,要涉及自由领域,从人以情感为中介将这两大领域联系在一起。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讲“审美的判断力”,下卷讲“目的判断力”,而无论审美判断还是审美目的,都是不同于“规定判断”得“反省判断”。所谓“规定判断”,即是由普遍的概念出发,逻辑地去判定个别事物的本质。


康德美学的四重根:无功利的快感、没有概念的普遍性、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没有概念的必然性。


美和崇高都表现为“主观的合目的性的情感愉悦,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区别①从对象看,美只涉及对象的形式,而崇高却要涉及对象的五行石“崇高不存在与自然地事物里,而只能在我们的观念中寻找。”②从主体方面来看,崇高的实质就是“证实了一个超越任何感官尺度的意志力。”③崇高感是一种受到阻滞的生命力喷射的喜悦,这喜悦携带着伦理的信念和道德的力量,把现象界的自我推向了“物自体”的高度。


对于西方哲学美学来说,

康德的贡献:承认认识主体的有限性,从而承认人类所能认识到的外在世界的有限性。

局限性:将“物自体”与“现象界”永恒化,绝对化了。


康德


物自体:是认识源泉界限。独立存在于我们之外的客观实在,隐患源不断的为我们的感官提供材料。“物自体”是不可知的,但必须承认它的存在。因为我们所能认识到的只是“物自体”作用于我们认识器官所产生的结果,而不是“物自体”本身。

现象界:康德哲学的基本概念,它的意思是指人类意识的物质世界,也就是人们所认识的实在界。康德认为,人的知识不是与对象一致,却是对象与人的认识能力相一致。康德强调主观心灵的作用,但也正是因此,“世界”被限定为“人的世界”。


↓作者简介↓

陈炎(山东大学教授,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主任,主要从事主要从事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兼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探讨。本文摘自《反理性思潮的反思——现代西方哲学美学述评》

↓转载请联系我们↓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