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出生, 中国读初中, 英国读高中, 一位移民二代的三国求学体验

2016年07月19日 发现新西兰



| 世界风 | 人物志 | 旅行趣 | 生活美 |

颜值最高的海外原创大号



在新西兰出生、度过童年,
小学三年级回到中国读书,
高中去了英国留学,
今年成功收到纽约大学的录取通知,
我的求学史是一部世界史。
啦啦啦~今天我要来写留学感受的文章啦!!

想象一下各位已经搬好小板凳
要听我讲故事了

我的笑容和她一样灿烂呢~~



分别在新西兰、中国、英国念过书的我
对这三个国家的感受如何呢?
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咯~~

1
新西兰
出生在新西兰的我,念的第一个自然是幼儿园。我爸妈从小便对我的中文学习抓得特别紧,不想我成为海外长大却一句中文都不会说的小孩,所以我从小方言和普通话都说得特别溜。

结果,幼儿园开学,我一句英文也不会,于是我就这么一脸懵逼地混过了第一天。



说实话,幼儿园那么久远的记忆,我也不是记得很清了,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每天早上都有免费的蛋!糕!吃!(吃货属性真的是从小养成的。。。)

所以,每天都特别期待上学。

新西兰的小学,也真的是极好的。

新西兰的学校都是按住址分配的校区,当时我去的小学叫Sunnyhills,算是个挺大的学校了。大家每天都是9点上课,3点半下课,快到中午会有个15分钟的break,然后就是正式的中午饭。

中午饭都是很随意的,大部分人都会自带便当,学校也会有专门的canteen卖些小零食。一般到这个时候,午饭神器就要粗线了!!登登登~~~


是的没有错!是它是它就是它~~牛肉派!!还带芝士的!!

如果你要问我在新西兰这么多年,最热爱的是个啥子,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就是牛肉派!无论是从超市急冻买来热好还是到小卖部现买新鲜出炉的,相信牛肉派都是所有在新西兰长大的小伙伴们童年不可缺少的部分。

小时候,每次吃牛肉派都无法理解那些像吃热狗一样大口大口咬下去吃的人,觉得那是对牛肉派的亵渎。派一定要热气腾腾的时候吃,最先轻轻剥开最上面一层金黄薄脆的面皮,底下会蘸上一层牛肉酱混着奶香四溢的芝士,咬上一口,便在嘴中化开,满满的幸福感瞬间荡漾扩散到全身(咳咳,这真的是写留学感受的文章吗喂!)



好吧,言归正传,众所周知,新西兰是小班制,一个班大概十几个人。平时上课的时候,大家就席地而坐,需要写字才会挪到桌上,所以上课的氛围也是很轻松的~虽说我一直上到小学三年级,但是家庭作业的量一直很少,顶多就是让做些剪贴画啊背几个单词啊啥的,所以上学的日子都是过得十分愉快的。


新西兰小学抓学习真的不怎么走心,但是课外活动却毫不示弱。各种奇葩的节日都会庆祝,有热狗日、水仙花日、睡衣日,还有一年一度最盛大的disco night,大家都玩儿得不亦乐乎;仿佛不是在上学,而是在开联谊会,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惊喜。

新西兰人都是出了名的好相处,这点我是深有体会的。从小,我跟kiwi(新西兰本地人的自称)玩儿都没有任何隔阂,排外什么的在这里简直是天方夜谭。大家跟老师的关系也都特别好,记得我小学时特别喜欢看书,要转学回中国时老师还特地送了我一沓书,我到现在都留着,看着都觉得格外暖心。

哪怕是现在,我平时走在路上遇到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都会微笑着互相打招呼;就在昨天走在路上玩手机时还被一对老夫妇搭话问我是不是在玩pokemon go,并让我教他们怎么抓神奇宝贝。真心觉得新西兰这点特别好,光是冲着体验生活,在这里读书就很值了~

2
中国
我是从三年级转到中国读的,当时第一个念的是一所在二线城市的公立学校。

上课第一天,最大的感受就是:人怎么这!么!多!



当时,我们一个班——是的,一个班——居然有将近80个人!80!个!!我在新西兰上课时,可能一个年级都没有这么多人。



我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然后,老师上课!要用麦克风!麦克风!
上个课,跟要开演唱会似的……




这边的朋友你们听得到吗!


那边的朋友跟我一起来!三角形的稳定性!


只能说,老师为了上个课也是蛮拼的。


在这三个国家中,我在中国读的是最久的,从小学四年级一直念到了高一。而我最喜欢的,大概也是中国吧。

确实,我在中国念书可能经历了我人生最艰难的时期。之所以回中国读书,用我妈的话来说,是为了“更加深入地学习和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刚来的时候,我中文虽然说得不错,读和写却差了本地学生一大截。小学四年级便要开始背课文和各种默写,我学得十分吃力。还有,上课时间一下子从一天悠哉悠哉的六个多小时,变成了早上7点便要开始早读5点放学还要晚自习,天天上课都像是要去受刑似的,死缠烂打想回新西兰。

幸好,老师都知道我从国外回来,便十分照顾我,还主动帮我补中文。我的不服输的本性驱使着我继续学了下去,考试成绩渐渐地提了上来,我也开始享受学习中文的过程,巅峰时期语文还考过99.5分(想当年作文只扣0.5分还嫌多。。。真是too young too naive呵呵哒~)

读了大概两年后,我便搬去了广州,转到了一间国际学校。虽说是国际学校,但我读的是双语班,也就是既要学英方的外教课程,也要学中方课参加中考。

至今,我都觉得中考的那段日子是我这辈子最苦,却也最珍惜的时光。在中国读书,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最不同的,除了变态的作业量,便是在一个班集体的归属感。无论是在新西兰还是英国,大家都是每个科目都换一个班,根本没有一个“班级”的概念,也没有班主任这一说。而在国内,大家一起奋战中考,那种感觉是无法替代的。卷子刷了一张又一张,练习册写了一摞又一摞,嘴上都喊着想快点结束,又不愿意结束。

一个班,便是三年呐。大家一起在晚自修前偷偷叫外卖,一起在校运会前上百度摘抄广播稿,一起在课上倒数着准备一个箭步冲去食堂。课间男生哄抢着用手机看NBA直播。夕阳照进课室窗户时可以听到操场的喧闹声。课代表在白板上布置作业时总会引起一阵抱怨。晚自习时安静得听得到日光管的嗡嗡声。这些当时看似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到现在再想经历一次却再没有机会,不禁令人唏嘘--相信出国念书的小伙伴都能有所体会。

总体来说,国内读书虽然苦,但真的是值得的。

3
英国
终于说到英国了!

在英国读了两年高中,也就是A-Level,只能说:

我!要!吐!槽!!



英国真的是一个real奇葩的国度。


首先,背景信息:去英国读书也是为了想多体验一种教育方式啦,我去的是一间挺传统的私立寄宿学校,之前一直是男校,最近才改成男女合校。

首先,英国人——只有一个字:冷



走在英国的大街上,你就会立刻感受到一股浓浓的距离感;每个人都是一副蜜汁高冷的样子。如果你尝试去对陌生人友好地微笑,大家就会用关爱智障的眼神看着你……


英国人说实话还是挺排外的,是那种“你不找我我打死都不会搭理你”的傲娇型。当然,如果主动去跟英国人对话交往,他们也会友善地回应。然而即使是这样,他们还是会做出许多令人无法理解的行为。

尤其体现在英国人在饭堂的时候(经常怀疑是不是因为食物太难吃了,导致大家都有点不正常……)

比如,吃饭的时候,如果有人不小心掉了个叉子之类的在地上,全校就会立刻波涛汹涌地起哄并狂拍桌子



又比如,食堂十分喧闹时,会有人突然开始“嘘!!!”直到整个食堂寂静下来,然后过5分钟大家又正常继续吃饭,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再比如,男生喜欢在晚饭的时候玩大冒险,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个男生突然爬到取餐台上躺下来或者坐到你的桌子上面无表情地盯着你的情况……



既然都说到食堂,那就顺便说说学校的伙食吧。



其实,英国菜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难吃


虽说学校会在Chinese night偶尔做出橘子鸡这样微妙的料理,其它大部分食物都还是过得去的。



在英国,吃得最多的,就是


土豆!!
有小土豆


有大土豆


有煎土豆


有炸土豆
有切片儿的土豆


有切块儿的土豆


还有完整的土豆


要啥花样儿有啥花样儿。。。顿!顿!吃!

连我这个曾经视土豆为灵魂的人都败在英国的裙下。。。



然后,毕竟曾经是男校,学校也有许多反人类的规定。


比如,男生宿舍有xBox,有台球桌,而女生宿舍。。。啥都没有!

又比如,女生要轮流值日去倒垃圾、洗碗、打扫卫生,而男生。。。啥都不用做!



学业方面,英国的上课时间还是比较人性化的,排课松紧由选学的科目决定——有人可能从9点到5点课都是满的,而有人则可能一天只有一节课(没错那就是我啦!啊哈哈哈哈)


我们学校的校服是要求穿西装的,女生要求全黑的西装套裙,而男生则是随意发挥,只要是西装就行了。虽说如此,但男生大部分也都会选择较普通的深色西装,偶尔会有一两个挑战鲜色西装的勇士,然后就会在经历一天的嘲笑后换回正常的西装。

不过,最令人不爽的是,周六居然要上课!周六!天朝都不用周六上课!!这么一来,再加上周日上午的chapel教堂礼拜(是的,每个人都!要!去!),周末合起来相当于只有一天。



不过,在英国上学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真正全心全意地专注在自己想学的东西上。


由于每个人都只学4科左右,大家选择的都是自己真心喜欢的科目,有动力学习,不会为了凑数选一些完全学不下去的学科。班上的人数也非常少,一个班一般会有10个学生左右,所以老师可以轻易地跟学生互相交流。上课时经常会有人提出一些话题,哪怕超出课程范围,老师也会滔滔不绝地给大家讲授,不会像国内一句“考试又不会考”就应付过去;大家听得也饶有兴趣,各抒己见,仿佛不是一位老师在给学生讲课,而是一群学者在认真讨论。这种时候,学到的东西真的是死记硬背无法比拟的。

最后,不得不说一句,

想到英国读理科的盆友,
大家可以再考虑下。

为啥呢?
我会告诉你,我们数学班上,只有一个英国人么?
我会告诉你,上物理化学,就仿佛置身在国内普高么?
身为英国人,不会一两句中文都不好意思来当理科老师。

......

就酱。



说了这么多,最深的感触还是,
到这么多地方读书,
体验不同国家的教育方式和风土人情,
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哪怕没办法换着地儿上学,
多去些国家转转,也会有很多收获。

那句话怎么说来的,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
灵魂和身体,
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那就上路吧。





在新西兰,大学毕业生有什么样的"钱"途?

在新西兰完成这43件事,此生就无憾了!

一条微信告诉你 | 在新西兰盖房子的全部流程

北京上海一套房子的钱, 在新西兰可以买到什么房?

回复以下关键词收看更多实用信息

移民 | 签证 | 交规 | 入境 | 奥克兰 | 皇后镇 | 罗托鲁瓦 | 惠灵顿 | 基督城 | 但尼丁 | 怀卡托 | 南岛 | 北岛 | 国家公园 | 高尔夫 | 入境卡 | 驾照 | 交通 | 大学



发现君在新西兰玩直播,快来围观!

映客/花椒 @ 发现新西兰

浪微博 @ 发现新西兰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