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到底是为谁开的? ——听听另类的声音

2016年07月11日 伦敦读书会



与超大规模的法兰克福书展相比,虽然也是“国际书展”,但伦敦书展从来都是一个“温和”书展。别的不说,本质上它更像是美英两国出版界的年度聚会。首次参加法兰克福书展的出版社,会震惊地发现自己竟和几百家同行在一个展馆,而展览中心有着成千上万家图书相关行业的机构,这真是对个体存在感的一个挑战啊……但是伦敦书展的绝对不会吓到人,哪怕是新手。

但是,以我个人在出版社工作十年的经历、从生意角度来看,伦敦书展更像一个版权交易会——尽管与会人员中,图书运输、印制、仓储、甚至积压书二手书专营等等都不会少,他们都在认真地“做生意”;也有一些极好的活动、比如作者见面会、趋势研讨会等。最大的问题是:出版机构们,你们在这里作甚?那些出版社的人,在他们冷清得像火星一样的展位中无所事事又不安地乱转,仿佛一群等待集体狂奔的牛羚,看上去很忙,但是几乎没有像样的合同能签署——就是虚张声势地摆排场好不好,自己以为自己很重要,熙熙攘攘、以成熟行业地姿态热闹着。是的,这也是一个好机会,为广大出版机构的中层管理人员创设的、展示自己职位重要性的机会。


当然,如果说伦敦书展是一部小说,也确实有很多细节来支撑它。一打又一打的成功交易在会上宣布,尽管其中相当数量是很早就已经签署了、只是拿到伦敦书展这个平台上来曝个光;销售经理们甚至编辑们,都拼命地把自己的日程填得满满的,显示他们不仅勤奋得像小蜜蜂一样、而且都有了自己的客户网。连伦敦著名的、深受文化界喜爱的常春藤咖啡馆也很捧场地开设了临时的展会咖啡馆,就差安排展会代理人了。

这些都不算什么。依我看,展位们才是伦敦书展的最神秘所在,那些用几千几万英磅堆砌起来的大家伙们。它们昂贵地矗立在那里,到底有什么用?追溯N年前,书展中曾经有一支生机勃勃的采购队伍,来自各地甚至各国的书店们会看样订货;那时候,出版机构的展位是有明确意义的。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有品位、有实力的出版商,展位的设计要出众、陈设要亲切,要吸引订货商。可是这个情况在最近20年已经完全改变了啊,这些重金打造的展位们在吸引谁?在跟谁抛媚眼?难不成是跟其它出版机构们显摆斗法?呃……


这个神秘状况在国际展厅有急速加深的趋势。客观地说,绝大部分的展会交易是在这里完成的。虽然这个展厅往往只占据展览中心的一个角落,打扮得像1970年代的运动馆,整体气氛如同有流水线的工厂。必须声明,虽然组织者反复表示热烈欢迎新机构加入会展,给人感觉还是如同在东敲西打地做实验。那些奇怪的国家展台(不好意思,我先要跟中国展台打个招呼,hello!)还好,民族特色嘛;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这个展馆里的噪音,比如2016伦敦书展中Amazon和作者之家两处展位,这不是乡间田野郊游好不好。

书展(包括所有书展)的组织者们小心翼翼地对待参展的出版机构,这让人心生疑惑。这当然因为出版机构是支付巨额展位费的“大头”,还因为他们比出版机构更清楚,某一种已经死亡十年以上的商业模式一直被书展的喧哗掩饰着,出版机构这些大头,实际上是“冤大头”,愿意来一年算一年吧。何况,这种一叶遮目的情况绝不仅仅限于贸易类展会。比如促销会、销售年会就是随手拈来的好例子。那种需求(类似对书展的需求)早已不存在了,但是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在假装满足这个需求,他们坚持的原因恐怕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当然,确实有“内在”需求,那就是每个参与的人会通过书展这个活动,确认自己的重要性;也确认自己在上司心目中的地位是稳固不可破的。


于是仿佛是上帝给所有的人下了封口令。我所熟悉的一个大出版集团,两次安排整个编辑部——包括预售会议的——预先到书展现场——排练。这种浪费员工时间的行径,让人无法尊重和信任上层的领导们。如果有人需要培训,那么正是他们。

更让人气愤和沮丧的是,决定把大量资金浪费在书展上、只为了展示自我重要感的决定者,往往并不是会被公司业绩下滑影响到的人。(想想,裁员的时候,是谁排在最先?)书展以及销售会议自身,也迫切需要改造自身、浴火重生。


书展,当然应该是版权、配送、销售这些关键机构亮相的时候,但是同时也应该是图书和作者共同面对消费者的场合,这些消费者是追星一族也好、资深职业人士也好,都应该有参与的机会;因为他们在交易链中占据一个环节、和物流、书店一样重要。出版机构们费尽心机,用文字和纸张建立了“浪漫”“阴谋”“学英语”等等无形的“社区”,竭尽全力去宣传,博客推特脸书一个不放过,读书俱乐部网罗旗下,甚至不惜代价制造某种产品的超级粉丝……越来越多的作者们被出版机构要求,参加图书的宣传和推广活动。但是,在这个一年屈指可数的几次“大展示”中,却不见他们的身影。这不正常。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