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苦难里成长——读章诒和作品有感

2016年07月15日 伦敦读书会



2004年章诒和发表了她的处女作──《往事并不如烟》,名声大振,好评如潮。众评论中,以著名剧作家沙叶新最有代表性。他说:“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是多年来未曾出现的令人震撼又有极大美学享受的神品,虽是满腔悲愤的血泪文字,但又极具深刻的理性和明智的悟性,所以它不以泪水纵情,不以控诉释恨,而是在悲愤中道出所以,在控诉中追索原由,因而这些文字优雅的篇什,便具有文学的感染力,历史的穿透力。以文学而论,它的文字纯熟,描写生动,细节丰富,对话精彩,塑造了史良、罗隆基、康同璧、聂绀弩、张伯驹等政治家和文化人的鲜明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身为章伯钧的女儿,准确地记录了她接触过的几位中国名流在反右劫难中的言行,为历史留下了他们的侧影,让我们看到真实的反右。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忆父亲与翦伯赞的交往》(香港版才有),篇幅不长,把一位“表演着悲与喜的双重角色,在一瞬间完成善与恶的交替、有着共产党员身份的史学家刻画得入骨三分。丰富的语汇,冲突性的细节让人拍案叫绝,当然也让人扼腕叹息。


章伯钧是中国近代的大政治家,大英百科全书有他的条目。章诒和含着银汤匙降生,却在苦水中长大。她14岁时目睹父亲成了中国第一号右派,于是从天上跌回地下。24岁时赶上文革,受不了抄家红卫兵的欺凌,躲住到别人家。28岁因日记对旗手江青不敬,以现行反革命罪判刑20年。坐牢10载,被开恩释放,但父殁夫亡,物是人非。生活搅拌着血泪,血泪熔炼了灵魂(章诒和自诉)。写作对她异常痛苦,因为故事的每一段,每一句都隐藏了无限的心酸和苦楚。她说:我现在写作,常常是泪流不止;将来若写自己,则很可能哭死过去。”她甚至说:死是生的一部分,写完就去死,死很幸福!我好到天堂见父母,这个世界不值得留恋。”


章先生的遭遇让人嘘唏;她的才华又那么夺目,其作品被称为神品并不为过。“世界不值得留恋”的念头令人惆怅,何时章先生才能从悲愤中走出来?长歌当哭,章先生是边写边哭,却笔耕不辍,《往事并不如烟》之后,又有多篇佳作问世。不久前,读到她的新作《邹氏女》,这是以她十年囚室生活为蓝本的小说。小说的最后一行,她写道:一夕忽老,过眼即忘,一切都会离我们而去。我要努力找到一种方法,把爱留住,留住。大恨中寄予着大爱,章先生的精神境界在不断的写作中升华。恰如诗人普希金所言: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还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章先生计划写十部《X氏女》,《邹氏女》是最近完成的一部。这些小说与她旧作有两点明显的区别:小说的主人公是她的“同改”(一同改造的犯人);章先生以第三人称一一张雨荷登场。在小说中,每个同改都有一个惨的不能再惨的故事,与之相比,张雨荷简直就是“幸运儿”。关注他人的苦难,才能解脱自己的不幸。德国哲学家马克思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这句话在章先生身上应验了。


章先生的作品为读者再现了历史的真实。那一段不是战争年代,人性丧失、血腥无情却堪比战争年代,如此残酷的历史不该被忘记、被涂改。失忆的人生是痛苦的,失忆的后果很可能是历史的重演。如果十三亿人对十年文革群体性失忆,中华民族就要万劫不复。我们留恋章诒和,她的经历已经成为民族的财富。拨乱反正后,国家走上康庄大道,这个局面来之不易,我们要加倍珍惜它。每个人、特别是年轻人不应忘记章先生作品中的苦难,拒绝旧日的腥风血雨重来;警钟长鸣,历史需要更多的章诒和出来发声,先生的存留已和民族的安危联系在一起了。

我们期待章诒和新作!


谢谢flying先生的读书随笔,期待您更多的佳作!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