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奶奶带娃,没想到老外如此羡慕"中国式家庭"!

2017年01月11日 发现新西兰




这两天,新西兰本地记者Angela Cuming发表的一篇有关"中国式奶奶”的文章,在新西兰当地媒体Stuff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Kiwi妈妈Angela是一对双胞胎男孩的母亲,她在早教中心playcentre里遇到了讲英文磕磕巴巴,带着小男孩Ray Ray的中国奶奶。她的第一感觉,是“这个不太会说英文,比较害羞的奶奶,将如何与我们这群年轻的、讲英文的本地妈妈们互动呢?”



文章里的奶奶和Ray Ray


而在接下来的几周和“奶奶”相处之后,Angela发现了奶奶许多让她动情的地方


“她总是面带微笑。她很努力地学习用英文念出我那对双胞胎的名字。为了分辨我这对双胞胎,她所做出的努力简直可以让她被评为世界上最棒的奶奶了。”


“在休息的时候,她总是会端来一杯咖啡,努力用英语和我沟通甚至帮我哄孩子。有一次,我被我家小‘恶魔’整得崩溃而哭,奶奶却给了我一个长久以来都让我倍感温暖和安慰的拥抱。“


“她做事非常独立干练。她的儿子儿媳,都有全职工作,在为整个家庭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奶奶让Angela帮她把课本上的英文读给Ray Ray听,因为,“我希望他学英语,但我没有办法帮助他。”


正是这些细节,让Angela感受到中国老人对于孙辈的付出和关爱是多么伟大,于是她在文章中这样动情地评论道:


“我明白这些生活在海外的老人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为了自己的子女能够全身心地在海外工作或学习,并且为了省下昂贵的育儿花费,他们放弃了几乎自己在国内的一切——兄弟姐妹,自由自在的生活,等等等等,孑身一人来到海外独自照料自己的孙子们。他们做的这一切,都源自于他们的爱。为了自己的孩子和孙子,他们宁愿自己生活在一个语言完全不通的国家里,依然勇往直前。就像这位奶奶,她知道自己不懂英语,但是她愿意做任何的事让孩子可以学英文。




所以,下次当你再听到一些政府官员说,现在很难听到有移民小孩在说英语的时候,或者,当你和曾经的我一样,对这样不会说当地语言的移民有过怀疑和忧虑,怀疑能给社会创造什么价值的时候,就请你们想想关于这位奶奶和Ray Ray的故事。


以及,我可以很确定地说,Ray Ray长大了会是一个帅气、有着光明前途的新西兰男孩。并且新西兰也非常自豪地承认:这就是新西兰人。“


xie xie Nai Nai(谢谢奶奶)。


读完这篇文章,发现君想起了蒋雯丽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根据她被爷爷照顾成长的故事演绎的《我们天上见》,其中兰和爷爷的隔代的亲情关系,让人动容。




在发现君看来,这篇文章非常典型地代表了新西兰中产阶层对中国,乃至亚洲文化的态度:没有过多接触之前,总是充满刻板印象与神秘感;而经历了彼此了解和文化碰撞之后,又感受到了不同的温度。正如一条网友评论里所说的那样:



感谢作者坦然承认自己的偏见,并且很认真地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谢谢!


当然,就文章中所述的隔代带孩子这个话题,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确实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子孙满堂”或许是对一个家族兴旺的最好称赞之一,看着孙辈们成长,作为爷爷奶奶会有一种成就感;此外,在中国文化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年轻人都要以工作、事业为重心,而照顾整个家庭的责任,往往“里所应当”的落在了孩子祖父母的身上,就如Angela的文章里所描述的那样。




而西方文化中,一方面是每个人都从小就注重独立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西方价值观的根基之一就是不把基于血缘关系的自然过程当做价值附属。因此,祖父母帮助照料孙辈,并不是他们的“义务“和“份内事",也更谈不上舍弃自己的生活只为了抚养孙辈成长的责任感。而这也是许多新西兰人被这个故事打动的根源——他们觉得奶奶的付出和自我牺牲非常伟大



所以,发现君发现,在这篇文章所有的102条评论留言里,只有不超过3条的负面评论,而thank you, nice, beautiful, great这样的赞美之词,出现在超过40条的评论里。可谓是众口一致的好评。


围观群众纷纷表示:

这是我近期在stuff上看过的最正能量的文章!



非常棒的故事!作为一个有5个3岁以下娃儿们的奶奶,我在这个故事里找到了共鸣!


文章很赞!尽管我们与孙辈的关系与此完全不同,但我还是觉得这样是非常赞的!


作奶奶是种很棒的体验,你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爱与被爱。但是很多新西兰爷爷奶奶们并没有办法享受这个天伦之乐——他们的孩子为了更好的工作都搬到别的国家工作去了。


故事棒棒哒!终于能够在媒体上看到对于移民的积极的评价。移民们为了适应这里的生活真的付出了很多。我们也的确可以从亚洲人身上学到关于如何与家人互动的方式方法。




然而近些年来,“隔代亲”在中国也引发越来越多的反思:首先,祖父母带孙辈,不自觉地就会对孩子产生溺爱之情。


而溺爱的结果之一,就是在孩子早期教育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孩子造成深远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并不全是正面的。


除了对孩子的溺爱,祖父母带大的孩子,还会与父母之间产生隔阂。根据发展心理学中的“依附理论", 幼童因为社会与情感需求,会与至少一名主要照顾者发展出亲近的关系,否则将造成其心理与交际功能长久的不健全。孩子与祖父母亲近了,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疏远与无暇顾及自己的父母。从长远来讲,这些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并不是非常有利。近年来许多中国“留守儿童”的案例,就足以说明问题。


正如下面这条评论里所言:


奶奶这样虽然很好,但我更希望Ray Ray的父母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许多中国孩子因为父母工作繁忙的原因,很少与自己的父母互动。这些家长尽管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非常好的生活和未来发展条件,但却会让这些孩子有种被抛弃的感觉,无论奶奶所做的一切有多么的出色。



另外一则留言,也能代表一部分中国家长挣扎的心声,对于由祖父母带大孩子,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或许真的是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篇文章所反映出来的现象,只能代表中国的过去,并不能代表现在,乃至未来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不让“奶奶们”带大孩子,要么把孩子送去教育机构,要么把孩子带在身边。中国现在有一种非常吊诡的现象——人们的思维越来越西方化,但是却不得不面临公共育儿和教育设施不足等问题。


曾引发关于子女教育问题讨论的电视剧《虎爸猫妈》里,也对隔代亲的话题进行了一番探讨。



那么,你对于中国人“隔代亲”,祖父母照料孙辈成长这件事情,怎么看?如果你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又有什么亲身感受呢?欢迎给发现君留言。


移民新西兰的所有方式,都在这儿了!

"放养"的新西兰幼儿园,到底是怎样照顾孩子的?

新西兰人耗时两月,为企鹅做了这样一件事......

再有人问新西兰怎么玩,就把这条微信甩给Ta!

回复以下关键词收看更多实用信息

移民 | 签证 | 交规 | 入境 | 奥克兰 | 皇后镇 | 罗托鲁瓦 | 惠灵顿 | 基督城 | 但尼丁 | 怀卡托 | 南岛 | 北岛 | 国家公园 | 高尔夫 | 入境卡 | 驾照 | 交通 | 大学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