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干货:留学竞争那么激烈,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

2017年01月17日 加拿大留学生会


目前100000+人已加入我们,有你吗?

       

       

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去北美留学,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吸收更为先进的教育知识。中国留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北美大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些北美的商学院中,甚至出现了被中国学生“占领”的现象。


那么,在北美顶尖大学——哈佛大学诸多教授的眼中,中国学生与其他国家的学生有什么不同?中国学生又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竞争优势呢?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几位哈佛大学教授的建议吧。



 1 

中国学生与其他国家的学生有何不同?

Fernando Reimers教授(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国际教育政策项目主任、比较教育与国际领导力教育专家):


从哈佛教育学院的申请者来看,我觉得中国学生大多在某一个领域做得很好,但是比较缺乏广泛的阅历。大部分中国学生在大学毕业后选择直接读研,而很多美国本地学生会选择先工作,再考虑要不要申请深造。这段工作的经历让美国学生变得更成熟,更明确自己的目标,在研究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也会更为顺利。


Helen Haste教授(国际政治心理学学会主席、哈佛教育学院访问教授、英国巴斯大学心理学名誉退休教授):


我认为中国学生“注重和谐”,而这利弊参半。一方面,中国学生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社会中,都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和看法;但另一方面,这也使得中国学生容易墨守陈规,很少思考现状以外的其他可能性。


中国学生需要更开阔的视野、更强的批判性思维,并不只是努力做一个“好人”就好。还要懂得娱乐、运动,多去体验生命中不同的可能性——这些正是西方学生更擅长的。


Robert Selman教授(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教育与人类发展学专家):


总体来说我对中国学生的印象非常好。我带的中国博士生、或是参与答辩的中国博士生逐年增多,他们没有一个人是不成功的,学术研究都非常厉害。也许夸张了,但事实就是如此。


问题是,哈佛教育学院的博士申请越来越难。600人申请,但录取名额只有30个。所以,在申请时你一定要知道如何突出自己的特点。


Richard Weissbourd教授(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及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儿童及家庭心理学家):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性,中国学生同样如此。但是在我印象中,中国学生普遍承受了较重的学业压力,他们参与学习非常主动,渴望在学习方面得到认同。同时,中国学生对于道德问题也十分关注。比如这学期,教育学院许多中国学生都选修了我开设的“道德问题与家庭教育”一课。


Joseph Chen(哈佛大学国际学生办公室项目主任):


如果比较中美学生的话,我认为主要有两点不同:第一是学习动机的不同。中国学生追求成功,注重按部就班取得成绩,喜不喜欢都要做;而美国学生从小慢慢培养自己的兴趣和动力。如果可以将中国的自律和美国的兴趣结合起来最好。


第二是世界观,对成功的定义不同。中国学生对成功的定义比较物质化,认为成功的路径较为单一,认为宏观上比较难改变世界。而美国学生从微观着手,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在改变世界,对成功的定义也是多元化的。



2

中国留学生应如何更好地适应北美的学习环境?

Richard Weissbourd教授:


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入手。首先,学校应该更加主动地了解中国学生群体,他们的特性和需求,帮助他们适北美的教育和生活;另一方面,中国学生在入学前,应该尽量熟悉北美社会的情况。比如利用在线资源关注时事。另外,适当积累一些工作经验之后再来读研,也能帮助中国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更好地利用学校资源。


Helen Haste教授:


中国学生需要学会在一种结构更为松散的社会环境下生存,学会自主批判性思考。他们需要更深入地融入西方的环境,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Joseph Chen教授:


主要有四点:第一,了解课堂文化:认真做好课前阅读,学会问有启发性和批判性的问题,学会记笔记,能够融入课堂讨论;第二,要有独立批判的能力:学会从更广泛的渠道科学地吸收知识,不道听途说;第三,为人际交往做好前期准备:要善于观察外国人在交往中释放的信号,了解西方人的兴趣点,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打破思维定势。第四,积极培养自己的职业技能:关注细节,比如如何接受指令、如何和同事相处等。多参与活动,在实践中慢慢学习。




3

中国教育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Fernando Reimers教授:


我认为中国的教育者应该告诉学生:不要着急,放慢脚步,鼓励学生在大学毕业后去更广泛地接触社会、积累更多的经历、增加阅历、经验和成熟度。


Helen Haste教授:


我认为教育系统要从应试性逐渐转变为自主性,中国应该有很多学者正在朝此努力。


Robert Selman教授:


我认为需要有更多中国学生承担起国际研究的工作。国外大学中应该有更多中国背景的老师任教,担任起中国或亚洲事务研究的工作。我认为这很重要,意义长远。



更多近期热门文章

教你怎样加入加拿大最火热的微信群

留学移民加拿大,怎么选中介最靠谱?

最直接最便捷的加拿大移民项目是什么?

为什么要出国留学?盘点留学过的人生有什么大不同

【致留学生】每一个独自出国的你,都是英雄

权威 及时 不造谣 有深度:每个留学生都应该关注的微信号

趁青春,去留学!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出国读书?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微信

市场合作和留学移民项目代理,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点击“阅读原文”联系我们哦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