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蒋方舟首次会面,互相调戏产生了哪些火花?以下为谈话实录

2017年01月22日 腾讯娱乐


本文由腾讯娱乐原创,微信号:txent





一言不合,韩寒老师又落入舆论漩涡了。1月20日,韩寒新片《乘风破浪》发布了一支主题曲,名为男子汉宣言之《乘风破浪歌》。这首歌的歌词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和微信公众号文章都指责韩寒是典型的“直男癌”。



《乘风破浪歌》中的歌词“你在每天晚上/不能睡的比我早/你在每天早上/不许起的比我晚/饭要做的很香甜/打扮起来要大方/还有婆婆和小姑/都要和睦的相处”,被指是在“道德绑架女性要回归家庭,做三从四德,相夫教子的大和抚子”。还有网友说,“而我不沾花惹草/我想大概我不会/也许可能我不会/可能也许我不会”这样的歌词难道是在给陈思诚代言么?




1月21日,韩寒做客腾讯电影沙龙《乘风破浪》专场时,被观众问到对此的看法。韩寒一如既往没有回避,直面争议,而且依旧面带微笑。他首先提醒大家注意,这首歌的歌唱环境是一个男人在婚前唱给妻子听的,类似于一个男人在一些喝酒的场合说的一些大话,他认为这很正常,而且他感受到的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深爱”。


不仅如此,韩寒还解释,其实这首歌并不是独立的一首歌,而是还有第二个篇章,主题为“男子汉誓言”,歌唱环境是这个男人在婚后变成了一个“妻管严”,歌词则变成了“(大意为)嫁给我之后,有些话对你说,也许这些话听多了也不会感动,但是要听我说,说说我的心里话,我在每个早上起得比你早,吃饭只能吃一半,因为明天还要上班,你不要忘记我是一个没有本领的人,这个家全靠你,全靠你,都靠你”,以及“从地铁口出来感觉自己像一个垃圾袋,你不要对小孩说,说你爸爸很没用,因为爸爸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在努力”。


在韩寒看来,两首歌加在一起,其实表达的是一个有点自私,有点懦弱,有点卑微,但非常努力地在为家庭工作、并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很有家庭责任感的一个男人。对于这两首歌,他自己是非常感动的。



谈到“直男癌”的标签时,韩寒表现出惊人的坦诚:“我个人的确是有一些直男癌,不能算是一个好男人,说我渣也无所谓”,引起现场一片哗然。但他仍然不赞同动不动就给人贴上“XX癌”、“XX婊”之类的标签,反而劝女权主义者要自信一点,没有必要过度敏感。他强调,自己无论对于女权主义者,还是同性恋都是非常尊重的,但是希望大家不要矫枉过正,比如不要认为只有同性之间有真爱,异性之间就没有真爱了,对此自己作为一个异性恋者,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中时常会感到很委屈。最后他总结道,要借一些标签煽动一些情绪非常容易,但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对彼此多一些理解。




腾讯电影沙龙

《韩寒:我和世界谈谈,你不许不笑》

实录


时间:2017年1月21日


主持人:欢迎大家可以来到百丽宫参加这次腾讯沙龙,嘉宾都是重量级的。


首先是《乘风破浪》导演韩寒,然后是天才女作家蒋方舟,还有我的老大哥梅雪风,在《看电影》、《电影世界》、《大众电影》都当过主编。


今天请的这三位是一个导演、一个作家、一个影评人,请他们跟我们聊一聊韩寒的新片《乘风破浪》。我们问一个套路性的问题,这是韩寒第二部作品,前两天看了这个影片我觉得有很大的进步,你拍这个戏的时候和第一次拍戏时相比有什么新的心理变化或者经验增长,跟大家做一个介绍。

 

拍摄第一天就开始做后期

制作方法——快、好、省

 

韩寒:风格完全不一样,《后会无期》是偏经典的叙事方式,《乘风破浪》则节奏非常快。我每次都会有新鲜的尝试。


主持人:两个影片还是可以看到很多元素贯通的地方。


韩寒:谢谢。其实拍这部片子,比起拍上一部时,已经对工业流程更加了解,所以在工业流程上面做得更加科学和合理。


主持人:这部片子定档大年初一全国公映,大家会觉得你12月14日宣布杀青然后就说大年初一上映,你的底气从哪儿来的?


韩寒:中途出去比赛了两天,不然还可以再快一天。我们非常尊重懂得工业流程的团队,所有特效镜头都是在拍摄之前就筹划好了,不牵涉人跟景的镜头开机前就开始做了,剩下那些牵涉人跟景的特效镜头,一开机就先拍这些它们,这样留给特效足够多的时间。


我们有几百个特效镜头,电影里有一场完全是特效加实拍,国内很少有人这么拍摄和分解这样的镜头。我们剪辑流程也非常的科学,每天拍完了以后把当天剪完,第二天把前一天的镜头修一下,杀青时,电影其实已经是126分钟了,之后再进行精剪。


好多人都觉得这部电影剪辑很不错,他们并不会觉得这么短时间,后期就怎么样……因为我们花的绝对时间也就是有效时间要比大部分国产电影要长。很多时候是现场拍完以后开始剪辑,大家先休息一个月,一个月以后导演每个礼拜去剪辑室看一两天,或看几个小时,然后再回片场,再一个礼拜可能就去剪辑室一次。到后来的时候我们说要上映,那么后期必须关门弄,我关在里面拼命弄了一个月,就是这样的流程。正常的那种流程也没有错,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工作方式。但我们想得很明白,所以边拍边剪直接完成,如果真要算上特效、拍摄,后期,那我们的有效工作时间在国产电影里面是数一数二长的。


主持人:大概多长时间?


韩寒:前期筹备半年左右,拍摄时间3个月,后期时间非常短,因为我们在拍摄第一天就开始做后期了,包括声音。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快好省。我们为了时间和效果把省这个字去掉,比如做声音后期的时候,一边做调色。北京有两个比较大的后期公司,里面所有棚都被我们包下来,这边做的时候那边赶紧出素材,我们工作效率其实是乘以五对,这样当然要花费很多的钱,这个就是它的缺点。优点就是效率非常高,而且特别直接。


主持人:刚才提到有一场戏使用了国内非常少见的分镜拍摄方法,是哪场戏?


韩寒:追车戏,其实大部分都是实拍,但是有一场跟火车相撞的戏是实拍加CG,这个做了比较多的时间,做了大概3个多月。


主持人:大家以后看这个电影可以注意一下这些场景,看看效果做得怎么样?


韩寒:电影的工业流程是最不能偷懒的事情,如果做得特别快,那要么是准备很充分,要么就是粗制滥造,好在我们是准备得很充分,包括后期部分,所有观影的人都觉得这个是怎么做出来的?其实就是所有的有效工作时间加在一起非常长。

    

韩寒:总觉得我们在哪里见过。

蒋方舟:你是在泡我吗?

 

主持人:我也看了影片,确实不错,我听听两位嘉宾的观点。


蒋方舟:我昨天晚上看的,我从上海过来的,今天跟韩寒老师是第一次见面,还挺神奇。我以为我们俩很熟。


韩寒:总觉得我们很熟,总觉得在哪里见过。(引用《乘风破浪》邓超台词)


蒋方舟:你是在泡我吗?今天第一次见面很奇妙,昨天第一次看韩寒老师的电影,因为《后会无期》出于嫉妒心我没有看,看了大家对《后会无期》的好评,越看自己心里就越狭隘,所以没看。昨天是第一次看你的电影,真的很惊喜,我觉得完成度非常高,其实现在在中国电影院里完成度高的电影真是非常少见。另外里面的情怀我也很感动,我其实也是小城姑娘,小城生活看似安静祥和,其实非常暴力和血腥。小时候我家门前的高中每天都是打架斗殴。


韩寒:生活在什么地方?


蒋方舟:非常吓人的地方。所以我觉得韩寒老师电影里面看似是一种对更安静生活的回溯,其实里面很残酷和暴力的东西跟我小时候记忆有吻合。另外特别难得一点,之前跟一个朋友讨论,大家都说每个人故乡都在沦陷,其实每个人都参与了拆除的过程,比如我离开故乡的时候其实不带任何的留恋和眷顾,韩寒老师整个回到过去,又把已经拆除的故乡又重建了一遍,这个重建的过程在我看来确实非常动人。

 

故事选择1998年

是因为17岁时对家乡的记忆深刻

正要跨世纪


主持人:雪风是国内最挑剔的影评人之一,想听听他的观点。


梅雪风:我看完这部电影第一个感觉跟沙丹的感觉差不多,就是觉得比你的第一部作品(《后会无期》)要好,好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在第一部里,一直感觉韩寒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导演,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这种聪明又有一点局限了这个电影,比如在第一部的时候会过多地给每场戏加一些金句,就是导演你特别着迷这种笑料的东西,但《乘风破浪》这部戏在整体上变得更加紧凑,所有东西在为这个故事服务,整体性上比第一部强。而且我觉得你也在刻意压制之前过于张扬的风格。对这个片子我有很多疑惑,比如说这个片子是发生在1998年,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点?


韩寒:片子里最早出字幕是2022年,时间回溯就到1998年了,否则时空、年龄有点对不上。


梅雪风:为什么选择2022年作为现在时,1998年作为过去时?不知道你的青年时期是在什么时间点?1998年好像并不是特别具有时代节点的时间。


韩寒:没有特别的指代,它是我在17、8岁时记忆比较深的时刻,那个年代所有场景我都能够想象,但如果推到1989、1990年,就有一个问题,我那时候很小,我对美术布景就没有那么大的把握了。而且我17岁时正好是在跨进21世纪,所以1998年也可以视作是时代分水岭的。

 

不喜欢主人公利用时间差得到的技能作弊

《乘风破浪》落点不在时代变化

 

梅雪风:我看片的时候想到《新难兄难弟》,它跟你这片架构大概一样,从现在或者未来,回到一个过去的时代,但它里面做得非常明显,过去那个时代是一个民风纯朴、跟现代有非常大的区隔。你这个戏好像并没有试图作出这种区隔,97、98年那个时代是什么样?现在什么样?这个时代的剧变并没有试图在里面体现。


韩寒:大部分戏比如《回到未来》都会有一个特点,就是主人公利用技能在里面作弊,这个是我个人比较不想这么设置的,比如说我回到那个时候,我就知道炒股票能挣钱。我不太喜欢带着对已知世界的认知到过去世界里去走捷径的行为,我还是把重点落在人与人的发展,兄弟、父亲、母亲,他们的燃情岁月,我更加在意这种情感落点,而不是时代变化落点。时代变化这个落点绝大部分片子会这么去操作,其实除了《新难兄难弟》有这样的操作,《回到未来》还有卡梅隆导演的《终结者2》都有,我在片尾有一段感谢辞,感谢《终结者2》这样的电影,让我们有机会重温过去的时光,并且得到启发。


主持人:韩寒做的前两个电影都是自己原创的剧本,你个人小说作品非常多,为什么没有把自己小说搬上银幕,听说你可能自己想把《三重门》搬上银幕,但自己没有亲自操作。


韩寒:很多人仰仗自己的IP,比如说我本身有一两百万的读者,可能电影票房更有保障,但对我来讲这样比较枯燥,写这个书出版,一年多时间耗在里面,拍电影又耗一年多时间在里面,三年时间,一生工作时间可能三十年,就有十分之一要跟这个书死磕。我授权过别人拍摄我的作品,效果应该说比较一般,可能自己的风格要自己拍才能表达出来,但我还有好多新鲜的故事自己想去做,不想回头拍以前的书,没有新鲜感,对我来讲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事情时的新鲜感。


韩寒:我个人的确有一些直男癌

说渣男也行

 

蒋方舟:我想作为女性观众问一个问题,韩寒老师一直被中国女性认为是直男癌导演,其实我看这个电影两性关系还是很纯情,一个少年对一个妇女的纯情,我能想到对那种女性最文明的称呼就是职业性妇女。


韩寒:了解,大家都了解。


蒋方舟:对于这种职业性妇女的纯情、迷恋还带着少年的目光的,你的小说也是这样,我挺好奇这跟你某种少年记忆有关系?


韩寒:我想起来我写完《1988》,有一个记者问过我,你这个里面写的妓女是不是自己真实的嫖娼经历,我说这个怎么回答?答是跟不是,第二天都是新闻。我问他,哥们,你觉得我写得够不够真实?他说真实,我说你没去过怎么知道真实呢?事实上我觉得好多男作家都会比较偏好描述这些事情。


蒋方舟:出淤泥而不染,这是什么男性心理。


韩寒:我个人的确有一些直男癌,说渣男也行,反正不是什么好男人。在我所有作品里面有一点很奇怪,比如这部电影里男主角跟女主角几十年感情,完全没有别的东西。包括书里对于这方面的描写都是点到为止,书里不会有对于性爱的描写,基本上就是牵手,连吻都很少,是很奇怪,我虽然是个渣男,内心还是有另外一个好男人住在里边的。

 

韩寒:我还是很纯真的

觉得每个坏人都可爱

 

蒋方舟:片里有一句话我猜测电影公映之后会被议论,那句话是“我们都是小人物,别说大话,活着就行”,很多人会把它看作你自己的标签、宣言或者是跟这个世界谈谈的一个结论,当时设计这句台词是什么样的想法,有预期观众会把这句话作为韩寒想对世界说的话吗?


韩寒:其实真的没有,我还是很喜欢罗力这个角色,我还是很纯真的,觉得每个坏人都可爱。说这句话就是剧情是角色要给一个钥匙,只给钥匙好像有点太平淡,所以得加台词,当时突然之间现场想了这么一句,我觉得很多人可能很有感触,因为大家都是小人物。


蒋方舟:大家觉得韩寒要当小人物那我怎么办,还是有不安的感觉。、


韩寒:周星弛好多电影都是从小人物开始描述的。我特别喜欢一部喜剧《三毛从军记》,很了不起的喜剧,从头到尾强调小人物,都是小人物,在座的都是,每一位看直播的观众大家都是,但是小人物也可以做出很大的事情。

 

韩寒:我不在没人喊敢开始

我不在没有演员敢表演


主持人:大家知道你身份非常多元,作家之外也是知识分子、赛车手、导演,刚才您说比较反对很多人挂着导演名字,实际并不是怎么参与到电影当中去的,你指的是跨界导演,那你自己是怎么参与到创作当中来的呢?这么忙,能每天去现场直接指挥整个电影拍摄吗?很多人有这种怀疑,你是不是搭建了一个很强有力的执行团队,你把自己想法告诉他们要他们去变现就行,这块儿是怎么操作的?


韩寒:我不在没人喊敢开始,我不在没有演员敢表演,在现场就是这样,我们这次开了三个组,ABC组,C组拍空镜,天上一朵云什么的,B组拍狗,而正戏,作为导演若不在,这个戏是没有办法进行的,没有人可以调度整个剧组200多人,而且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我觉得不光是没有人可以调度,很少都有人能够作出这种气质的电影,不一定好坏,反正就是自己的风格,我不觉得有另外一个人可以带出这样的风格和气质。


主持人:比如《摆渡人》这个作品,张嘉佳的风格被王家卫拍死了,韩寒这个作品不管喜不喜欢,你会发现里面有非常明显的韩寒个人风格在里面,雪风说你在这部电影里有一点压着自己的感觉,你的第一部电影呢人家开玩笑说是Word电影,但现在这个新作里对影像的把握比起第一部的那种文字优先模式,确实有了不错的进步。


蒋方舟:所以在片场凶吗?


韩寒:不凶,包括比赛的时候我都很温柔,并不是凶就有威严。我觉得这么多的工作人员大家都非常优秀,重点在于你自己说得对或者不对,或者这里应该怎么做,合作的每个时候大家都很幸福,我也信赖他们的专业技能,美术做美术工作,摄影做摄影工作,大家温和的交流就完全足够,我并不喜欢很凶的工作状态,天天对手下人很凶,一直在骂,只能证明两点,要么自己不行,要么找人眼光不行。

 

韩寒:选演员有眼缘就可以

我更希望电影像梦境

 

梅雪风:我有一个具体的问题问一下导演,这两部戏里面的环境都是没有人的,《后会无期》里,当车在路上走的时候周边没有任何车和人。你看《新难兄难弟》里两个人所在的环境里面充满烟火气、世俗气,充满各种具像的有细节的人物,但《乘风破浪》里他们好像也是走在空荡荡的街道,你有意把人群隔开,你怎么想的?


韩寒:感觉这样更有梦境感,相对更聚焦,对于中国来讲,群演不好控制,就算让他看城墙贴了一个通辑犯,也看着特别出戏。另外是想把空间留给主要的情感和主要人物,所以只会安排相对来说有必要的人物,比如在街上走的时候打开录像厅的门,街上熙熙攘攘,那个时候一瞬间拉到另一个空间,其它时间更希望他们聚焦在主要人物的表演上。我们在国外看到非常多的群演,他们自己本身都是非常优秀的人去扮演,医生就是医生,护士就是护士。我们的群演很多其实都是工头花50块钱找的人,与其放着出戏,不如不要。我们也尝试花很多时间调整,李安拍《色·戒》花一个月调教这些人还是会出戏,这样还不如把时间留给主要演员,这是个人的取舍,我更希望电影像梦境。


主持人:李荣浩的演出,和你电影的气质相对匹配,你怎么找他来拍这个电影的?


韩寒:我打一个比方,这部电影摄影指导是初次拍长片,剪辑指导是第一次剪电影,但都是非常高的完成水准,我相信看过片子大家其实都会这么觉得,而且如此短的有效时间里做到如此水准,大家都不觉得他们是第一次做,李荣浩第一次也演得很好,很奇怪,有时候人家问我怎么样判断这个人?我没怎么判断,看一眼觉得面相很好,很有眼缘,就可以了。我相信我们自己本身的弥补能力,如果我们真的是摄影指导不好,我本身学了十多年摄影,剪辑指导不好,但我本身对剪辑有一些认知,那所有一切都可以补,何况他们真的很好。李荣浩我们见了一次,他其实本人在现实生活里是很逗一个人。我没见过比我还差的学生,他是一个,就觉得挺好,反正到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也真的很好。

 

蒋方舟:小镇构成我对这个世界全部的理解

大城市让我不安

 

主持人:两个人气质比较匹配,你的第一部电影跟第二部电影类型不一样,里边元素大家看到很多跟韩寒个人生活有非常多紧密的地方,比如第一集当中小镇印象,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包括还有汽车,包括一个重要的配角(高华阳),第一部片子演了脑子有点问题,第二部还演一个有问题的人,为什么老演同样的东西?


韩寒:(高华阳,《后会无期》里饰演胡生)第一部设置得很聪明,演着就觉得他脑子有问题,我觉得现场可以根据演员状态马上做出调整,这个就是编导合一的好处,不需要问编剧这个怎么样,调整下来结果都很好。包括彭于晏很多人不觉得他是台湾人放在里面会出戏,因为演一两天以后我马上根据他的表演风格调整剧本里的台词和表演,这可能是一个比较机动性的地方。另外一个(华阳)真的不是固定这样子,第三部电影希望把他变成聪明人,否则他就定型了。关于家乡,关于小镇,反而自己的小镇没有蒋方舟的故乡这么的……


蒋方舟:我故乡很传奇。


韩寒:这么残暴,我记忆当中故乡很温柔,这部电影虽然有一些动作和打斗,呈现出来还是很温柔,我很喜欢故乡,而且我觉得文化人或多或少都有故乡情节,我在上海的时候每周都会回去看爷爷奶奶,回老家街上走一走,小时候觉得很长的路回头一走很短,还是很喜欢故乡。


蒋方舟:我之前住在铁路大院,对整个故乡的城市没有感觉,对铁路大院尤其家属楼特别有感触,有一次下午跟爸妈出门,发现对门家的门没关,回来之后看还是没关,我进去一看,那时我大概10岁,发现对门男主人被砍了,手被砍掉了,我是第一个进入犯罪现场的人。我们家楼下是精神病,每天经常骂人。我们住三楼,一楼老奶奶死了一个月才被发现,所以家属楼构成了我对家乡全部的理解。后来我发现这种所谓的家乡的烙印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我小时候我爸经常在外面,他是乘警,我对我爸唯一记忆就是跟人打台球,输了还被打,大院小朋友都跑出来看,我发现我择偶对象会找把我爸打进垃圾堆里面的那种人。我觉得所谓故乡和小镇情结对自己的影响远远超过想象。我现在非常畏惧在大城市混的非常熟的人,小镇的环境构成我对这个世界全部的理解。大的世界可能更有秩序更文明,更规范,更冷淡,所有的规矩都在明面上,但是我在其中反而不安全。


韩寒:你长这么大不容易。而且你的经历应该看所有中国恐怖片,惊悚片,觉得像儿童片。


主持人:问你一个闲话,有人找过你当编剧吗?


蒋方舟:我没有电影梦,没有梦想,我一般这样回复他们。大家有时候启发我,你总有一个电影梦吧,我说我没有,你总有梦想吧?我说我没有梦想,他们就不找我。

 

韩寒:卡梅隆激发了我的电影梦

蒋方舟:我没电影梦,也没梦想

 

主持人:非常聪明的回绝别人的方式,这个电影当中还有很多韩寒元素,比如那只狗,是对你博客上你非常喜爱的那个朋友的一种怀念?


韩寒:我博客那只狗已经去世了,这条用了走了的那条狗的名字,叫木木,当时第一条金毛就叫这个名字,得了狗瘟,后来活下来了,但是有点瘫,活了十多年。包括片里有个名字叫徐太浪,我有一个朋友叫徐浪,直接搬朋友名字不太合适所以加了一个太字。包括里面的镇子用了故乡的名字,拍的时候是上海周边拿四个镇一起凑起来,我刚解释了为什么时间设置在98年,就是因为还原98年对我还是容易一点。当然会有一些怀念或者个人的一些小的因素在里面,肯定会有,或多或少,每个导演都会放一些自己情感在里面。


主持人:这个电影方励老师施展了自己的才华,饰演一个大佬,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方励投资,后来开办自己的电影公司,你为什么有电影梦?


韩寒:卡梅隆,当时小时候看录像,租了四盘录像带,以前从来没有看过美国片,这四盘录像带就是《终结者2》《生死时速》《真实的谎言》《侏罗纪》,我当时觉得太了不起了,我以后也要拍电影,坐在家里面有一段完全的时间沉浸在自己故事里面觉得很了不起,就像当时在电视里看到世界拉力锦标赛,我觉得这样开车了不起,我得像电视里这样开,所以还是电视机改变了我。那个时候就有一个闪念我也要这样。就是这个原因。


主持人:你拍摄电影多多少少都有导演自己的影子,有点作家影子,我们看着韩寒的书、韩寒的文章长大的,其实我们年龄差不多,其实是共同成长起来的。但是我们那个时候高中也看《杯中窥人》,印象真的非常之深刻,看到这个电影似乎想到你个人的变化。过去你也是叛逆青年,第一次看到你是在央视,你跟崔永元做的节目,似乎崔永元老师想把你治住。


韩寒:我还有印象,你用什么聊天软件?我说聊天室,他说那是成人的世界。电影里还有腾讯,我们就不说腾讯梗了。在剧情里面设置到,当时也托人问过好不好……本身没有恶意,大家看完对这个角色应该都有好感。


蒋方舟:当年做节目开启的是认罪模式。


韩寒:羞涩,比较害羞。


蒋方舟:我有点疑问,其实在里面我自己觉得挺打动的一个情节,就是小马那个角色,坐火车离开这个镇,反正他们选择跟这个镇发生不同的关系,你现在还会回去看过去的小伙伴们,你觉得中间会有隔阂或者他们身上光芒消失了吗?


韩寒:看不到过去小伙伴了,当地人搬到市区,通过拆迁在镇上买房子,外来人口住在他们住的地方,很少能够见到小伙伴,过年的时候大家还是会在一起打牌或者聊天。很多共同话题不一样,真跟他们玩到一块儿也能玩。我很奇怪,有时候跟特别顶尖车手也能玩到一块儿,刚刚入门的车手也能玩到一块儿去。

 

韩寒:800块/平米的北京二环房子我没买,买了轮胎

 

主持人:刚才我问那个问题想说那个时候你可能是一个叛逆青年,甚至会辍学,当时挺了不起的,很多人没有这种勇气。今天自己成了父亲,这个电影又是一个回溯过去时光,又是一个孩子和父亲同处于一个画框的叙事模式,有没有对自己过去年少的选择做一点点自己的一些反思或者回想。


韩寒:我觉得我的选择都还挺好的,当年想去比赛就比了,后来一直没有写书,三四年在北京没有出版任何一本书,就一些很短的杂文记,出来真的想换版税改车换轮胎,完全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


当时朋友家做房地产,玩车的有些人家里情况不错,给你800块钱一平米成本价,给我二环边的房子,2000年的时候差不多,我一琢磨觉得还是买轮胎。后来我跟别人说,我说我完全不后悔自己选择,为什么呢?当时买了这套房子那我现在可能只是一个房东,但现在我拿了八届全国总冠军。后来有一天晚上我想想觉得不对,当时如果把房子买了再卖掉,我买更多的轮胎更好的车可能我就十届总冠军了,所以可能有些事不是那么绝对的,你反正内心想做的就去实行,只要用心做了……恩,也不一定做得好。


蒋方舟:主持人的意思是你孩子也说我要退学赛车。


韩寒:退学是一个行为,所有人都可以退学,事情不错的那一面不在于退学这个动作,而在于离开学校后做的事情,比如说爸爸我要离开学校我要做一二三四五六七,做得好可以做,你不能说我不喜欢学习我要离开学校吃喝玩乐,你离开学校是为了更好的学习,不是为了不学习,这是完全不一样。

 

韩寒:一部电影有取舍

我放弃对于“故乡小镇逝去”的表达

 

梅雪风:还是回到我刚才那个关于故乡的问题,实际上它代表的是我们的青年时代,更多是一个时间概念,那个时间段和现在成人之后的分裂也好,对抗也好,之前你的杂文随笔里一直有对当下体制一种冷眼旁观甚至批判的态度,但这个戏里面感觉你在细节上充满批评,但整体变得很温情,甚至都是一个非常煽情或者比较不分是非的处理。青春期对你意味着什么或者故乡对你意味着什么?我感觉你的温情笼罩了一切。


韩寒:是这样,这部戏本身就很温情,我希望它在温情之余足够好笑。有人会看到一点点伤感,我不希望是哀伤,不希望是悲伤,只是一点点小伤感。青春期或者故乡对于创作者是代表着80%的风格,从创作本身来讲,20%随着岁月成长而改变。这部电影有治愈和喜剧的一部分,一个人受过很多伤害才让作品更加治愈,自己可能承受很多的痛苦才会想要奉献更多的喜剧给他人,所以很多喜剧人私底下有抑郁症,跳楼自杀的,生活都很不快乐,希望在作品里让别人更开心快乐。


梅雪风:方舟描述她的故乡的时候实际是非常客观的看待故乡,你好像非常情感性地看这个地方。


韩寒:对啊,我就是对故乡有着很深的情感。


蒋方舟:我觉得还是我比较无情的关系。


韩寒:不是,我要是故乡有个人脑袋这样,我也会对故乡比较无情,或者我的作品也不是这个风格,因为我从小的时候就生活在乡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


梅雪风:我也是想问这个,实际上你是在上海的乡下,但上海又是最摩登的地方,在你戏里面看不出农村和城市的对抗,我相信在你这个上海小镇青年身上的这种对抗,撕裂感会更强。


韩寒:会很强,这就是一部电影的取舍,还有很多主题可以表达,比如小镇的失去,慢慢被城市化推进……但我后来放弃这块儿表达,因为时长有限,很多电影这个想说那个也想说结果什么都没说透,我完全放弃城市迁徙这块儿,哪天拍电影讲这个会讲得更透一点,以前我什么都想沾,现在只要占一点就不错,小中见大,以前就是故事不够金句来凑,故事够了很多都是自然而然。对于电影来讲故事还是很重要的,写小说故事没有那么重要,小说重点在于旁枝末节,有时候好的小说旁枝末节特别精彩,小说就会加很多分。比如今天参加腾讯电影沙龙,来的时候感觉百丽宫就像百丽迷宫,突然走晕了,这个回忆就会很精彩。


主持人:这个电影有很多回忆,毕竟是商业电影,考虑受众。


蒋方舟:选择拍这个题材有没有担心太怀旧。


韩寒:其实不算完全意义上的怀旧电影,怀旧可能很怀旧,它只是回到一段燃情岁月,比如常回想20多岁赛车时怎么样,那个不能称之为怀旧。


蒋方舟:会担心现在年轻观众、95后对这个没有共鸣?


韩寒:他们的确没有见过BP机,看了之后也是一种认知体验,电影其实就是在不同的人生里面进行不同的体验,不一定所有的东西,所有的人都了解。没有共同情感的人不要紧,你觉得很过瘾有意思就足够,有时候只要一个点就值回票价。

 

梅雪风:最好的喜剧应该是批评

韩寒现在太随和了

对社会想讲的话太少了

 

主持人:今天这个机会很难得,一会儿开放一点时间跟大家提问,大家琢磨一下。我们聊点关于喜剧的问题,你提到电影喜剧性,前天晚上第一次看这个电影,宣传给我们发了一个调查问卷,第一题就是您看到《乘风破浪》四个字之后你会以为它是什么电影?很多时候会发现很多电影取这个名商业指向性很强,你这个电影《乘风破浪》这个名字其实多少有点模糊,《乘风破浪》到底是什么?我当时答这是一部文艺片,我觉得有点类似于《后会无期》的风格,你心中当时怎么定这四个字?


韩寒:喜剧也不能直接叫《笑死人不偿命》,当时也是剧情带到这四个字,拍的时候太点题、矫情,就直接删掉了,希望这个世界有很多风浪,家庭在一起《乘风破浪》,后来直接把片里这个台词和段落删掉了,就是怕太命题作文了,还是让大家自己想。


主持人:喜剧这块儿因为是这个电影很重要的卖点,而且国家最缺的也是喜剧,大年初一上这个电影当时觉得是很好的考虑,两位老师看这个电影对于韩寒这次喜剧这块儿的创作,觉得做得如何?


梅雪风:就像我刚才讲的,我觉得韩寒的这种喜剧感,本身看他讲话就是非常聪明,非常善于抖包袱,整体喜剧浓度非常够,还是在整体的框架里面没有跳出来,还是在剧情里。我不太满足的地方是,最好的喜剧实际是批评,必须有所指,无论对体制的嘲讽,对什么东西的观察,里面应该投射更多的东西,我以前对你的文字的印象,觉得你野心应该更大一点,我希望看到野心更大的东西,应该对当下过去、对中国这些年的变化,在重点的脉络上有一个总体性的关照,这是我希望看到的东西,但是我感觉好像韩寒现在太随和了。我看到更多的是一个30多岁的青年人对于自己17、8岁时含情脉脉的目光,这个目光就是权重太过于高了,这种温情实际某种程度损伤了演员的吸力,总体来说我觉得对这个社会应该有话来讲,你想讲的话太少了,这是我的一个基本看法。



 

蒋方舟:这个喜剧我感觉很舒服

就像特别逗的男同桌想泡你

逗得人春心萌动

 

蒋方舟:这个喜剧我感觉很舒服,像初中高中时有一个特别逗的男同桌想泡你跟你讲话的感觉,逗得人春心萌动,是还挺舒服的喜剧。另外我也同意老师说的看法,我觉得其实是少年成名的坏处,你稍微表现出一种温柔,大家会觉得你妥协了,基本每一年,特别懒的媒体就会写你跟社会和解了,其实愤怒和和解是不断交替的过程。宇宙在我一呼一吸之间,愤怒和和解也是不断交替上升的过程,没有哪种和解是一劳永逸的,我跟这个世界妥协之后就永远的妥协了?肯定有新的问题,新的观察,新的压抑和愤怒再进入新的和解。韩寒老师身上下一步可能是愤怒一点或者怎么样一点,这样的螺旋上升,我觉得可能更丰富,无论是从人生还是作品,都会变得更丰富。

 

韩寒:虽然大家看起来我还很温柔

其实我犀利起来自己都害怕

 

韩寒:谢谢两位老师,我其实这么觉得,虽然大家看起来我还很温柔,其实我犀利起来自己都害怕,很多时候稍微收一点是因为我觉得有足够多的人在说话,大家也做得很好,我写杂文也是当成一种是社会责任,中国发生很多悲剧的根源其实都指向差不多的地方,你写多了以后最终也是一个套路。


对于我来讲可能社会责任摆在那里,但是艺术上那层面就下降了,我也希望杂文写得好看漂亮,就觉得并不是不想发表看法,而是我觉得自己写不了比以前更好,说来说去就这样子:那儿出了一个什么事,这个事儿怎么了,归根结底因为什么原因。这两年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是我可能懂得更多地把不同的情感服务于不同的故事跟题材,可能下次我拍不一样的题材,我可能真的用很不一样的手法,很不一样的镜头和笔触去描述,可能批判的力度大到过十年都没看到这个片都有可能,最主要还是先服务于故事跟题材。




主持人:这是大家眼中的韩寒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包括韩寒出现在贾樟柯《海上传奇》当中,作为压轴角色出现,那时候把你作为未来上海甚至未来中国的想象。


韩寒:那部是我演的电影当中最好的,什么都没演,做了一个访谈,后来演了《煎饼侠》就不提了,好多人说演得不如番茄,这个不是我的本意。的确很多人会对一个人有各种各样的期待,包括我会看到有些人对我说,韩寒你知道吗?你成为了你最讨厌的这种人,我心想你怎么知道我最讨厌哪种人?我最讨厌你这种人。


很多人对我有很多人设,我觉得最好是让自己变成自己人设中最想成为的人,无论只做到梦想人设的1%,10%,不要紧,别人有别人生活的方法,尊重别人生活的方法也是民主很大一部分。民主不光光是反抗,有的时候尊重每个人的生活方法以及妥协,也是它推进的很大一部分。包括很多西方民主其实是在抗争跟妥协中形成的,我们可能的确妥协有余,抗争不足,这是我们的不足。

 

韩寒:《乘风破浪》是国内真正意义上

成本最高的喜剧片

上百万的车真撞真毁

 

主持人:开放十分钟时间,给大家提问。


提问者:我是70后,这部电影发行方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发行方定这个档期是不是和你充分的沟通?春节档有这么多片子,这个档期设定有什么自己的考虑?第二个问题更现实一点,票房,和这么多春节档影片竞争,你希望在什么水平?


韩寒:这个档期并不是发行方定的,是我们公司或者我自己定的,出品方定的,发行方一直担心制作赶不上,但是我觉得每年春节大家总要看一些喜剧,而且反喜剧有不同的呈现方法,我希望大家多一种喜剧选择。我个人不是特别喜欢那种很夸张的喜剧表现手法,有很多优秀喜剧可能不是那样体现的。另外一点对于票房的预期,当然越高越好,谁会希望票房低?具体的数字,现在很难预测,但是肯定是首先成本收回,我们这部电影拍摄成本一亿六千万,我们从来没有在制作上面说我们1亿6000万的拍摄成本怎么样,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大的意义。


蒋方舟:最贵是哪部分?


韩寒:特效,演员,所有演员都是国内最优秀的演员,还有拍一个小镇,这些镇有人生活,你在里面拍,家家户户要给钱,要安置他们,如果我拍一场夜戏,所有这些人要安置到宾馆,这条街拍两个月,两个月不能动所有的场景,一两百户商铺,每个商铺都要赔钱,包括好多用在赛车这部分,每台车上百万,四五台放在一起,直接该撞就撞,该毁就毁,多一天就一百多万。成本还是比较高,应该算是国内真正意义上最高成本的喜剧片。除了喜剧成本,还希望呈现视觉上的东西给大家看,视觉上那个年代,世界上的一些动作的成分,车的成分,这些都是很花钱。所以我觉得首先第一肯定希望收回成本,收回成本是对所有人都有交代的事情,不希望信任我的人投钱的人因此吃亏,不管怎么样希望它在整个春节档票房排前三名,我是车手,做车手至少要上领奖台,前三名怎么样还是要看整体大盘怎么样了。

 

韩寒:不要太迷信好莱坞

我很喜欢好莱坞电影,

但是合作的话还是看情况

 

提问者:韩寒、蒋方舟你好,我是91年的,等于看你们的书和文章长大,两位提到一呼一吸批判和妥协,我想问一下是不是两位因为发现好像都是一样的东西,说很多过这么多年没有太大的改变,两位对于我们这个社会或者对于现状和体制有没有无力感?第二个问题是韩寒拍第二部电影,你真的非常热爱电影会不会有一些好莱坞的投资方和咱们有合作,会不会参与好莱坞制作?

 

蒋方舟:我觉得无力感阶段过去了,无力到太无力就觉得活着没意义,前两天我一个朋友跳桥自杀未遂,对我打击很大,他觉得我们这种懦夫没有办法面对这个世界,我觉得要把这个世界变成不只是勇敢者活着,软弱的人也有能力活着,但首先自己也要强大起来。无力感阶段过去了,我现在想的是自己能做什么?


第二比韩寒老师幸运的是我没有娃,我牵绊没有那么多,一切所谓的精神上受苦总觉得离伟大的人不远了,在大时代中我自己觉得不能做什么事儿,至少在有大时代生活的觉悟写一些留在历史当中,现在可能是我自己摆脱无力感的方式。

 

韩寒:她说的很好,是这样的,无论什么样的人物,我觉得可能小到很卑微工作的人,大到马云,无力感是一个常态,你会觉得没有安全感,失落,每个人经常有,无力感指向是什么时候?有些人觉得自己没钱,有些人对社会现状不满意,无力感分很多不同。这个是没有办法解脱,无论社会变成什么样子,哪怕变成理想中样子也会觉得无力?


有些性格是属于不会好型性格。我当然觉得希望这个社会会变得越来越好,毫无疑问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是这么觉得,我也相信随着科学,随着技术,随着商业的发展,为什么我会把商业放在重要的位置?其实很多时候遵循商业规则的社会不会差到那里去。很多地方社会倒退在于对于市场商业的打压,这个跟今天主题偏的有点远。


另外一点好莱坞找我去拍我会不会拍?首先肯定要有喜欢的题材,其实你去好莱坞拍电影并不享受,对于导演来讲你就是有分镜权没有剪辑权,这一套工业流程非常合理,做出来品质都能保证,但不是我喜欢的风格。我是喜欢从头盯到尾,从美术、剧本,到最后剪辑,包括物料,这个地方修下明暗什么的,这点有点变态,每一个我都要从头盯到尾,所以可能不是适合好莱坞。


还有一点不要太迷信跟好莱坞或者跟美国团队的合作,首先要有非常强的团队,无论创意还是技术,但是你跟好莱坞很难跟他们最顶尖人才合作,他们二流三流的完全不如国内的人才。很多合拍片并不满意,就那么回事,是因为你找到的人和能合作的人就那么回事。印度也走得很好,日本电影,韩国也特别多的好片子,不一定只有好莱坞这一条路,我很喜欢看好莱坞电影,但是合作的话还是看情况。

 

韩寒:真正的女权主义者

其实也需要对自己有一些自信

不要过度敏感

 

提问者:导演好,各位老师好,我要问的问题可能导演已经面对非常多次,因为新片出现可能要面对更多次关于直男癌的问题,《乘风破浪》主題曲在网上引起广泛争论,很多声音还是说可能是我们要看到片子之后才能结合,但是不能否认这个歌词很明显的是直男癌,虽然这个歌改编自日本,所以问一下您怎么看?


韩寒:首先我不大赞同动不动什么癌,什么婊,互相给身上贴标签。另外一点这首歌是日本一首歌,八十年代非常流行的一首歌,歌唱环境就是结婚之前,我有些话对你说,你要睡的比我早,起的比我晚,老婆我这个家全靠你,只有你,一个男的在一个女人面前说我是没有本领的人,这个家全靠你,从头到尾我感受到的是对一个女人的深爱。有时候男人要喝酒说点大话,其实这个是非常常见的一件事情,这个歌还有第二个版本,就是结婚以后男主人公变成妻管严,“你嫁给我之后有些话对你说,也许这些话听多了也不会感动,但是要听我说,说说我的心里话,我在每个早上起的比你早,吃饭只能吃一半,因为明天还要上班,你不要忘记我是一个没有本领的人,这个家全靠你,全靠你,都靠你,我付出很多”。


有第二个版本,要连起来看,他们就是一段青梅竹马的生活,男主人有点自私,有点懦弱,非常努力在工作,为这个家庭,这是一个男生对一个女孩子的爱。现在的确是要煽动一些情绪非常容易,说我这歌特别直男如何如何,我觉得很多时候真正女权主义其实也需要对自己有一些自信,我觉得真的没有必要过度的敏感。这两首歌版本无论外部公映内部公映,结合剧情听都觉得温馨感动,一个男人没有特别大的本领但特别爱老婆,对老婆说的一番话,这男的有时候在朋友面前会说放心,老婆怎么样,回到家里还是跪搓衣板,我只是觉得大家彼此体谅,大家等听到另外一首就知道了。


上一首是《男子汉宣言》,下一首是《男子汉誓言》,这两首歌是在一起的。只要有人在节奏上往直男癌这个方面带,就会有人觉得有问题,要弄死所有直男癌,会有这方面的想法。事实上把两首歌放在一起听就知道,完全是非常卑微的男人对自己老婆的爱。就像这个电影里面男女主角二十多年青梅竹马,有对一个人特别深沉的爱情。放在一起听真的很感人,“从地铁口出来感觉自己像一个垃圾袋,你不要对小孩说,说你爸爸很没用,因为爸爸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在努力,为了这个家庭。”多一些互相的理解,少一些贴了标签,还直接的攻击。本身我是一个不能算是好男人,说我渣无所谓,很多事情我觉得要更客观的看,可能更好一些。




主持人:我插一个问题,从第一个影片《后会无期》到这个影片对歌曲选择很不错,你选择歌曲的时候怎么样想到的?


韩寒:我就是喜欢,当时第一耳听到很多歌不错自己记下来,会放在电影里面,一方面我的口味不错,另外我的口味比较大众,很多歌阳春白雪很不错我也不敢放。


主持人:我觉得不是很大众,比如《东极岛之歌》。


韩寒:我跟其他导演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其他导演平时听歌量不多,突然听到一个觉得很好,赶紧用下来。我找到一首歌不错会上云音乐,QQ音乐,上虾米看一圈,留言10以内可以,有时候二三十犹豫下也行,看到99+我绝对不会用,这是一个秘诀,首先好听,第二个不能真的被太多人听到,突然之间放一首《心太软》谁也受不了。

 

韩寒:“乘风破浪”是一种愿望

愿望有可能跟现实是背道而驰

 

提问者:我想问一下《后会无期》跟《乘风破浪》两个电影的名字有特别的意义,看出来韩寒老师比较坦诚,《后会无期》有点怀旧,《乘风破浪》感觉生活必须要成功,有那种决心。


韩寒:是一种愿望,愿望有可能跟现实是背道而驰,但是谁一种愿望,是片中主人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


提问者:选邓超和彭于晏和赵丽颖,他们三个是同时国内票房号召力比较靠前的演员,选他们是为了在拍出自己的东西时兼顾商业片的因素?


韩寒:一来当然他们是各方面、票房什么都很好的演员,另外一方面我更看重他们表演本身,而且我相信你看完他们的表演以后会觉得真的很融洽,像一家三口,唯一不一样并不是邓超最丑……可能还是邓超最丑,因为有彭于晏,这是选演员最重要一点,越高票房当然最好,表演还是放在第一位。这也是为什么好多配角完全是新人。


蒋方舟:我觉得有点老。


韩寒:你看很多特别细腻的演出,大家看完以后会对邓超这次的表演有认可。


蒋方舟:可能我直女癌,我觉得有点老。


韩寒:你喜欢小鲜肉。真的大家不要再什么癌、婊了,无论是女权、同性我们都非常尊重,但是事情千万不要矫枉过正,矫枉过正对他们本身发展其实也不好。比如说很简单,我非常尊重同性恋者,我非常祝福非常理解,非常尊重我身边有的朋友,但有时候突然之间看到异性恋变成弱势,说我们异性之间没有真爱我觉得很委屈,有点矫枉过正没有必要。


提问者:蒋方舟你小时候经历的惊心动魄超常规的恶心事件,是成为写作者的因素吗?


蒋方舟:写作不会醉心光怪陆离那些事儿。


韩寒:我以为你看得饭都吃不下。


蒋方舟:我曾专门找最高法院聊洛阳性奴案,这个对于写作者来说是特别大的诱惑,特别想伸手抓这件事情,但是你根本没有能力驾驭,我不会再被这种东西吸引。我是主题为先的人,先要想批判什么或者表达什么再构建故事,更多是这样,尽可能的回避特别荒诞的社会新闻。另外小时候的印象变成对生活中各种苦难和离奇遭遇接受能力特别高的人,我的情感经历也非常的传奇,我接受能力特别高,你总有一个跳脱的视觉看这件事情,我是第一个进入犯罪现场的人,但我对生活时刻保持抽离的状态,对于生活有时候有怨恨,有自己无法投入的爱和分手,但是好处就是保持一个永远旁观抽离的状态。




主持人:希望嘉宾给大家推荐一下这个影片。


梅雪风:一部很聪明的电影。


蒋方舟:作者在旁边,好尴尬。


韩寒:你小时候经历这么多还尴尬。


蒋方舟:首先《乘风破浪》真的是让我非常惊喜的电影,完成度很高的电影,另外我觉得它其中确实有非常触动我的东西,带着辛酸的温柔,这是一个非常温柔的电影。


韩寒:电影票预售很便宜,到春节的时候电影票就不打折了,我们去电影院看,都是全价卖得非常贵,我希望每个观众看完以后觉得这个钱花得不亏,这是所有努力的目标,值回票价四个字大家都这么说,真的做到的电影很少,我希望大家值回票价,现在我也不敢吆喝一定值回票价,但我相信你会值回票价的。


主持人:1月28号马上到了,我们希望这部影片有很好的成绩,谢谢大家。


韩寒腾讯电影沙龙全程↓↓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