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程山水伴青春:记在澳大利亚打工度假的中国年轻人

2017年01月28日 今日墨尔本




今日人生


在澳大利亚,活跃着这样一群来自中国的年轻人:他们或在农场摘水果,或在咖啡馆端盘子,或在酒店打扫房间。他们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而是一路追逐工作机会,到处旅行。他们自称WHVer(Working Holiday Visa-er)——打工度假签证持有者。旁人喜欢用“背包客”称呼他们,而他们彼此的称呼是透着亲切的“小伙伴”。





澳大利亚政府推出打工度假类签证,一方面由于澳大利亚缺少劳动力,而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用工季节性明显,时常出现劳动力季节性短缺;另一方面,学生在高中毕业后或大学期间暂时放下学业或工作,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重新定位人生坐标,在很多国家早已司空见惯。澳大利亚希望世界各地青年通过打工度假的经历,更加了解、认同甚至喜欢这个国家和这里的文化。



原本打工度假类签证主要对欧美国家以及亚洲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开放,但是随着中澳两国各领域关系不断深化,澳大利亚自2015年起对中国大陆开放打工度假签证,期限一年,每年5000个名额。这类签证的申请者须具有一定英语水平,年龄限制在18岁至30岁,这种机会一个人一生只给一次。签证自2015年9月一经推出,就受到中国青年的青睐。



如今,第一批打工度假者有的已经回国,第二批已经开始登陆澳大利亚。与他们聊起来,记者发现,大多数人对这段经历心存感激。毕竟,这里留下或者即将留下他们的青春和汗水。


许多“小伙伴”来自城市,鲜有下地干农活的经历。但在这里,他们常事农活,自知其中甘苦:在田地里,暴露在炽热的阳光下,抹多少防晒霜、戴什么样的遮阳帽都不能避免皮肤被晒得黝黑。自称“拖箱客”而不是“背包客”的小张告诉记者:“每天从农场下班都得坐卡车回驻地,一路尘土飞扬,但是洗完澡就能像个正常人一样坐着或者躺着,对生活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置身陌生环境、不断挑战自我、感受异域文化,也许是许多“小伙伴”的想法。没有任何语言优势的李玉媛在与近20名申请者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密室逃脱”游戏店员的工作,每天要用英文与顾客沟通。她还通过做家务换取在墨尔本一个华裔商人家住宿。女主人精致干练,温柔优雅,让她一下找到了人生榜样。


人间自有真情在。小李在塔斯马尼亚州的小镇超市付款时,银行卡联网速度慢,排在后面的人不但没有催促,甚至有素不相识的阿姨主动要为她付款。小李不好意思地拒绝她之后,这位阿姨并未离开,而是等小李的银行卡能正常使用后才悄悄离去。


小李说:“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信任和热情让我至今想来仍感觉很温暖。”还是在塔斯马尼亚州,去年6月的洪水让她在灾难中学会了坚强,当政府派出的救援人员赶到时,小李体会到只能随身带一个包逃难的感觉。蹚过齐腰深的洪水,小李也曾控制不住地浑身发抖,眼泪不争气地往下掉。当这一切困难都挺过去之后,回头再看,这段经历已成为小李倍感珍贵的财富。


远离父母、远离家庭、远离祖国,思念变成对家和国最缠绵、最诚挚的爱。“小伙伴”们告诉记者,他们最受不了的事情就是别国“小伙伴”批评中国,最欢喜的事情就是外国人表示对中国文化的欣赏。


朱秀婷是中医针灸推拿专业的大学生,大三时休学两年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打工度假。在墨尔本同仁堂当药剂师、在中医诊所当按摩师期间,她高兴地看到不少澳大利亚人相信中医、赞赏中医,看到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开设了中医课程。她决心回国后继续完成中医学业。


对于打工度假,也许有人羡慕期待,有人嗤之以鼻。无论如何,这是属于WHVer的选择,这是他们的人生。



责任编辑:SS

来源:新华网




点这!今日哥帮你找工作、租房子!

↓↓↓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