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长不大的父母,这是育儿路上最可怕的事实!

2017年08月09日 侨居AU


来源: 做个好妈妈


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




在一个“养儿育女”的亲子活动中,有这样一个小演讲:

男孩子__,他需要__;女孩子__,她需要__。

讲解男孩女孩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分析他们在不同阶段有何特点、有何需求。

一边观察孩子,一边观察台下的家长们。其中一些父母在本子上使劲记着笔记,一些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呆呆地出神。

很明显,父母们的注意力已经不在“男孩子___,他需要__”上了,他们脑子里想的是“那时候我__,我需要的是__”。

这种情况在家庭中也可能发生。女儿可能简单说了句什么,然后一刹那,父母就被带回了童年时代,思绪已经不在女儿的言语上,耳边响起的是母亲说话的声音——挑剔、苛刻、羞辱。

然后接下来,父母便似乎不再是父母,仿佛摇身一变,成了小时候的模样,说起话来不再像个成年人,而是活像一个10岁或14岁的孩子一般。

也就是说,此时此刻,家长们似乎回到了过去,因为当前的一件琐事,心中的某种情感被激活,思绪进入了过去的某个地方。

停滞不前的家长

在正常发育的道路上,某些孩子可能会突然停下来无法前进。比如说,某个孩子遭受了语言或身体上的家庭暴力,生理上或情感上受到忽视,生过大病或经历过某种打击,这个孩子的正常发育就会被阻断,从而停滞不前。

从本质上讲,停滞不前意味着幼时的某种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因此与这种经验相关联的行为、想法和情感就可能在当前被激活。对于经历过这种停滞不前的成年人来说,为人父母非常可能激活过去的生活经验。

来听听来自于孩子们的声音吧:

“我爸爸没注意我,也不跟我说话。他妈妈死的时候他才11岁呢。”

“我妈妈不大会带孩子。让她说一句‘我爱你’或者拥抱我一下,她就会觉得很难为情。我想大概是因为她自己的妈妈就是个很挑剔的人,反正妈妈有时候挺恨她自己。”

“我爸妈从来不会缺席篮球赛,他们对我参加的活动很投入,还给我挺多压力。我知道自己应该感激爸妈,可有时候我真的希望不用打篮球,去小溪边玩儿会该多好啊。但是爸妈就只有我一个,小时候他们的父母可是没付出过这么多。”

“我爸爸说我应该自己做饭。可我才上三年级呢,我不会做饭呀。爸爸说他太累了,做不了,而且要学做饭的话也太老了。”

“有时候我爸爸发火了,冲着我嚷嚷。他没打过我,不过我觉得他做得出来的。爸爸说过,他发火是因为我惹恼了他,我做的事情好蠢。”


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还沉浸在以往的岁月中。过去那些未被满足的种种需求以及所受过的伤害,都还在纠缠着他们。

由于受过冷落,遭遇过家暴或经历过痛苦,这些父母在成长的道路上突然停滞了下来,所以他们教育子女的方式与其说是满足孩子的需要,不如说是在治疗过去留下来的伤痕。

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可能面对的是一个动不动就大发脾气的母亲,有的孩子和整天情绪低落的父亲生活在一起,有的孩子总是遭到他人排斥而交不到朋友。

有一天,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做了父母,每当下一代冲他们大声嚷嚷的时候,过去的记忆立刻被唤醒,于是他们本能地做出情绪化的反应,不大会顾及当前的实际情况。

为人父母的过程往往会激活或唤醒自己过去生活中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或曾经遭受的伤害。而一旦发生类似情况,做家长的就会跟一个孩子似的,带着孩子的眼光、感情和思维方式去为人处世。

家长们可以问问自己:

幼年时代,我有哪些需求没有得到过满足?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我有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像个小孩子或青少年?

如果有,该如何描述这种行为?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孩子的时候,是哪些因素触发了幼年的记忆?

我们中的一些父母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设法补偿。他们实际上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所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时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

于是,教育子女更多地是在满足父母自己的要求,而不是孩子们。

这些教育方式催生出了5种特别的家长类型,他们是:




1.长不大式家长


这类家长的特点是不愿长大。他们很能找乐子,会千方百计让孩子的世界变得好玩。但是,孩子需要的是一个拥有足够勇气、长大成人的家长,而不仅仅是一个玩伴而已。不论时间地点都能制造欢乐,这样的父母可以让孩子喜欢自己,却不能让孩子在长远的将来敬重自己。

因为只有讲分寸、守规矩才会给孩子安全感。孩子们需要父母划清界线,如果做错了事情,父母就应该管教孩子;孩子们也需要交谈,就一些难以启齿的话题与父母交流,例如青春期和性的话题。

父母只有让孩子知道,一切均在掌控之中,孩子才会觉得安全。父母身上表现出来的勇气会让孩子充满信心。


2.直升机式家长



这类家长的特点是对世事害怕不已,忧心忡忡。直升机式家长通常是母亲。她们小时候往往有过可怕的经历。

直升机式家长总是对孩子的事充满忧虑,虽然表面上不大看出来,但忧虑和恐惧自始至终在左右他们的看法和行为。埋在心里的时间越久,力量就会愈加强大。

其实,做父母的一旦觉得自己担心过头了,就应该和配偶、朋友或信得过的老师交谈,面对面的讨论不仅可以让自己认识到这些情绪的存在,也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些情绪带来的副作用。这类父母最需要的莫过于信任。


3.潮人式家长


很多潮人父母追求“酷”,凡事都要“先知先觉”。但是要记住,不要把潮人形象放在第一位,不要教孩子们看重扮酷,而忽视性格培养。孩子不仅应该喜欢父母,更需要尊敬父母:他们需要父母以自身为范例,给孩子们演示长大成人是什么样的。

要让孩子在情感、心智和行为举止等各方面成长为独具个性的人,而不是要他们长成父母心目中期待的模样。做父母的不一定非得“先知先觉”,因为养育子女的过程自然包含了 例,只能是他们所熟知的自我,成熟但往往并不酷炫的自我。


4.复制型家长



这一类型的父母往往下意识地将子女的童年看成自己童年的延续。在他们看来,父母和子女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些父母看待孩子通常有两种方式:要么将养育子女的过程看作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让他们纠正自己成长历程中曾经犯过的错误,要么就只是将孩子们看作是“子承父业”的人选而已。

孩子有何兴趣和爱好?最投入的活动是什么?喜欢做哪类事情?家长们应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允许儿女独立特行。为人父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过去,不要对以往没有实现的心愿耿耿于怀。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做回自己。

父母们可以问问自己,是否曾经无意识地把孩子看作第二个自己,从而给孩子施加了压力?孩子在与父母保持亲密的同时更需要独立。唯有这样,孩子才会成其为孩子,父母才会成其为父母。


5.无痛型家长


在生理上,无痛型父亲从来不会对儿子表现出任何形式的爱意。哪怕是抚摸、拥抱或者梳理一下儿子的头发都被拒之于千里之外。

无痛型母亲则是这样的——女儿还小,可是只要一哭。就会招来母亲一顿吼:“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也太没有出息了!”对于自己,这类母亲也同样严格,她们每天都在告诉自己“站直了,别趴下。”

也正因为如此,一旦女儿受到了伤害或排斥,她们不仅会禁止女儿显露出悲伤的情绪,而且还会勃然大怒,在她们眼里,发脾气至少证明一切都还在她掌控之中。

直面痛苦,大胆将它表露出来,这才是父母送给孩子最丰厚的礼物。因为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其实是在彻底地解放自己,全心全意做一名家长,把自己完全奉献给孩子,而不是任由自己瓦解成一块块没有生命的碎片。

父母要成长起来,带着应有的柔弱和温情,这是孩子们热切盼望的。将来有一天,孩子们也会做好准备,满怀一样的柔弱和温情去疼爱他人。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力量。

放下童年,长大成人

一个人的过去虽然会影响他的将来,但不会决定将来,也不会决定他的个性,更不会决定他做什么样的父母。所谓成长,就是满怀希望地行进。不管是你我,还是我们的配偶,甚至我们的父母,都正行进在路途中。我们已经有能力做到孩子们盼望的事,那就是长大成人,做一个成熟的家长



推广


侨居澳洲资讯平台
澳洲热门新闻 | 政府政策更新 | 社区消息 | 分享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广告、商业合作请微信

zhenyan1999、Angela

意见反馈请微信:DynamicQI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号:o0NewsTalk0o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