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不是用来为成年牺牲的

2018年01月13日 阳光母亲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种教育,适用于每一个家庭的每一个孩子。不仅仅能让成功者幸福,还可以让每个人都追求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1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种教育,不仅仅能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还可以帮助人们寻找到生命的价值。


教育,不是由目的倒推过来完成的一个过程。任何一种教育,只要把一个职位或者一种谋生方式当作终点,就绝不是好的教育。


人,不是机器;教育,不是生产车间。我们的孩子,不该通过教育,去拿到一份列有产品信息的“说明书”,上面写着合格与否,档次几何。


但如今,这一份说明书具有最重要的地位,被最迫切地需求。而且,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抢夺这一份说明书,来证明自己已经合格,可以被购买和使用。


我们的教育过多地强调低层面的生存,让孩子们每天为吸收更多的知识,考取更高的分数,赢得更多的竞争而疲于奔命。很多人以生存和竞争的名义,剥夺了本来意义上的教育。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难道真的只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被需要、被使用吗?人为了谋生必须学习相关的技能,这本身是正当的而且必要的。但是,这只是教育中的一个部分,不应该成为教育的全部。


 

2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种教育,适用于每一个家庭的每一个孩子。不仅仅能让成功者幸福,还可以让每个人都追求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是幸福感。奇妙的是,每个人的幸福感是不同的,你觉得幸福的生活,他人有可能觉得是痛苦的;而他人视之为痛苦的,你则有可能觉得很幸福。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幸福生活。可是,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要把每个人追求幸福的道路,设置成一样的呢?我们的孩子,按照同样的进度,读一样的书本,学习一样的知识,考同样的试卷,以此来挑选孩子,甚至是淘汰不能达到标准的孩子。


我们最常做的,是阻断每个人追寻幸福的道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以及工作后的学习,层层筛选,层层淘汰,层层过滤,然后找出对社会最有益的所谓精英阶层;然后,给他们好的职业、高的地位,把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奉为社会的标杆,作为教育成功的榜样。


这太荒谬了,也太可怕了!


教育,应该来源于我们对真、善、美的渴求,应该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而不是让孩子处在对优胜劣汰、残酷竞争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之中。无论家庭环境如何,每个孩子生下来,他们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应该公平地享有教育资源;每个孩子的特性都应该被公平地对待,智力、能力上的差异本身就是存在的,教育应该帮助每个孩子得到提升;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每个孩子,每个生命都应该通过教育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够从事自己喜爱和擅长的工作,在对社会贡献价值的同时,以自己的方式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


教育的宗旨,是要让每一个人,既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也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的价值。成功是有绝对标准的,幸福没有绝对标准;成功的路是单一的,幸福的路是多种多样的;成功可以定制,幸福是不可以定制的;成功跟竞争相生相伴,是属于少数人的,幸福跟竞争没有关系,再多的人获得幸福,也不影响其他人的获得。

 

3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种教育,不仅仅结果使人幸福,在教育中的每个过程也能让人感到幸福。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我们人为地把教育和生活隔离,同时,又把教育分为若干个阶段。似乎,教育的内容就是学习知识,而踢球、游戏、看小说、画画,甚至发呆等,都是和“教育”无关的东西。


也似乎,教育的使命,就是在每个阶段保证能够顺利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然后是高考、进入大学,最终毕业。自此,再也不用起早贪黑地学习,终于来到了教育的终点。


总之,我们把教育从生活中割裂出来,好像教育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必须要单独地拿出来,而且,还要占用约20年的时间。这样看来,教育真不是什么好东西,又费时又费力,难怪孩子们会那么厌烦,家长们会那么头痛。


为什么生活不可以和教育融合在一起呢?为什么我们不能享受教育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和教育快乐地相处呢?我们苦大仇深地、火急火燎地想要尽快地“完成教育”,然后“远离教育”,最好是“摆脱教育”。那么,其过程自然是痛苦的。


教育,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也会伴随着人生的整个过程。生命本来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如果我们为了追求教育的结果,而忽略了教育的过程,那本身就是得不偿失的。孩子成长的时光,有二十几年那么长,占据了人的一生的四分之一。为什么要为了那后面的四分之三的人生,牺牲掉最应该快乐成长的四分之一时光呢?


人生其实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目的,所有的目的都经不起终级拷问。如果认同人生是一个过程,那么人生的所有阶段都是重要的。没有一个阶段是为另外一个阶段做准备的,没有一个阶段是应该为另外一个阶段做牺牲的。


今天不是为明天做牺牲的,童年不是为成年做牺牲的。不幸的是,牺牲童年幸福的教育方法,往往在后面也不能获得幸福!童年不仅仅是为了成年做准备,不能被当作是成熟产品的原料,或者半成品。虽然未成年人还不能够完全对自己负责,但他们从生下来的那一天起,就拥有一个完整的人所应该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和尊严。当然,也包括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


我们应该坚决反对任何以未来生活为幌子和诱饵,从而剥夺孩子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阻碍孩子按照天性自然发展的行为。


如果让儿童现在的真实生活服务于未来不确定的生活,那真的是一种“虚假的智慧”。相反,我们应该重视童年,赞美童年,歌颂童年,为童年喝彩。

 

4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种教育,不仅仅能让每个人去获取知识和财富,还会为世界的美好而付出。


教育是实践的人文科学。实践,就是说教育不仅是对知识的探究,而要考虑到实际的应用;人文,就是说这门科学所针对的是人,而不是机器;科学,则是说在应用的过程中,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印证的。


什么是幸福的生活呢?其实,具体到每个人而言,不是拥有多少的财富或者地位,而是有自我选择的自由。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就会感到幸福。真正享受幸福的人,无非是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此而已。那么,我们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到教育中去,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出各种的教育原则,以及相应的教育方法。


教育的成功,就是有一天一个孩子来到你的面前,充满信心地对你说:“我知道我以后想做什么了。”生命最精彩之处,在于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幸福了。如果还能够为这个世界的美好再贡献一些自己的力量,那就更好了。而且,异常奇妙的是,当你开始为这个世界付出的时候,往往你想得到的东西,都会自然地来到。


当这种方式适合这个生命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生命充满着活力和激情——和外在的评判标准不一样,这种感受,只有生命的主体,也就是这个人才会知晓。我们追求自己的幸福,而每个人的幸福,都不是孤立的,会和这个世界的每个人,还有我们生活的世界,彼此相连。


就生命的价值而言,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如果为这个世界的美好做一些什么,也应该是更加让我们感到幸福。


我们以往,都把教育的目的,定义为获得——获得知识,获得成绩,获得学位,获得工作,获得财富,获得名声……但是,幸福最大的来源,不在于获得,而在于付出。学习上为兴趣而付出,工作上为成就而付出,家庭中为责任而付出,社会上为文明而付出。最终,为让他人过得更美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而付出,那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就像我们常说的,当一个人沉醉式地享受他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时候,幸福已经悄悄地降临了。


在世俗观念中,“占有”是人生成功的标志。譬如住多大的房子,开什么样的车子,升到什么样的职位,管理多少人的团队,有多少位朋友,去过多少个国家,拥有多少收藏品……在这种观点驱使下,人们努力工作,不断拼搏,争取做到更好。


但是,渐渐地,我们就会发现,占有并不等于是快乐。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拥有了很多就会想拥有更多。而且,占有的越多,要维护的就越多。而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当被外在的物质占据的时候,就很难遵循内心的需求。

当撇去浮华,放松心态,不去在乎别人的眼光和世俗成功的标准时,你就会发现,一个人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渐渐地,你会发现,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付出。当一个人有能力去为这个世界的美好而付出的时候,就是他人生价值得到实现的时候,也是他最开心、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


对于自然,维护而不掠夺;对于家人,关爱而不索取;对于事业,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对于他人,力所能及地帮助……这些,都会让人产生自然、从容、由衷的快乐。


最后,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这样一种教育:


它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它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它是正常而健康的;它是遵循自己兴趣的;它是追求自己个性的;它是适用于每个人的;最为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令人愉悦和充满幸福的。


我把它叫作:幸福的教育。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