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型电信诈骗的20种方式和应对方法

2016年04月14日 澳洲微报



1
冒充公检法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配合调查。


防范方法:公检法办案会通知当事人到执法场所,出示证件、办理手续。凡是不见面、不履行相关手续而要求转帐、汇款的,请一律拒绝。


2
包裹藏毒诈骗

犯罪分子以事主包裹内被查出毒品等为由,称其涉嫌毒品等犯罪,要求事主将钱转到“安全账户”以便公正调查,从而实施诈骗。


防范方法:接到此类电话后,请不要汇款、转帐,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3
医保、社保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社保、医保中心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社保卡、医保卡资金出现异常,可能涉嫌犯罪,诱骗其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防范方法:接到此类电话、短信,请首先向医保、社保等机构咨询核实。


4
补助、救助、助学金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民政、残联等单位工作人员,向残疾人员、困难群众、学生家长打电话、发短信,谎称可以领取补助金、救助金、助学金,要其提供银行卡号,然后以资金到帐查询为由,指令其在自动取款机上进入英文界面操作,将钱转走。


防范方法:补助、救助资金均由当地民政等部门和社区发放,请首先向民政、社区咨询。不听从陌生人的指令、不执行不熟悉的网上银行和自动取款机操作。


5
冒充领导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上级领导打电话、发信息给基层单位负责人或工作人员,以提拔、借钱、推销书籍、纪念币等为由,要求将资金转入或存入指定帐户。


防范方法:接到电话、短信后请向本人核实。



6
虚构车祸、手术诈骗

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亲戚朋友遭遇车祸、突发疾病需要紧急手术为由,要求对方立即转账。当事人因情况紧急便按照嫌疑人指令将钱转入指定账户。


防范方法:接到此类电话、短信,请不要着急,立即通过电话向本人核实,或者通过亲戚朋友、公安机关等可靠途径咨询,查证无误后才能办理。


7
虚构绑架诈骗

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亲友被绑架,如要解救人质需立即打款到指定账户,并且不能报警,否则撕票。当事人往往因情况紧急,不知所措,按照嫌疑人指令将钱款打入账户。


防范方法:接到此类电话、短信,请不要慌张,立即通过电话向本人核实。如本人无法联系,请通过亲戚朋友、公安机关等可靠途径咨询、查找,以免被骗。


8
猜猜我是谁

犯罪分子获取受害人电话号码和姓名后,打电话给受害人,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身份,并声称要来看望受害人。随后,编造“被治安拘留”、“交通事故”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


防范方法:请通过电话、朋友等向其所称的熟人本人进一步核实。如果不能核实,请见到本人后再决定。


9
票务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员以 “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签服务”为由,诱骗购票人员多次进行汇款操作,实施连环诈骗。


防范方法:接到电话、短信后,请通过航空公司公布的服务电话核实,最好到正规服务网点查询办理,以免造成损失。


10
电话欠费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通信运营企业员工,向事主拨打电话或直接播放语音,以电话欠费为由,要求将欠费资金转到指定账户。


防范方法:到当地通信企业服务网点查询,以免造成损失。


11
金融交易诈骗

犯罪分子以某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获取事主信任后,又引导其在自己搭建的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现货,骗取股民资金。


防范方法:不要相信不切实际的投资回报,更不能轻易将资金交由他人代理操作投资,防止上当受骗。如有投资需求,应当选择正规、合法的投资渠道。


12
购物退税诈骗

犯罪分子获取事主购买房产、汽车等信息后,以税收政策调整,可办理退税为由,诱骗事主到自动取款机上实施转账操作,将卡内存款转入指定账户。


防范方法:请不要轻易相信,首先向当地的税务部门核实。


13
退款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需要退款,要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防范方法:淘宝等公司退款会退到支付宝内,不需要知道银行卡号等信息。遇到此类事情,请不要相信,直接向卖货商家咨询就知道真假。


14
快递签收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快递人员拨打事主电话,称其有快递需要签收但看不清具体地址、姓名,需提供详细信息以便送货上门。随后,通过快递送上物品(假烟或假酒),一旦事主签收后,犯罪分子再拨打电话称其已签收必须付款,且漫天要价,否则讨债公司或黑社会将找麻烦。


防范方法:遇到此类事情,请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注意保存物品、语音等证据。


15
提供考题诈骗

犯罪分子针对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打电话、发短信,称能提供考题或答案,不少考生急于求成,事先将首付款转入指定帐户,后发现被骗。


防范方法:非法出售、提供、购买国家规定考试考题和答案的,均涉嫌犯罪。请遵守法律,不要参与,并及时报警。


16
中奖诈骗

犯罪分子以“我要上春晚”等热播栏目或知名企业的名义群发短信,或通过互联网发送中奖邮件,谎称将获得巨额奖品,受害人一旦与犯罪分子联系兑奖,对方即以“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汇钱,实施连环诈骗。


防范方法:“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中奖、返利等信息,请高度警惕并认真核实,不贪心、不轻信、不汇款。


17
刷卡消费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刷卡消费欺骗短信,引诱机主回拨短信上指定的号码查询,然后冒充银联中心或公安民警连环设套,要求将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套取银行账号、密码从而实施犯罪。


防范方法:遇到类似事件,请通过银行公布的客服电话或到银行网点查询,千万不能向对方透露卡号和密码。



18
微信诈骗-爱心传递诈骗

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的帖子以“爱心传递”的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引起不少善良网民转发,实则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通讯诈骗。


防范方法:遇到此类事情,请报案并及时向腾讯公司举报,防止他人受骗。


19
办理信用卡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短信、邮件等发送可办理高额信用卡的虚假广告,一旦事主与其联系,犯罪分子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形式要求事主连续转款。


防范方法:办理信用卡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证件等资料到银行网点办理。即使通过银行官方网站申请,也要本人到银行网点提交身份证件等资料或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核对身份无误后才能开通。所以,此类信息均为虚假,请不要相信。


20
高薪招聘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防范方法:遇到类似事件,请先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该企业的合法性,防止上当受骗。


注:本文资料来源于网络,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推广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