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哥大撕门牌名事件说起,我们为何要掩饰自己的中文名字

2017年02月12日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在哥大的学生,最近应该都被一起不愉快的事件刷了屏。

    一般在学生宿舍的门上,一般都会贴名牌,方便学生之间串门。



    然而农历新年前后,住在哥伦比亚大学Shapiro宿舍某楼的学生发现,不知是谁,把所有带有“中文名”特征的名牌都撕掉了。把这件事汇报给校方后,又陆陆续续有来自各个宿舍的学生站出来反映有类似事件发生。

授权引自“哥大的故事”


    想象有一天开开心心出门,发现你的名字被有意撕毁,仅仅因为你的名字是中文拼音。


(什么玩意儿)


    名牌是一个人的身份,这样专门针对“中文名”的破坏行为,在这样的敏感时期。显然在校园里引起了非常不良的影响。


    当然,校方在处理这个事件时还是很给力的。


    学校的多文化事务办公室(Office of Multicultural Affairs)首先做出响应向哥大相关学生组织发出慰问邮件并承诺进行调查。邮件发出几小时内在学生之间发酵开来,包括中国学生社和亚裔学生联盟在内的学生组织也发表了联署声明,谴责这一歧视行为。


授权引自“哥大的故事”


    在大家都对歧视行为表示愤怒,对名牌被撕的学生表示同情的同时。 一群中国学生因为在名牌上写了自己的英文名字而“幸免于撕”,然而他们并不因此感到高兴。


    相反,这件事情引发了他们,也引发了我们每个留学生的文化思考。



    一位因为写了英文名字,而“有幸”没被撕名牌的哥大中国学生——海歌(Heidi) 说:


    最近学校发生的事,让我和身边的人逐渐意识到,我们的中文名对自己是多么重要。


    那天法语课早到,和旁边的以色列小哥聊起来。他问我为什么有个法文名字,有个英文名字,又有个中文名字。我说,我每学一种语言就起一个这个语言的名字。他又问,那你的中文名叫什么。我告诉他,我姓“海”,意思是the sea,名“歌”,意思是the song。他略带惊讶:“Song of the sea! Is that what it means?”得到了我的肯定,小哥很兴奋,说这么好听的名字,你为什么不用,让人家叫你“Heidi”?


    在这次事件上,我都不知道自己的“幸免于难”算不算一件好事。如果当事人收集或毁坏的目标是所有中文姓名,那我也应该在受害者的行列,我也有一个中文姓名啊。只是我一直将它珍藏,出于一种保护欲,没有拿出来与人分享。我这样稀罕自己的名字,想必许多中国同学也是一样的。看到自己的名字被人撕毁,甚至有些是三番两次,心里的难过不言而喻。


    我们中国人的名字多是爸妈或者重要的长辈起的,包含他们的冀望。我们的名字不光讲究发音好听,还有深刻的含义,有的是按字辈取的是家族的印记,有的引经据典,有的诗意朦胧,都不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通过这次事件,我反思,要让不懂我们名字深意的人尊重我们的名字,最好的方法是像他们介绍,告诉他们我们的名字有多美。

授权引自“哥大的故事”


她的话让同是留学生的Panopath小编陷入了思考。


是啊,在异乡求学的我们,多久没有听别人叫起我们的中文名了。


    盛悦-Shengyue,是我的中文名。然而每次新学期第一节课点名时,我都会感到无比紧张。

    记得大一时,第一节课,教授点名时,突然卡住读不出来, 整个班级陷入尴尬的安静。


    之后,“Shen-Gwei? Shen-Gwei? Is Shen-Gwei here?”


    过了很久我才意识到,原来教授找错断句,把我的名字Sheng-yue 读成了 Shen-gyue, Gwei,像一只青蛙被轮胎碾过的叫声,这踏马才不是我的名字! 此时我不得不在班上其他中国同学的窃笑中举起手,认领这个完全被读错的中文名字。


    之后每一次点名,我恨不得在教授尝试“读完”我的名字之前打断,大喊一句“ I go by Lisy” 来避免一切尴尬。


    就这样或为了让他人读起来方便,或为了更快的融入陌生的环境,将自己本来的中文名一步一步尘封。


    有时我觉得自己就像城乡结合部的翠花,狗蛋,进城后变身Sophia, Daniel。我们来到新的地方,为自己设定一个新的角色名,开始扮演新的生活,彻底将自己的过去埋藏。


    直到下一次家人重新叫起那个熟悉又陌生的中文名字,算一算,已经又过去了一年。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日语班的同学在与我讨论汉字和日语的Kanji之间的区别的时候,我写下了自己的中文名字 “盛悦”。同学问我这是什么意思, 我解释说是 “ Full of Happiness"。我的同学随机作恍然大悟状 “怪不得你这么开朗,原来 It's in your name。" 

    

    是啊,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深邃的内涵和多样的意象,每一个名字,只消一到两个字,就可以组合出一个美丽的意义。


    更何况这些名字,曾是亲人几十回合的激辩取出来的,曾是父母亲翻烂新华字典才找到的,寄托着家人们最美好的愿望。

    

    这么美的名字,我们为什么不曾向同学们好好介绍?


    所以,在哥大学生Yanhu He最近的视频 “Say My Name” 中,中国学生们纷纷介绍了他们的中文名背后的意思。





    我们的名字有那么多美好的意义,可惜我们或为了“融入”
“为了合群”,“为了方便省事”,”为了少给别人造成困扰”
,无奈的将这些名字藏了起来。

    有一次,我的Advisor又双叒叕念错了我的名字。我脱口而出

    “Sorry, I know my name is hard to pronounce..."

    我的Advisor,眉毛一展,慈祥的说 


    “Remember, I should be sorry. No one should be sorry about their name or their identity.” 

(记住,我才应该因为发错音而道歉,没有人需要为自己名字叫什么,自己的身份是什么而感到抱歉)


    我突然醒悟,我竟为自己叫什么名字感到抱歉。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吗?



    说到底,我们为什么要遮掩自己的中文名字,换上好读的英文名伪装。

    希望这样别人就看不出我们来自异乡?希望这样haters就不会拿我们的当靶子?

    “哇,你的英文一点口音都没有诶”,“天哪我还以为你是ABC”

     为什么我们要为这样的评价沾沾自喜?


    中国人起英文名,本是为了’方便’外国友人,为了名字发音的方便来交换本来就有限的话语权。但似乎在隐匿了自己自我认同的一部分之后,我们只是助长了人们对我们和新身份的轻视。

    如果连名字都可以怎么方便怎么来了,我们再去谈其他的实在站不住脚。

授权引自“哥大的故事”


    即使可能会遭遇刻板印象,遭遇误会,即使因此被撕下名牌,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姓名,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


    所以,我们选择不再遮掩。

    

(“简译:大家好,我是苏格妮,我住在Mcbain5。抱歉,由于我之前的名牌写着"Elena Su",显然给你们撕名牌(种族歧视)造成了不便。 我的汉语拼音名牌马上就贴好了,欢迎你们来撕。”)



(“简译:大家好,我是海歌,我住在Schapiro 10th。抱歉,由于我之前的名牌写着"Heidi",显然给你们撕名牌(种族歧视)造成了不便。 我的汉语拼音名牌马上就贴好了,欢迎你们来撕。”)


(“简译:大家好,我是刘泽文,我住在42 Brownstone 542 W 114th St.。抱歉,由于我之前的名牌写着"Vincent Liu",显然给你们盯着亚裔学生骚扰造成了不便。 我的汉语拼音名牌马上就贴好了,欢迎你们来撕。 哦对了,如果你们找不到这个地方,欢迎发消息给我,我很乐意与你们进行“愉快”的交谈”)


(简译:.....作为一个来美6年的中国公民,我个人经历了也一些这个世界的歧视...今天,我不想再保持沉默了。 请停止躲在暗中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撕名牌了,如果你对我们的名字有意见,Go fuck yourself)


(简译:....我叫自己“Heidi", 确实这个名字对不会说中文的人来说更好读,但这并不代表我抛弃了自己的中文名字,相反,我深深的珍惜着它,不希望它被人误读。.....我们的名字有特殊的含义,对我们意义深重,请尊重我们的名字。

来自哥大学生们的Facebook

截图授权转载自“哥大的故事”



<Say My Name>完整视频

授权转载自作者:哥大学生Yanhu He

点赞已破千可以去FB上搜哦~



    下次作自我介绍的时候,

我想自信的说出自己来自中国

    说出自己的中文名字

还有我名字背后的意思


  




相关文章


大火,是今晚的伯克利


哥伦比亚大学本科体验报告

哥大教育学院研究生体验报告

哥大Operations Research项目体验报告


Collegelife101|在美国生活



  所以,

你叫什么名字呢?😉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