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4小时队买网红茶,都够我打个飞的去喝这一杯了

2017年08月18日 世界旅游画报


茶是一样神奇物种。它的故乡是中国,到了世界各地,又演化出不同的风味。现在,各种新式茶成为流行,网红店门口总是大排长龙。不过嘛,最有趣的茶,绝对不在网红店里。


这世上总有些你追不上的潮流:比如排4小时队,买一杯水果茶。

 

在饮品的世界里,我是一个口味保守的人。茶就是茶,至少应该带微微苦涩口感和悠远清雅的香气,顶多加点奶加点糖。创新固然重要,但本分还是要守。

 

其实,世界上大把有趣的茶等你去喝。

茶苦,那就加一点糖呗。这几乎是南亚、北非和中东地区人民喝茶的共识。

 

去斯里兰卡中部山区寻访锡兰红茶,当地茶厂会在自带的Café里提供免费红茶试喝:红茶和一大碗白砂糖同时端上来。热带人民都嗜甜,一杯红茶半杯糖,非要人记住那甜蜜的愉悦。


 斯里兰卡茶园的锡兰红茶/叶酱


红茶性格随和,多加配饰也不觉突兀,反倒增添了特别的风味。斯里兰卡的红茶更是口味丰富,薄荷、肉桂、胡椒、柠檬、桃子、草莓,甚至有少见的红毛榴莲和百香果味,这个小岛盛产香料和水果,当地人将三者完美结合。

 

在摩洛哥晃荡,最不可能错过铺天盖地的“阿拉伯式café”。面朝马路的露天座位,坐满了挺着大肚子的阿拉伯男人,人手一杯薄荷茶,聊到推心置腹,哪怕天大的事也能化为乌有。


 摩洛哥海边咖啡馆喝茶的人们/叶酱


摩洛哥人饮茶史悠久。自从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的茶叶带到这里,他们就自创了一套喝茶术。北非盛产薄荷,我常在街头遇到手捧一捆新鲜薄荷回家的男人,就似买了花束正要去与情人会面。他们将来自古老东方的绿茶和同样绿色的薄荷进行混搭,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国饮薄荷茶。

 

偏南的马拉喀什等城市,人们直接将茶叶和薄荷同煮一气,不仅相貌无趣,且味淡而苦涩。中北部的摩洛哥茶更强调薄荷香气,先烧上一壶水,沸腾后加入绿茶和糖同煮,最后加入一点薄荷叶滚一下,倒入放有新鲜薄荷叶的杯子里,甘甜清新。


 摩洛哥菲斯旅舍的薄荷茶/叶酱

摩洛哥薄荷茶和甜饼/叶酱


对来自茶叶大国的东方人来说,微苦是一杯茶的入门资质,然而阿拉伯人极其嗜甜,恨不得放进半杯蔗糖,对他们来说,完美茶糖比例是1:5,一勺茶叶五勺糖,可想而知甜腻到什么程度。摩洛哥人的饮茶方式,其实是一种慢生活的展现,他们继承了阿拉伯人“不赶时间”的悠哉态度,还有法国人的仪式感和下午茶习惯,一杯茶喝到天荒地老。

 

再说伊斯坦布尔,真正的土耳其式生活,要从一天喝三杯红茶开始。站在大街上,仿佛只要打一个响指,就立刻有人提着一只精致的银托盘小跑过来,送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红茶。而无论向哪个方向望去,总能看到三两个男人闲坐着,红茶装在郁金香形的玻璃杯里,碟子上放两块小方糖,通常只要1里拉。



伊斯坦布尔送红茶的人 /叶酱


在岔开的小巷子里,在坡道的台阶上,有些甚至不见店铺,只有几张圆形小桌和藤编的小方凳、可无限加桌椅的喝茶空间,没有“城管”会来干涉。工作日的午后,不少白领约在这里谈事,也有过来抽烟喝茶解闷的时尚姑娘、大学生模样的小伙子。

 

茶是重要的社交工具,也是展现国民性格的道具。爱往红茶里加许多许多糖的人,一定是可爱的。


土耳其红茶/叶酱


晃在地球的某个角落喝茶时,我总会忍不住感叹,手中的这杯茶,经历多少时光变迁、路途颠簸、甚至搭上多少人的性命,才会如此形态平和地出现在我面前。

 

早在西汉的时候,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中国的茶叶就开始慢慢通过陆路向接壤的邻国传播开去,后来越来越多阿拉伯商人来中国做贸易,购买丝绸和瓷器的同时,也把茶叶带回了西亚、中亚一带。


 丝绸之路/mafengwo


除了古丝绸之路外,还有另一条通往欧洲更险峻的国际商路,即通过蒙古、再穿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直达欧洲腹地。俄罗斯人也爱上了茶,甚至试着引进茶籽和茶苗,试种在格鲁吉亚一带,结果自然是失败。要知道,连世界三大红茶产地的大吉岭,也是经历了一百年的试验,才终于成功获得种茶技术。

 

等到荷兰东印度公司如日中天的时候,便开始通过海路运输中国茶叶到欧洲各国,开启西欧各地的饮茶风尚。那时茶叶矜贵,几乎是贵族才能享用的珍品,现在主打三层式甜品台的英式下午茶,其实最初的主角是茶,为了配茶才去烤一些小饼干、小蛋糕。


下午茶甜点/jujong

 

无独有偶,日本的怀石料理也源自于“茶”,人们在茶室举行茶会,想着喝茶前要吃点东西垫垫饥,于是诞生了茶怀石。哪知道料理发展得越来越精致奢华,茶却成了收尾环节。

 

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说,唐代的煎茶是古典主义,宋代的点茶是浪漫主义,明代的淹茶是写实的自然主义。日本的抹茶还沿袭着唐宋古礼,15世纪形成茶道后延续至今。而对晚近的中国人来说,喝茶与特定的人生理念并无关联,基本都采用明代的淹茶喝法,一冲一泡了事,年轻人更不用说,都在追求甜美轻浮的茶味。


 日本怀石料理中的抹茶/叶酱



第一次觉得奶茶好喝,是多年前在香港。

 

随便找一家生意不错的茶餐厅坐下来,叫一杯冻奶茶,浓郁到近乎苦涩的茶味混合香甜的黑白淡奶,一下子占领了舌头上的味蕾高地。奶茶奶茶,必须得是茶压倒奶,而且茶味必须香浓,只有甜味的奶茶就是耍流氓。


美都餐室奶茶/叶酱

香港兰芳园/叶酱

 

曾去鼎鼎大名的香港兰芳园打过卡,绿色的小铁皮棚子又闷又热,老板身边的篮子里插着两只被茶叶染黑了的纱布袋子——这就是丝袜奶茶里的“丝袜”了。但是游客多,风风火火的,味道似乎也没有太出挑。

 

后来当地朋友带我去旺角道上一家茶餐厅买冻鸳鸯——加了咖啡和奶的茶。一支支放在冷柜里卖,茶味够正,又不会太甜,关键是方便好带。奶茶本来应当是一种随时随地可以来上一杯的东西,太过娇气,就令人喜欢不起来了。


缅甸蒲甘的奶茶/叶酱

 缅甸仰光街边的奶茶/叶酱


在许多国家的语境里,一起喝茶是件非常接地气的快活事,而且足够在短时间内建立友谊。缅甸也是如此,喝茶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事,穿着笼基的男人们,在茶和奶碰撞出的香气里谈论明天的早餐和即将出嫁的女儿,那是一种快乐的味道。


我的经验是,往那些灯火昏暗、地面凹凸不平、茶一直在显眼处煮着的地方去,总不会太错。走在仰光的街头,随时可以在路边小方桌前坐下来,喝杯歇脚茶。桌上铺着廉价的塑料桌布,后边有两个炉子,一只大锅煮奶,一只小锅煮茶,还有另一个小锅负责混合。客人叫了,老板就舀上一杯,在两只杯子里来回倒几次,再加入厚厚两勺炼乳或白糖。这杯花了不到3块钱的奶茶,竟赶超所有的味觉记忆,成为我印象中最美味的那杯。

 

缅甸仰光做奶茶的男子/叶酱

土耳其的红茶店/叶酱


认真回忆,给我留有深刻印象的奶茶,都是日常的。模糊了店与店之间的绝对差别,奶茶就是这么一种东西。

 

时间是花在喝茶上,而非花在排队等茶上。人生多缺憾,得闲饮茶。

 


 


干了这一碗乡愁


啊,又到了该减肥的季节




咦,怎么会有一个这么好的公众号?

没有奥特莱斯,没有必去胜地,

我们拒绝一切low游,

只有一颗孤独的好奇心对远方敞开。


在九行菜单,你可以和我一起云旅行

目的地 | 晒行程 | 旅行观 | 报个团 | 搭个伴




 ▲

长扫二维码,带你喳火箭云旅行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