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市长出差都坐什么舱?

2017年08月21日 走遍美国



转载自西洋参考(iwestbound)


最近,某航空公司“只要前排座位的旅客”一文刷屏。市长能否坐头等舱,引起热议。

西洋君查了一圈,发现国外市长出差基本不敢选头等舱,经济舱是常态。你问为啥?因为头等舱贵啊,机票价格头等舱是经济舱2倍,商务舱是经济舱1.5倍。


一句话,公务出差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有媒体监督,有议员问责,国外市长以省钱为第一原则,他们不想惹麻烦就坐经济舱,或者自掏腰包升级为头等舱。


回看国内,2014年起“司局级及以下人员出差须坐经济舱”;2016年,郑州更是直接规定市长出差得坐经济舱。


到底效果怎样?我们拭目以待。


01

英美市长出差选经济舱

以省钱为第一原则

2011年,新任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乘坐经济舱,飞行10余小时抵达北京,引起国人热议。经济舱,自己排队买咖啡、自己拖行李,不讲排场的骆家辉却没给美国丢面子。


也有人质疑骆家辉作秀。对此,他在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解释了一番,即“美国政府的规定是如果飞行旅程超过12小时,并且议程安排在着落后几小时或者次日,那么才允许乘坐商务舱。”他在担任商务部长的时候,一般都是乘坐商业航班和经济舱。


美国前驻华大使骆家辉2011年乘坐飞机经济舱到北京赴任


确实,机程14小时内(包括候机2到3小时)限坐经济舱,是美国公务出差的原则,无论你是市长还是州长,都跟普通乘客一样排队、安检、依次登机。


美国《联邦公务出行条例》规定,公款出差需遵循两个标准:确实出于公务及花费最少。旅途时间在14小时以内,一般只乘坐经济舱,仅特殊情况才可事先申请坐商务舱。坐头等舱条件则更苛刻:出差者必须是残障人士、24小时内有重要会议但无法订到经济舱、随身携带机密文件、有特工随从等。


在骆家辉之前,2009年美国新奥尔良市长纳金访问上海,也是乘坐飞机经济舱。


再看英国,2008年时任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为参加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坐了10个小时的飞机经济舱。当时鲍里斯刚当选伦敦市长,宣布要削减公务旅行开支,只能身先士卒,拿自己开刀。


鲍里斯·约翰逊(图左)和英国前首相为牛津大学同窗


2015年,53岁的英国诺丁汉市的市长柯睿恩(Ian Curryer)访问中国“拉生意”,也是坐经济舱,住经济型酒店。他在接受凤凰网专访时表示:“这次来华费用不菲。我去德国出差的单程机票才花20英镑,来中国的机票要花600英镑(相当于5800元人民币)呢。作为官员,我们不能住豪华酒店或吃豪华晚宴;不能飞商务或头等舱,只能飞经济舱;尽量步行前往某个地点。”


再看日本市长:东京将承办2020年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刚当选的日本东京都知事(市长)小池百合子需参加闭幕式,进行奥运会会旗交接工作。东京到里约没有直达飞机,飞行加转机超过24小时。当时东京赴里约的头等舱大约需要花费230万日元,而商务舱则为150万日元左右,小池百合子最终选择了商务舱,并公开表示:“如果大家因为这方面原因(花费)指责我,会令我十分为难。”


另一个日本市长更拼。2016年日本静冈县伊豆市市长菊地丰赴里约奥运会进行为期6天2晚的考察,搭乘飞机经济舱。


02

国外也有“头等舱部长”

在英国饱受批评

当然,国外也有饱受批评的反面典型。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英国文化体育和旅游事业大臣马丁·库伦到北京参加奥运会的开幕式,并观看比赛。随行的还有他的私人秘书、大臣助理和媒体顾问等3名官员,19天的行程,一共花费了3万英镑。 


库伦本人从伦敦飞北京,坐的是头等舱,严格来讲,已算是“超规格”,3名副手高官分别乘坐商务舱和经济舱。


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在英国国内引发哗然。英国媒体送了他一个外号:“头等舱部长”。


英国媒体对政府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是相当关心了


英国政府的政务透明制度,也是官员出行的另一条紧箍咒。根据规定,政府每个季度在网站上公布一次政府官员的公务开支。依照信息公开法案,定期公布政府官员的公务活动费用、差旅、航班、住宿、出租车费开销等数据,供公众查询质疑。


当然,英美等国的官员也不乏牢骚。有人认为,跨国出差长途飞行只能搭乘经济舱,会影响个人精力,工作效率和质量也难以保证。但是在限制政府预算的大背景下,他们也只能暂且忍耐了。


公开透明,公众监督之外,还需内部制度完善。以美国为例,公务员出差必须使用政府的公务旅行电子服务系统(ETS)订机票和酒店,并通过这个系统安排旅行。支付机票、旅馆等费用,必须用政府支付卡支付,不得使用现金,否则不给报销。这套系统就把公务员的旅行活动全部记录在案,几乎没人敢乱来。


秉持小政府理念,以及有限且严苛的公务经费预算,使得美国国会和地方议会为控制公款消费及官员贪腐,制订很多相关法律。如美国著名的“牙签法案”,规定企业或说客不得宴请官员吃饭,只可请他们参加酒会。酒会所有食物只能用牙签或手指拿着吃,不得有正式饭菜。


03

中国要求厅级干部须坐经济舱

效果如何?

早年中国公务出差飞机舱没有明确规定,一些地市级市长出差会选择商务舱甚至头等舱。


2014年1月1日,以“压缩支出”为主旨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其中“司局级及以下人员出差须坐经济舱”,成为新规亮点。而部级官员(含副部级)出差,可乘用高铁动车商务座、飞机头等舱、轮船一等舱。


依此规定,国内大部分地市级市长、省会城市副市长、各部门正副局长飞机出行需搭乘经济舱。


对此有网友调侃:那种在意自己"司局级"身份的人惨了,在飞机上也要"走基层"。但也有质疑声音:人家早就买经济舱的票然后免费升舱到头等舱。


头等舱和经济舱的公务支出确实差别很大。以国内飞欧洲为例,10个小时的飞机,头等舱往返机票价格在9万元左右;商务舱6万元左右,经济舱往返票价则在1万到3万元之间浮动。


言辞犀利的“铁腕”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在经济舱上打瞌睡


然而,限制"司局级"干部须搭乘经济舱之后,国内不少航空公司头等舱和公务舱立即滞销,甚至出现头等舱空无一人、经济舱无座可售的情况。


为规避公务人员出差标准限制,多家航空公司给经济舱加前缀。一些航空公司瞅准时机,不惜改造飞机,推出“商务经济座”。


这种特殊舱位位于飞机前两排,比经济舱多20%-40%的腿部空间。购买“商务经济座”的乘客享有一系列便利:可以使用专用值机柜台,减少排队等候时间,优先登机,拥有25公斤免费行李额,可以退改签,享受机上六菜一主食及水果、饮料的餐食,高于其他公司的“积分”等。


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对此评论:如果这样子,头等舱=经济型商务舱,商务舱=商务型经济舱,这种讨巧的办法实际上是钻空子,最终多花的还是纳税人的钱。


参考资料:


1.上海观察:《欧洲高官出差的那些规矩》

2.财新网:《官员坐“头等舱”是“不花白不花”?》

3.澎湃新闻:《规避公务人员出差标准限制,多家航空公司给经济舱加前缀》

4.羊城晚报:《各国出硬招防公仆浪费:美“牙签法案”禁请官员吃饭》



本文转载自西洋参考(iwestbound)


跟随西洋参考,一起发现全球精致生活。我们提供有价值的优质生活资讯、精致消费服务及靠谱意见观点,所刊文章均由海内外名家受邀撰写。也非常欢迎正在海外生活的对自身文字有信心的人,成为我们的“全球精致生活发现者”。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