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后院着火,美国对中国动手了!

2017年08月21日 KVBFX悉尼



来源:wind资讯


当地时间8月1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声明,宣布根据贸易保护法第301条款启动对中国的调查,判断中国有关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的法律或政策是否对美国企业造成歧视。


(图片:大猫财经)


此前的8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备忘录,授权莱特希泽针对所谓“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发起调查,调查的重点在中国企业是否“涉嫌侵犯美国知识产权和强制美国企业作技术转让,以及美国企业是否被迫与中方合作伙伴分享先进技术”等议题。



什么是301条款?



从竞选期间叫到现在,特朗普终于扣动了中美贸易战的扳机。首先我们来直观认识下什么是301条款?“301条款”,即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的俗称,由301条款延伸而来的301调查诞生于冷战时期,被视为贸易外交的工具。

这一条款规定,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确认某贸易伙伴的某项政策违反贸易协定,或被美国单方认定为不公平、不公正或不合理时,即可启动单边性、强制性的报复措施。报复手段包括中止贸易协定、关税等进口限制、取消免税待遇和强迫签订协议等。按照该条款,总统能单方面实施关税或其它贸易限制措施,用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其他国家“不公平”贸易做法的损害。

“301条款”实质上是WTO成立之前的美国贸易执法工具。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以来,这一条款在美国已被渐渐弃用,美国发动单边制裁案例的数量和频率也显著减少。



美国对哪些国家使用过301条款?



国联证券研报中称,中国并不是唯一被美国“301调查”盯上的国家。

1989年美国针对日本的卫星、超级计算机和木材制品启动了“超级301条款”,将其列入重点观察名单。1994年,克林顿总统签署行政命令,再次启用“超级301条款”,对日本产品进入美国征收惩罚性关税,并将贸易制裁措施延长至1997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的《2017年特别301报告》把中国、印度等11个国家列入重点观察国家名单。


美国历史上曾对中国动用五次301条款。中美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争端由来已久,在1990年美国就将中国升级列为“重点观察国家名单”,并于分别在1991年4月、1994年6月以及1996年4月三次使用“特别301条款”对中国知识产权实施“特别301调查”(分别历时9、8、2个月),最终通过谈判分别达成了三个知识产权协议。除了知识产权调查外,1991年10月还对中国发起了市场准入的“301调查”,为期12个月,主要针对中国对美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设置不公平壁垒问题,在1992年谈判达成协议。2010年10月,美国针对中国清洁能源政策措施启动“301调查”,最终通过谈判达成合意。

通过对历史中301调查的结果整理来看,调查的结果几乎都是通过与美国磋商和谈判,最终达成协议或妥协,而美国总统最终执行报复性措施较少。而美国也多次利用301条款为自己在谈判博弈中占据优势。



这次为什么又选中了中国?



众多迹象表明保护知识产权可能只是美国此次进行贸易调查冠冕堂皇的说法。特朗普执政以来,反复强调中美之间贸易逆差。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16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3470亿美元,占贸易总逆差的比重高达47.26%,在所有美国贸易对象当中排名第一。

统计显示,从美国方面来看,美国对中国一直以进口大于出口为主,其最近一期美国对中国贸易出现的单月顺差还是在1986年4月份,即随后的30多年间,美国对中国贸易没有任何一个月再度出现过顺差。

此外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还在逐年增大。今年上半年美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2891.5亿美元,增长9.8%。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592.4亿美元,增长15.6%;美国自中国进口2299.1亿美元,增长8.4%,占美国进口总额的20.3%。美方贸易逆差高达1706.7亿美元,增长6.1%。单月来看,6月份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再度创年内新高,达325.82亿美元。


如此大的贸易逆差在特朗普看来显然难以忍受,这与其在竞选时就提出的贸易保护纲领背道而驰。而再联系特朗普上任之后所实行的种种贸易保护政策,此次对中国的贸易调查更像是借知识产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以重振美国经济。


特朗普通过“301”贸易调查剑指中国,可以最大化地向美国选民显示其努力开拓海外市场、为美国人争取就业机会的形象,因而不排除政治表演性因素,加之“301调查”时间跨度较长,最终结果充满变数。


不过,鉴于政治支持的流失程度与寻求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支持的内在冲动成正比,特朗普未来的贸易保护主义冲动可能增强,中美经贸关系可能会更多受此影响。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如果特朗普政府要根据“301条款”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美国专家预计制裁选项包括进一步收紧对华敏感军民两用产品出口管制、限制美国公司向中国合作伙伴提供技术许可的自由、限制中国企业对美出口或者在美开展业务。

浙江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刘国柱的判断说,中美目前还没走到贸易战的程度,最多就是一个序曲。美国启动调查的目的就是向中国施压,在外贸上要求中国让步更多,但双方对话机制很多,可能在调查中达成妥协。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鲍恩建议,中美双方就产能过剩、投资关系、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议题展开谈判,争取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定,不一定是双边协定,也可以通过多边渠道来解决关系两国的核心问题。鲍恩表示,谈判的议题越多越广,中美双方越容易妥协和达成一揽子协议。

对于美方的单边主义对华贸易策略,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刊发社论说:“利用此类强硬武器可能被中方视为极端挑衅行为,有引发全面贸易战的风险。”此外,出于对美方单边主义举措可能引发贸易战的担忧,国际金融协会日前呼吁,“两国应进一步发掘各自比较优势和贸易新机会”,而非通过贸易战来解决问题。但在何伟文看来,特朗普政府的目的就是为了和中国谈判,迫使中国做出让步。

中国近些年来不断加强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力度,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和交流,取得的进步和成效有目共睹。中方也呼吁美贸易代表要尊重客观事实,慎重行事。

单方面的贸易制裁,最终受影响的是双方的消费者和企业。更重要的是,中美关系并不只是贸易这一个议题。在全球化时代,中美经济相互依赖,正如中方表态所强调,“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


对于美国发动单边主义贸易保护应保持警醒,做好应对准备:一方面,“301条款”的实施受WTO的制约,一旦美国突破WTO法律底线,中国将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对此,中国应作好各方面的预案和调查,保留反制权利积极应对。另一方面,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大方向上中美两国不存在根本分歧,对中国展开“301条款”调查,既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也无助于寻找更为有效的解决之道。

但也要看到,此次贸易调查的重点,被指是针对中国涉嫌违反美国知识产权和强制美国企业做技术转让的指控。美方的行动从短期来看,可能使少部分美国人受益。再联系美国目前的种种贸易保护政策,此次对中国的贸易调查更像是借知识产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以重振美国经济。




以上内容不代表KVB昆仑国际观点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