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英国华人女生拍22分钟辱华短片!你这么辱华,你妈知道吗?

2018年01月23日 英国万事通


众所周知,BBC非常擅长拍地理人文纪录片。但作为一国宣传工具,BBC也对中国长期一直有根深蒂固的偏见,比如用假照片辱华。



它用的是一张老掉牙的旧照片,还居然连着用了八年,从来都没过换。



BBC这张图片里,绿色警服是90年代的, 电脑也是古董级的,居然都用到了2008年的新闻里。@环球时报


BBC是有事儿没事儿就逮着中国起劲儿黑,玩得不亦乐乎。


因此它还得了一个十分贴切的名字:BB China。



BB也是好事,批评有助于我们中国人保持清醒。但是,歧视这种事,叔可忍婶不可忍。


比如最近BBC试播的这部短剧——


《Chinese Burn》

逐梦摩女



从主演到编剧都是华人,自编自导自演。


香港女生张茵(Yennis Cheung)、台湾陈信妃(Shin-Fei Chen)、饶宇玉(Yuyu Rau),她们都出生在中国。



这部剧立项目标很简单,是为了破除欧美人对中国人的偏见,尤其是中国女孩。


它“致力改变”西方社会对于华人女孩简单粗暴的“甜美、天真、乒乓球打得好”的刻板印象。



“比如中国人一向在英剧里面都没啥存在感。

就算有中国人,一般也扮演的是非法移民,社会混混或者外卖小哥。

而Chinese Burn不一样,这部剧致力于打破英国人的固有思维,向他们展示伦敦城里东亚青年们的真实生活。”


主角们,是合租一间公寓的三个华人女孩儿。



第一个女孩叫杰姬Jackie,典型的杀马特非主流。


她从小在伦敦长大,英文讲得很溜,梦想是做个演员,早日成名。



本剧开头,就是准备试镜的杰姬在对着镜头模仿各国妓女——

 

“很好,这是泰国妓女……

学韩国妓女叫床……

学沙特妓女叫床。”

 


先别着急骂,因为亚裔演员很难找到好角色,杰姬要去面试的就是一个妓女角色。


不出所料,杰姬被选角导演歧视了。


面试的人直接看着她,摆出一个眯眯眼。



面试回来后,杰姬生气地对朋友说:


-“XX的种族主义者,他们只要会武术的、把Hello说成Herro的中国妓女!”

-朋友:“面试被歧视了还去演戏吗?” 

-杰姬: “谁管那么多,我拿到复试资格了!”



片方通知她进入第二轮试镜之后,上一秒还在吐槽种族歧视的她,立马露出了肉麻的谄媚笑容。



第二个女孩伊丽莎白则是个留学狗,为了成为品酒师而选择留在英国。


但她没有学历没有钱,只能在珍珠奶茶店打工,各种工作都要做。



为了保住这份最低级的工作,她还不得不“忍受”华人经理的性骚扰。



伊丽莎白还有一个暧昧的约炮对象,是个已婚白男。



第三个女孩儿,是来自台湾的Fufu。


这是一个傻Fufu的富二代傻白甜,英语讲得稀里糊涂,品味也差得一塌糊涂。



有人来拜访三位女孩时,fufu来开门,结果对方直接把她给认错了,说你们都长得一样,尤其是眼睛。



这话没错,也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觉得我们都长一个样。


然而,fufu居然盯上了对面女人怀里的小狗,直接说了句,“看起来好好吃啊”。



显然,这就是西方人观念里一直就有的中国人吃狗梗。


作为一个富二代,但Fufu就像个从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她到处撒币,生怕别人不知道她是个暴发户。



这造型,真的是要哔了狗了。


显然,这是在讽刺横扫英国各大商场中国暴发户们的庸俗品位。



Fufu作为佛系文青、英国伦敦土生仁波切,她张口闭口就是,“佛曾经说过……”



她也是全剧里“最保守”的女孩儿,为了与万恶的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抗争,Fufu还说出了全剧最牛逼的台词,“中国女孩不应该喝酒”。



这三位女性,没有一个正常的。


华裔男性更惨,没有一个像男人的。


比如奶茶店经理,这种极其不尊重女性的猥琐男。



要不就是DAGS(Desperate Asian Guys绝望亚洲男)的种马Loser们,因为常年找不到女票,所以一看见亚洲女性,就跟苍蝇一样去搭讪。



主创们说,这是英剧自嘲式的幽默风格,所以用了很多种族歧视的段子。


可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这些段子不见幽默,只有歧视?


比如华人女性的鄙视梗。


最西化的杰姬说,“我不和中国男人做,因为我对他们没有欲望”。



比如华人男短小快梗。


剧中最主要的男性角色,是这个身高矮小、色眯眯的猥琐男,他直接说自己只有3秒+3厘米…



还有,华人女性的倒贴梗。


女主们表达了明确的择偶喜好,她们不接受和中国男人上床,她们更喜欢白人男子,并且想方设法去勾搭,哪怕倒贴豢养小白脸。


剧中还有中国女生为绿卡不择手段勾搭白人男性的桥段。



总之,亚洲男性是一群好色猥琐的屌丝,亚洲的女性则是一群偏爱白人的欲女。


这部纪录片成功打破外国人觉得中国女孩是死读书的乖乖女的印象,树立了现代中国女孩就是四处撩骚易推倒的open girl。


这部剧不仅中国人看不下去,歪果仁也都给了差评,在IMDb只得到了1.9分。



下方的评论区,也是清一色骂声,有许多一星超级差评(10分满分)。


许多人评论这部短剧,极其的幼稚、极端的种族歧视、极致侮辱的性别歧视。





对这些批评意见,几个主演接受采访的时候都表示自己很委屈——


“我们这是做喜剧,不要太严肃好不好。

这是自嘲反讽,这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

我们这些手法,也都是跟周星驰学的”。



呵呵,这是周星驰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而且你们玩的这不叫艺术,而是最LOW、最低级的投机行为。



真正的艺术作品,是让人们看到讽刺的是事不是人,故事也是在自我反省。


大家看过情节,就会明白这是嘲讽,而且会理解角色的设定,理解文化上的差异。


比如美剧《罪恶黑名单》中,就这么“恶搞”了一把计划生育。


“因为中国有计划生育,吴京(音)是计划生育外出生的,所以家人只能把他送走,他对他的家庭来说根本不存在。

对于密探工作,“不存在”,简直是一个绝佳的先天条件。”



公认改变亚裔刻板印象最好的美剧,是已经拍了四季的《初来乍到》。


把移民美国后一家人生活的喜怒哀乐拍得生动幽默,既讲出了新移民家庭的彷徨不安,也拍出了亚裔人在异国环境里勤奋向上、吃苦耐劳的精神。



对于正确塑造亚裔形象,BBC也有选对人的成功案例,比如《开膛街》里的潘红,选角就非常成功。


中国美女形象终于不再是国外审美的超模脸,而是周迅、潘虹、李小冉的集合体。



其实,BBC也出过非常精彩的中国人文纪录片,比如2016年的《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里面多处用世界最大来形容春节,还记录下了中国即将失传的文化传统,打树花。



而这部公认纪录片佳作的导演,是一位如假包换的英国人,比尔·洛克 Bill Locke。


为什么外国人比我们中国人更了解中国人呢?


这一小撮中国人拍出来的所谓纪录片,男人猥琐,女人势利,全片到处都是不可描述的性暗喻、种族歧视。



而且短短的二十分钟,充斥着无数个种族歧视的段子,你还非要跟我说这是反讽自黑?


恐怕,英国人看了并不觉得这是高级幽默,而是激动的拍着桌子说,是的,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中国人!




多少人一直为消除这种偏见而努力,但这样的一部短片会让许多努力都付之东流。


这些主创就是为了迎合英国人的传统“观念”,去拍了这样一部所谓的纪录片。



他们不惜向同胞开枪,拍出这样一部符合西方人口味的所谓“反歧视”剧,对着主人摇尾乞怜,渴望得到认可。这才是最可怕的身份自卑,最胆怯的文化不自信。这些小朋友们,你们早该清醒了,大清早就亡了。自己站直了,别人才能真正尊重你。

觉得文章不错请点ZAN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