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的风口?几个月轻松吸金超30亿的项目,如今却面临“被吃垮”危险!

2018年01月23日 创业财经汇



去年下半年,无人货架突然就火了……

 


火到什么程度呢?

 

你可能刚听说无人货架,都还没弄清“它到底是什么?”“跟我有什么关系?”或者“还没真正感受一下。”就被传陷入倒闭危机了,真是“火”到让人一头雾水!

 

需要强调的是,有这样感受的不只普通大众,还包括许多创业者和投资机构,在还没来得及摸清无人货架的商业模式、盈利前景和发展空间的情况下,就仓促下注、疯狂扩张,将“唯快不破”的秘诀运用的淋漓尽致。

 

好吧,那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历经大起大落的无人货架的“风云故事”。

 

01

无人货架,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

 

半年时间,融资额超30亿,创业企业达50余家,巨头入场,资本布局,甚至得到政府官方支持……哪个领域要是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绝对是当之无愧的风口。

 

没错!上面这些光环都是属于无人货架的。

 

那无人货架到底是什么?办公室里的7-11?改良版的自动售货机?新发明的无人便利店?

 

通俗来讲,无人货架就是无人值守货架。主要应用于办公场景,设立在公司的茶水间,为固定区域的固定人群提供零食、饮料服务,SKU(单品)控制在20~60的范围。

 

1、它跟自动售货机的区别:

 

自动售货机是封闭的,而无人货架是开放的,支付全靠用户自觉扫码。简单点说就是,自动售货机是先付款再给你东西,流程比较繁琐;无人货架则是先拿东西再付款,且付款方式为自觉支付。

 

2、它跟无人便利店的区别:

 

无人货架没有监控系统,也没有任何防盗措施。这种玩法比信用经济还要大胆,这完全依靠消费者自觉性,最多受到同事的监督(有人说放在监控摄像头可拍到的地方,其实没啥作用,扫码之后是否支付,监控摄像头能清晰地拍下来?),而且即使违约(不付款)无法从信用机制上对消费者做出任何惩罚。

 

3、它跟传统商店的区别:

 

无人货架由于占地面积比较小,提供的商品数量十分有限,很容易出现产品与需求不对等的现象,而且无人货架的补货周期较长,这也就决定了它很难提供生鲜类产品。

 

02

无人货架,怎么就“飞”起来了呢?

 

那么,无人货架是怎么“飞”起来的呢?

 

一个字:懒!四个字:懒人经济!

 

办公室所拥有的稳定用户特征(大部分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为“懒人经济”创造了市场机会,零食、饮料和生鲜等商品满足了上班族群体即时性的需求。得天独厚的消费场景,加上其覆盖的用户年轻化、消费力强、粘性高,使得无人货架市场前景被广泛看好。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成本极低!

 

一个普通的货架的成本远低于动辄上万的货柜,在抢占市场的速度上更快,而且当一个可以随手拿的货架和一个需要扫码开门的货柜摆在一起,消费者大概率会选择前者,所以第一阶段,无人货架靠不计成本、降低使用门槛,跑到了无人业态的前列,吸引了资本的疯狂注资。

 

从TalkingData发布《无人货架行业白皮书》中可以了解到:目前,腾讯领投的每日优鲜便利购凭借超10亿的融资额处于行业领跑地位,稳居第一梯队;有着阿里背景的果小美、美团背景的猩便利、小e微店等1~10亿的融资额处在第二梯队;老虎快购、哈米等融资金额1亿以下的公司构成了第三梯队。而且在这些企业背后,不乏IDG、真格基金、元璟资本等多个知名创投机构。

 

除了投资创业企业外,包括顺丰、京东、饿了么、苏宁等巨头先后宣布自建无人货架平台,并且在线下都投入了自己的产品。

 

无人货架行业头部化格局开始显现。同时,无人货架的战场也正在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竞争愈加激烈。

 

在这种声势之下,无人货架行业给外界呈现出了一幅异常繁华的景象,好像抛开共享单车之外,无人货架已是风光无二。

 

但当赛道变得拥挤后,必然会有出局者。

 

03

无人货架,为何突然就被抛下来了?

 

无人货架,在技术上很简单,贴一个支付二维码,一个货架(和冰箱),放一些日常饮料、点心、小吃等,不上锁(为主),没有店面,占地面积小(1平方米以内),无人值守,用户自行取货+扫码付款,全凭自觉。



但这其中却埋藏着太多隐患:

 

1、难以解决的盗窃、漏付问题

 

无人货架,最起码在前期这个阶段,是一门纯靠“自觉”和“道德”的生意,这种挑战人性的生意注定是不好做的。

 

虽然目前市面上几家无人货架给出的货损率都大概在2%-3%,但业内的共识是,各家的货损率都远不止这些。据报道,无人货架项目“用点心吧”在铺设完成64个无人货架后,核对前端和后台数据时发现,货损率超过20%,货损最严重的甚至到达39%,有时后台显示货架上还有不少商品,补货人员去了却发现货架已经空空如也。而问题不只出现在消费者身上,同时还包括补货人员、消费端货损等情况。

 

这就导致了无人货架的商品多数都是价格比较低的包装零食,高价商品很少涉及。因为即便高价商品可带来高毛利,但同时也将意味着更高的盗损率。

 

无防盗设置不只让无人货架成了门微利甚至倒贴的生意,还让其在场景的选择绑住了手脚。事实上,无人货架们不是不明白防盗机制的重要性,只是在第一阶段,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市场问题,把市场放在了货损的前面。

 

因为只有规模才能撑起“想象空间”,于是,无人货架们都卯足了劲儿“跑马圈地”,拼速度、拼融资能力,点位数成了这个领域的第一指向标,这也就埋下了另一氪炸弹。

 

2、低门槛、恶性竞争下,“烧钱”得来的低质量点位

 

无人货架的进入门槛太低了,很快聚集了众多的玩家,再加上资本的快速进入,很快让这个赛道变得浮躁不堪,为了获得在媒体、资本上的声量,“点位数”被不少无人货架企业当作了角逐的重点,这与上一届的共享单车颇有点类似,大家想着尽可能多的把货架堆出去,去拿覆盖率。

 

为了把数量推上去,本是以 “办公室场景”应运而生的货架们甚至出现在了楼宇、户外场地,对于 “办公室”的选定也乱了章法,十几个人的小公司也不挑剔,造成了货架的高耗损、低效率。与此同时,企业为了鼓励BD,多是直接以点位数量作为考核标准,甚至按此拿提成,也进一步使得BD铺设点位时,只求量甚至为量不择手段:烧钱抢地盘、争点位、打价格战免费吃、撤换对标商品……

 

无人货架领域的明星企业——猩便利被曝出了裁员撤店的消息后,日前,又有媒体报道称另一个无人货架项目七只考拉出现90%以上的大规模裁员,无人货架项目基本不做了,仅保留仓储和物流部门。二者曝露出来的问题,都集中在了前期点位扩张上。

 

04

无人货架,未来的路还能走多远?

 

无人货架彻底没希望了?

 

当然不是!那些资本巨头又不傻,只不过市场在2018年开始进入到了下一个环节,整合大幕已经开启。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成熟物流供应链、精细化运营、抢占to B优质点位、技术升级防盗、数据和系统分析能力以及充足的资金支持将成为决胜的关键要素,短时间内有可能形成类似此前团购领域从千团大战到寡头垄断的局面,甚至有投资人断言:“无人货架到最后90%应该是被大公司收购的”。

 

而这一切的背后,对于资本来说,看中的仍是其带来的流量生意。如果只出售标品,当实现快速规模化之后,单纯的靠供应链去赚钱,无论是无人售货机,还是货架,可以挖掘的空间都是非常小的。资本快速涌入的原因,更多的还是看中无人货架背后带来的线下流量的转化。

 

就拿苏宁发展无人货架来说,考虑的并不是盈利问题。在业内看来,如果利润只来源于商品肯定是亏损,苏宁看重的是背后的流量价值,即实现线上流量和线下流量的互通;以及获取的新用户,进而可以再往苏宁的其他生态推荐。

 

资料来源于:

TalkingData发布《无人货架行业白皮书》;

《无人货架将迎终局 市场等不了只有“想象空间”玩家》,钛媒体;

《无人货架失业员工:在风口上被抛下》,界面;

《无人货架近几个月吸金近30亿元:为何这么火?》,证券时报;

《2018年会有一大波无人货架公司倒闭?》,腾讯创业;

《无人货架“混战”加速 烧钱占坑盈利仍待解》,中国经营报。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点赞👍

经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钱生钱

让钱繁衍子孙后代

推荐两个不错的公众号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