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分析】住着豪宅哭穷为哪般?

2015年10月09日 北美报告





住着豪宅哭穷为哪般?

低收入家庭却开着豪车,出入温哥华的富人区,似乎已经成了常态
卑诗大学 (UBC) 一项研究显示,温市桑那斯─阿布特斯岭 (Shaugnessy-Arbutus Ridge) 及列治文市北部一些社区,业 主瞒税情况严重,不但影响大温地区的税源,而且对普通工 作家庭也不公平,因为那些真正中低收入的家庭,将要承担更多的教育、 医疗及公共交通税负。

据卑诗大学地理学家 Dan Hiebert 表示,大温的问题比蒙特利尔和多伦多更严重,主要原因是许多拥有加拿大和其他国家或地区国籍人士, 都没有向加国报告他们的海外收入或其他资产。如果他们在加国没有收 入,这样就会被加拿大统计局列为“低收入户”。

加拿大统计局资料显示,大温地区一些高价房屋林立的社区中,有 高达 30% 成年人列为低收入人士,其中不少是拥有自住房屋的移民业主, 但他们申报的收入和低收入人口较多的市中心东区居民一样。


|大温豪宅区穷人反倒多

与“低收入”三个字最矛盾的社区要数名流聚集的温西桑那斯─ 阿布特斯岭,片区内有威尔士王子中学( Prince of Wales Secondary School),Quilchena Park 以及 37 街以北位于半山腰的豪宅,房屋售 价在 200 万至 600 万之间。接近六成居民并非在加国出生,其中华裔占 50%,34% 为白人、8% 为韩裔。

而在 Oakridge 购物中心以南,Granville 和 Cambie 街之间的社区, 即使大部分住在该地的居民都购有奢华的独立屋或公寓,同样有着极高 的“困难户”比例。该社区有超过 7 成的人口并非出生在加国,69% 为 华裔,19% 为白人,5% 为南亚裔。

此外,在华人人口占 75% 的列治文中北部,约有 4 万人拥有高档住 宅,声称自己属于低收入人群的却占有着高比例。

Hiebert 此次的研究结果与温哥华数学家 Jens von Bergmann 的发 现所吻合。Von Bergmann 先前任职于卡尔加里大学,其研究发现,仅 温哥华市就有 2.5 万家庭(约为市内家庭总数的 10% )申报的收入要远 远低于他们在房屋上的开销,这些家庭主要位于温哥华西区。

Hiebert 和 Von Bergmannd 的研究结果同时指向了华人。在这些豪 宅林立而“低收入”人口极大的社区,少数族裔居民要多余大温其它地区, 其中以华人居多。

|投资移民缴税不如难民

早在今年三月,加拿大移民局就已经发现了收入申报的问题。数据 表明,在过去 30 年中,加拿大接收的难民缴纳的收入所得税超过了投 资移民。

根据联邦公民及移民部(CIC)报告,投资移民登陆后一年申报的 平均收入为 1.8 万,15 年后收入也仅有 2.8 万。且从第三年起,只有 47% 的投资移民报税时有申报所得收入,5 年后申报有收入的比率更减 至 39%,而一般加拿大人申报所得的比率高达 67%。反观难民,登陆第 一年平均收入仅 1.75 万,但 15 年后增至 3 万元,5 年内三分之二难民 都申报所得,比率与一般加拿大人相当。

不仅投资移民主申请人如此,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配偶与第二代情 况也类似,投资移民中,占四成的依亲是 10 至 19 岁的子女,经过 15 年的本地学习与成长理应拥有不俗的收入,并反映在税单上。但结果这 些年龄介于 25 岁到 34 岁间的投资移民第二代,他们的收入也低于平均 水平,且申报所得的比率更逐年降低。

|占着资源毫无贡献

自加拿 1986 年推出投资移民项目,到去年哈珀政府叫停,总共有 超过约 20 万投资移民来到加拿大,早期时许多来自香港,随着中国大 陆富人增多,近年来的投资移民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平均每年 4 千到 6 千人。很多投资移民把加国视为度假、子女接受教育或退休的天堂,至 于营商他们则会选择回到“家乡”。

种种迹象表明,这些住在高档社区却声称低收入的家庭,普遍遵循 了“太空人”移民家庭的轨迹,即丈夫在国内工作,处于学龄的孩子留在加拿大。

来回横跨太平洋是这些人的生活常态。根据加华历史协会的报告, 在同时拥有加拿大和香港护照的男性中,有三分之二都不在加拿大工作 或生活。花旗银行东亚区的一名高管表示,直接转入加拿大的跨境移民 资产只占 10%。

究竟有多少加拿大人拥有富裕的资产,但申报的收入却很低,甚 至因为“贫困”而接收着政府救济金和退税?没有付出却享受公共资 源的人占有多少比例?围绕税务的种种问题使加拿大的社会公平受到 了挑战。 根据 Hiebert 的报告,这些表面上“收入低”的社区和市中心东区 和本拿比 Metrotown 不同,出租房很少,但在这里有自住房却“哭穷” 的移民比例甚至要高于蒙特利尔和多伦多。

坐拥豪宅并未完整申报资产或海外收入,前列治文市长 Greg Halsey-Brandt 对由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表示担忧。即使这些富豪缴纳 了物业税,但其中大部分的人没有按规定缴纳省府和联邦的收入所得税。 政府建造高速、公共交通、大学、医院、移民援助机构等公共资源的资 金主要来源于这部分税收。

加拿大种族关系基金会(Canadian Race Relations Foundation)的 主席 Albert Lo 希望加拿大税务局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对投注大量资金 在加拿大房地产,然后回到中国工作的移民,严查其收入。

即使去年联邦政府取消了投资移民项目,仍不能完全杜绝税收不平 等的现象,依然有不少富豪通过魁北克投资移民的通道进入加国,之后 再搬往大温居住。温哥华移民律师 Samuel Hyman 指出,尽管联邦政府 已于 2013 年立法规定所有加国居民须申报海外资产,但至今联邦和省 府均没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致使“住大屋、不交税”的情况依然存在。

这些人或是钻法律漏洞,以非居民的身份逃避收入所得税,或 是以不申报海外资产的违法行为逃税。但这些不申报海外资产,披 着“贫困”外衣的父母,若将孩子送入由税收支持的高校,就意味 着他们毫无贡献却能占着优渥的教育资源,这对其他人来说是极为 不公平的。

|海外资产披露有阻

在政治上,强制披露海外资产的阻力一直存在着。经济全球化的拥 护者,如温哥华贸易局(Vancouver Board of Trade)和 BC 地产巨头 David Choi,一直以来都反对海外资产披露的立法。甚至是左翼的中 坚分子,比如温哥华新民主党人 Jenny Kwan 也曾因“文化敏感性”为由, 公开表示反对。资产保密是中华文化特质,Kwan 引用华人富豪移民的 原话,“华人十分注重财产的私密性,要求披露资产不符合我们的传 统文化。”

虽然在海外资产披露上受到阻碍,但政府追讨雄心不减。加拿大 政府计划在 2015-2016 财政年度追回 3.89 亿加元,并在接下来的 2016-2017 财政年度将追讨目标增加到 4.39 亿加元。

从去年开始,加拿大政府开始仿效美国、英国和德国等经合组织成 员国的做法,把一定比例的追回来的税款用来奖励举报人。如果所提供 的信息让政府查出欠税超过 10 万加元的逃税大户,举报者可以获得占 税款 5% 到 15% 的奖金。但是条件是逃税的资产必须在海外,转账行为 也必须部分或全部在加拿大以外进行。自这项政策实行以来,联邦税务 局收到上千个举报电话或举报信,并利用从中获得的信息进行了百余宗 调查。 西温全新豪宅,顶级非凡之作 $14,380,000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