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谈教育|新西兰能成为南方之光吗?

2015年08月16日 新西兰先驱报




【本文原标题:教改使芬兰成为北方之光,新西兰能成为南方之光吗?】


经由大破大立,新西兰可以成为「南方之光」


受惠于教育改革,芬兰(Finland)目前在全球经济竞争力、国民生活水平、企业资讯透明度、适宜居住评比方方面面皆表现亮丽。她经历了瑞典王国六个世纪的统治,随后又在俄罗斯帝国的五个沙皇之下屈服了一个世纪,1917年末脱离俄罗斯独立建国,却依然摆荡在各种势力和全球强权之间。1991年苏联解体,芬兰终于走上了自己决定命运之路,并且在1995年加入欧盟。


这个临近北极圈的北欧小国人口550万,国土面积近34万平方公里,两者大约都是新西兰的一又四分之一放大版,两国的人口密度也相近。坎坷的历史并没有让芬兰人迷失了方向,他们以睿智的新思维从教育改革做起。仅仅二十多年的努力和坚持,由于教育所厚植的国家实力,芬兰安然度过了全球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因为国际电子产业的激烈竞争,被誉为「芬兰骄傲」的Nokia经历了大裁员和转型,却撼动不了这个顽强的「北海小英雄」。


自2000年开始,经合组织(OECD)每三年举行一次「国际学生评量计划(PISA)」测试,芬兰在阅读、数学、科学的评比中总是稳居大赢家。几年前《路透社》曾经发布两张俄罗斯潜艇在北极海底下插国旗的照片,芬兰北方小镇的一位少年看到报纸后觉得可疑,查证后确认该潜艇照片翻拍自《铁达尼号》影片中的一个片段,《路透社》随即认错道歉。杰出的教育不只让芬兰孩子在PISA评量中脱颖而出,更培养出了芬兰学生主动想、主动问、主动找答案的能力和态度。


这几年,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南非、澳洲等许多国家的教育学者纷纷前往芬兰取经。英国《经济学人》周刊更建议,欧洲各国的领导人应该暂时放下手边的工作,回到芬兰的学校去上上课。


教育改革使芬兰成为「北方之光」,新西兰能成为「南方之光」吗?能!前提是,新西兰的总里、教育部长、校长和老师们不再自我感觉良好,同时也考虑一下《经济学人》周刊的建议。


问题不在NCEA、剑桥或IB,好老师才是关键!


北岸的西湖男校(WBHS)宣布,2016年之后入学的Year 9学生升到Year 11时,学校将不再开办剑桥课程,全年级学生都进入NCEA课程并参与NCEA国家考试;目前已经在西湖男校就读的学生则比照原来的剑桥和NCEA双轨课程,直到他们毕业离校。


北岸许多家有男孩的父母闻讯后非常担心孩子将来的学习,中区奥克兰文法中学(AGS)、东区MacleansCollege的一部分家长也紧张起来了,频频询问AGS或Macleans是否也会改变。AGS多位老师表示,学校仅考虑在Year11多开一个NCEA班级,其它都维持原来的运作方式;东区Macleans则没有任何动静。我认为,新西兰是个教育自由化和开放度都很高的国家,教育部不应该、也没有能耐过度干涉公立学校的某些办学方式。


西湖男校表示,该校实施剑桥课程刚刚超过十年,学校的声誉是建立在一个长期的、优良的历史和近期取得的成就,在没有推出剑桥课程之前,西湖男校已经是大家公认的好学校。NCEA课程和制度经过十多年的改进、演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自身管理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语言符号和文字使用能力等多元技能颇具优势,也更能够鼓励学生们参与公益、对社会做出奉献和承诺。


我必须把场景迅速转移到芬兰。造就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三大支柱,就是拟定长期策略、坚持核心价值、改革师资。芬兰打造了一支全世界「最敬业、最专业、学养最优、终身学习」的全国教师团队,芬兰籍的全球教育大师Pasi Sahlberg教授说:「好的老师,伟大的学校!」西湖男校校长更应该告诉家长和孩子们:「问题不在NCEA、剑桥或IB,好老师才是关键!」


好老师的课堂,一场精彩的心灵飨宴!


移民前我是一个高中生物老师,从台北师大附中辞职后就在台湾的补教丛林里南征北讨,深谙好老师、受欢迎的老师是怎么回事。这十几年来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和这里的中小学老师一起切磋、研讨,也深刻了解新西兰中小学的概况,提起师资力量,应该是触到了新西兰中小学教育的痛处。


Pasi Sahlberg教授说:「教职在芬兰社会的专业地位是一种文化现象。」几年前有一份调查报告,随机访问1300位15至74岁的芬兰人,受访者必须在30种职业中选出「最希望配偶或伴侣从事的5种职业」,调查结果相当令人惊艳:男性最希望的配偶(女伴)是教师,随后是护士、医生或建筑师;女性眼中最希望的配偶职业依次是医生、兽医、教师。全体受访者中约35%将教师列入5种理想的配偶(伴侣)职业之一。芬兰整体的「配偶市场」调查,教师的热门度、受欢迎度仅次于医生。


1979年,芬兰通过了新的「师资培育法案」,规定教职应试者必须拥有通过学术考核的硕士学位(含硕士论文审查),才具备终身任教的基础资格。这个法案埋下了一颗信念的种子,相信教育应该以学术研究为基础。如此研究导向型的师资培育过程,更具魅力以吸引最有才华的学生投入教育工作。


目前在芬兰,高中毕业生获得录取入读大学师资培育学程的机会仅有十分之一,小学老师一样要具备正式的硕士学位。因此,全球最高标准的教师培育门坎,让芬兰的教师不仅仅是教师的角色,教师也是研究者、是领导者,许多芬兰政府中的杰出官员是由教师转任。前芬兰总统Martti Ahtisaari是师资培育课程的学生,毕业后随即进入国际外交职场,他也是2008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在芬兰,教师与教育是倍受尊敬、推崇的职业,教师是许多优秀高中毕业生心目中的「梦幻职业」,令人感动的是,这是一种深受优质文化影响之后,再经良性循环的结果。想想看,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如果每一位老师都是才华洋溢、学养深厚、充满教学热情,成长过程中,一堂又一堂好老师的课堂,一场又一场美好的心灵飨宴,孩子们怎不兴起学习、追随的念头呢!


和许多国家比较,新西兰的中小学教育尚称优质,却还有大幅度精进提升的空间。不必讳言,在新西兰成为教师的门坎不高,学校里固然不乏好老师,需要再教育或不适任的老师也不少。只有针对师资培育学程和教师聘任门坎大破大立,新西兰的中小学教育才能进一步脱胎换骨,问题是,新西兰像Pasi Sahlberg这样的教育大师在哪里?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