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时间:关于Steve Jobs

2016年04月16日 澳洲新足迹中文网站



以下影评不会有重要剧透,看完后基本不会影响观影乐趣。

谁管真的乔布斯是什么样的?能看到这么霸气却又脆弱的人物和如此风趣又深刻的剧本就已经三生有幸了。

在看这部影片之前我对它最大的感想是:“虽然我真的很爱迈克尔法斯邦德,但他的外形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看完之后这些想法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只剩下了“那么好的电影居然亏本…..那么多人都去看了五十度灰…...世界再见”。

这部电影真的是“好电影不需要忠于任何东西”的典范,亚伦索尔金的剧本一如既往的出色,法斯邦德的表演也让人非常满意。

本片讲述了乔布斯人生中很重要的三个转折点:离开苹果前的Macintosh的发布会,再次回到苹果前的NeXT的发布会以及改变历史的IMac发布会。主线情节有两条,第一条是乔布斯和苹果公司的同伴们的冲突,第二条是他和自己女儿以及她的母亲的冲突。故事的重点其实是乔布斯这个人物的成长,探索这个不会写码不会设计甚至不是个“好人”的家伙是怎么站到了世界之巅。电影带着观众感受着乔布斯独特的人格魅力,虽然与现实中那个让世界信服的苹果CEO有出入,但我依旧被这个迷一般的人物迷住了。

许多乔布斯的粉丝对沃尔特伊萨克森的传记记录的形象本来就多有不满,而电影的方向更把乔布斯往时下流行的“天才怪杰”方向拉,又引发了粉丝的不满。除此之外法斯邦德和乔布斯的形象差距更是导致电影不被人看好的原因之一。事实上忠于事实真的不是电影的目的,拿电影当做了解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的途径也实在不是一个好的办法。虽然说最好的故事往往来源于现实生活,但现实生活是琐碎的,由无数的小故事组成,实在是做不到全程吸引人。把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搬上荧屏一定免不了艺术加工,电影时间有限无法展现真人所有的层次,所以人物往往会放大优缺点,甚至趋向脸谱化。所幸的是这部电影中的乔布斯并没有被脸谱化,依然还是一个立体的角色。

好莱坞近年“传记形”影片盛行,特别是关于某个天才的传记片更是层出不穷。从纳什到霍金,从艾伦图灵到扎克伯格…...新纪元我们崇尚的是”智慧即性感“。这些人物除了智慧以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与社会的不匹配。无论是像霍金那样的有身体上的缺陷,又或是像其他天才那样的有社交能力上的缺陷。许多天才人物用BBC福尔摩斯的话说就是“高功能反社会”。其实正是他们的这些缺陷导致了天才人物被大众如此喜爱,从一个汤姆苏变成了一个有弱点的英雄。人们对于乔布斯的了解除了公开的演讲和采访以外其实是很少的,尽管他生前也有不少反感的声音,但一个大公司CEO宣传产品时的形象总归是正面的。又有谁知道真实的乔布斯是什么样的呢?一个人也不会永远都是一个样子的。更重要的问题其实是:乔布斯是什么样的真的重要么?本片给我们展现了一个雄才大略的野心家,一个有些讨厌的偏执狂,一个魅力四射的领导者,一个父亲,一个朋友,一个被抛弃的孤儿。其实作为一个传记片中的天才人物,能做到独树一帜就很可贵了。

除去主角的人物塑造以外其他角色的设计也是相当出色的。凯特温斯莱特的金球奖真的不是白拿的,她把人物的成长把控得十足精细,和法斯邦德也有一种奇妙的相称。在编剧的生花妙笔之下乔布斯的战友和敌人们也都活灵活现,从沃兹尼亚克到斯克利,没有一个配角因为是配角而单薄。这个剧本除了与演员一起塑造了许多成功的人物以外还有很多亮点。全程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每一句台词的短兵相接都妙不可言。

看过2010年的《社交网络》 的人都知道亚伦索尔金的剧本是顶级的,今年奥斯卡并没有给他一个提名我感到很失望。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从剧情到台词,从演绎到摄制。至于它是否符合“史实”在我看来实在没有多要紧。这本乔布斯唯一授权传记中他本人没有提供任何评论,也没有限制作者要怎么样描写自己。虽然说他生前总是在改变世界,但他并没有要求后人去把自己的功绩四处招摇。既然他为自己立下了无字碑,那他的事迹自然是后世自有人评说。历史的长河会记住他和他的团队是如何改变世界,至于他本人是什么样子,终究是会越变越模糊的。我并不认为这部电影抹黑了真正的乔布斯,因为这只是一部电影,那也只是一个人物。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