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要不要陪孩子写作业?牛校班主任都发话了,你还瞅啥瞅!

2016年03月06日 北方伦敦教育


 
面对家庭作业,孩子需要的是辅导而非包办代替


很多父母有一个疑问:要不要辅导孩子写作业?支持者认为:辅导孩子的作业可以提高质量和正确率,帮孩子取得好成绩,在班里赢得先机。反对的父母则认为:辅导孩子写作业,就培养不出孩子的自觉性,使孩子有所依赖,作业本来就是给孩子布置的,应该是孩子独立完成。

我觉得在决定要不要辅导孩子作业之前,有必要弄清楚一点:

辅导≠包办代替,

独立完成≠不需要家长辅导和监督。

虽然作业是要求孩子完成的,但是对于孩子,如果完全让他独立完成,质量肯定不高,如果想保证孩子作业的质量,甚至想让孩子的作业脱颖而出,一定需要大人的指导。同时,大人的指导,又不是包办代替,而是陪同、带领、指导孩子去做。其中的分寸,要拿捏好——这就要考验父母的能力了!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一、了解孩子各科都有什么课堂作业、家庭作业

虽然因为学校、老师的不同,作业会有不同,但是一般来说,作业在一个时间段,比如一个学期内,都是固定的,变化不会太大。知道了有什么作业,就能大致分析出来每项作业的目的。老师布置作业都是有目标的,了解作业的目的,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 正确区分哪些作业需要独立完成,哪些作业需要家长辅导

复习巩固性的作业,是课堂上学过的,可以也应当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既能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又能检验孩子课堂上听讲的效果,以及知识掌握的情况。比如:语文上的字词造句、阅读短文、预习复习、读课文、课外阅读。数学上的计算,包括口算和笔算,和应用题。英语上的朗读、听录音、单词的背诵和抄写。


创造性的作业、拓展性的作业,必须要有父母的帮助和指导。这种作业是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通过作业、展示,激发学生尝试、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蹦一蹦,努力达到新的高度。所以,这种作业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没有父母的帮助指导,作业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也就难以脱颖而出。

    三、了解自己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有针对的进行辅导

最了解孩子的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长短板,对于孩子擅长的科目,即使难一点儿也可以尽量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尝试。而孩子相对弱的科目,即使作业难度较小,也应该多给予一些帮助。


    四、独立完成的作业,可以定期检查和抽查

定期检查和抽查,可以起到督促作用,保证作业质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觉性。


1. 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开始的时候要和孩子明确,作业应该独立,按时完成,是检验听讲和学习的手段,通过作业的正确率,发现自己学习的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2. 然后制定好奖惩制度。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作业独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怎样奖励,如果违反,怎样惩罚。


3. 有了制度就必须切实执行。如果第一次没有按制度执行就轻易原谅,孩子以后就难以认真执行,制度也就形同虚设了。


4. 下面就是监督检查了。让孩子独立完成,不等于是完全放任自流。人都是有惰性的,更何况是孩子。所以家长可以在最初的阶段,每天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是否独立按时认真完成,(不需要检查对错)。慢慢过渡到隔一天查一次,隔两天查一次,一周查一次。以我多年工作的经验,即使孩子已经建立起自觉性,家长也需要每周查一次,最好间隔不要超过一周。如果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对孩子学习的关心,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孩子的自觉性差,就不足为奇了。

五、 父母辅导的作业,需要把握好分寸,不要变成了包办代替

比如,做手抄小报,现在是很常见的一种作业形式,也特别容易变味,被父母质疑成给家长布置的作业。其实在这项作业中,父母可以做的,是帮助孩子选材料,指导孩子排版,当然,开始的时候需要陪伴,指导,慢慢过渡到越来越多的放手,直到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如果一开始就不重视这项作业,那么孩子也不会重视,做这项作业的效果等同于无,学校老师设计的作业目的就没有达到,孩子的时间也用了,能力却没有得到锻炼提高,与有父母指导的孩子之间的差距就越来越大。


比如,我们语文相对会布置较多的是练习讲故事。这个过程中,就需要父母帮孩子选材,督促孩子读背,帮孩子练习,适当指导一下。在班级的作业展示中,孩子如果以最佳状态展示,能够极大的培养自信心,提高孩子对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再如进入三年级,预习中增加了查阅资料,开始肯定需要父母帮助孩子去查。父母不能帮孩子查完就算,而是要给孩子方法,一般来说是查阅书籍,或上网搜索。可以告诉孩子在什么书里查,在什么网上查。孩子现在识字量已经不少了,完全可以自己查了。


作业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环,如何完成作业、如何辅导作业,真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需要父母去了解、去摸索、去努力。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