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留学生,小心消费的“传染病”

2016年04月01日 加拿大朱凡


Gena是我在多伦多大学里认识的大四学生。她知道我在搜集低龄留学生的生活素材,主动请缨,百忙当中,写下这篇分享。Gena从消费角度谈留学生的故事,与众不同。



温哥华一个晒富的真人秀节目
前段时间,我在视频网Youtube上看到了一个充满话题性和娱乐性的真人秀节目:这档温哥华的真人秀请来了一组年轻的中国女生展示她们吃喝玩乐以及生活,描绘了一个被设计师衣服,豪车和party围绕的世界。

对于当中节目嘉宾分享的一些价值观,让很多网友都忍不住抨击。有人会说现在留学生花着父母的钱,过着虚浮奢侈的生活。而有的网友则说这种年轻人之所以会炫富,是因为他们还不够富。
我很感概,如此多在外留学的中国年轻人在西方资本社会中进化成物质至上的人,失去了上一个年代留学生特有的务实和勤俭。

一个亲戚忠告:不要带我的孩子去太多的商场
这让我想起来有一次临上飞机前我问一个阿姨,我可以提供什么帮助给她在多伦多上十年级的小孩的,她唯一的嘱咐居然是“不要带她去太多商场。”我想这个阿姨的嘱咐大概代表了很多留学生家长,特别是低龄留学生家长的担心:他们有了经济资源把小孩在思维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送去国外接受优质的教育,但是却不得不放弃一部分在成长时期对小孩指导的机会,这让家长们都会担心自己的小孩消费观和价值观会不够健全甚至扭曲。

我曾经是低龄留学生
作为一名在中学时期来到加拿大求学,爱时尚爱尝试爱艺术的典型留学生,我认为现在年轻人展现出来对奢侈品的追求是可以被长辈和社会理解的。从中国到西方国家求学的转折,收到的冲击是全方位的:见面打招呼的方式,讲笑话的语言,朋友议论的运动比赛。这个被高消费品吸引的过程满足了诸多心理欲望和发展需求:被认同,被关注,展示独特性,甚至还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对于美学和生活质量的一个启蒙。

如何理财,低龄留学生需要补课
留学是一个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被不断刷新,重塑,以及定性的过程。一个心智还处于发展状态的年轻人,由于留学这个转折被给予了更多的财务和行动上的自由。当他们一接触到不一样色彩的西方社会时候,被鼓动作出不够理智的消费举动是非常正常的。就好比你一直以为麦当劳是西餐,来到了国外居然发现那只是快餐,在国外有更多各种国家的菜系等你去发掘。有点好奇心的人都很可能想今天尝尝韩国菜,明天去一趟日本居酒屋,周末再去巴西烧烤看个表演。年轻人被这种新鲜欲望吸引不应该被责备,因为这是在一个人在价值观不够成熟,又对世界的未知好奇的时候,发现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不一样的可能性。只是刚好,这种对物质的追求要由高消费来实现。而在这过程中,由内心的欲望和虚荣心被满足所带来的快乐,并不值得推崇更不能持久 。所以,虽然年轻人追求物质奢侈品这个行为的原因是可以被理解的,但并不代表这个追求是值得被接受的和放任的。



我的消费观
首先,我们年轻人都应该意识到高消费品(例如科技产品,奢侈品)是很贵重的。我们年轻人应该通过不断积攒的信息和知识来构建一个理智和经济的评判标准。例如一双Ferragamo的鞋子,标价约600美金。这600美金可以是一双心爱的鞋子的花费,也可以是一个国内二三线城市白领一个月加班加点的工资。如果体现社会责任感(这是国外大学更加注重培养的素质),这一双鞋相当于是为世界宣明会World vision捐助4个小孩一年生活费。但这并不表示买奢侈品就是不好的。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当然可以偶尔买这种高品质的鞋子,但是不能因为攀比而过多地关注并且隔三差五地购买。也许很多鞋子只穿过一次就被仍在小角落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学会如何从商品本身带来的价值来衡量商品的价格,而不是单靠自身经济资源来衡量。经常会听到有人议论“这个名牌包包好便宜哦,打了9折,好想买”。难道打了9折就不贵了吗?对于一个还没有进入社会真正创造生产力价值的人,是贵的!就算对于一个年入30万的人,还是贵的。一个人收入增加越多,只是对于商品的负担能力越来越强而已,但是这并不影响一个商品本身的价格是高昂还是低廉。年轻人未来通过劳动,能够争取得到财富可能是难以估量的,但是每种商品的价值却往往是有清晰对比的。什么东西是实惠,什么价格标高了,什么商品同等价格可以产生更大影响,我们都应该参照物品本身的用途和价值来决定,而不是通过自己的拥有多少金钱决定,更不是因为不同品牌的标价来决定。

其次,长辈可以引导年轻人的注意力放在比追随物品更有价值的方面上。女生追名牌衣帽鞋,男生追车,这些花费除了高额金钱以外,还有隐藏的时间精力成本。我还记得还记得以前在脸书上看到一个同学,把几十双鞋子从鞋柜搬了出来,然后发了一条状态说冬天来了,不知道穿哪一双UGG比较好。当时我朋友打趣道,“她花了一小时把几十双鞋子拿出来再放回去,只为了照一个照片也不容易。”的确,在关注和展示奢侈品的时候会消耗到大量关注其他事物的精力。这些时间如果由一个中年人花费会比较妥当。但是20-30岁的人的时间放在这里,太浪费了。不单单是因为不同年龄的时间机会成本不一样,也因为当一个人处于对资讯最敏锐,思想可塑潜力最高,体能最活跃的时候,把关注放在这个事情上,太浪费。

本地学生消费观
如果细心留意一下加拿大本土的朋友,会发现本地同龄人的衣着打扮会更少使用国际名牌,甚至大多数开豪车上课的都是亚裔的脸孔。欧美年轻人的价值观跟中国青年的有比较大的区别。对于欧美年轻人,主流价值观会鼓励年轻人把更多精力放在运动,体验等方面上。换句话说,很大部分欧美年轻会觉得用一笔钱去实现一个疯狂想法(例如间隔年旅游)会比把这笔钱穿花在衣着打扮上来的更值得。因为这种是个人经历的重要部分,可能在路上的所见所闻会对自己人生产生很大影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还是有很深远道理的。 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如何花钱打扮自己或者展示财富上,并不会有持续的正面收获。 

低龄留学生,小心消费的“传染病”
在国外购买奢侈品的便利和价格优势更加地诱惑了我们这些小年轻,让我们的价值观扭曲。这不得不说到我的室友A,我的室友A在出国之前是一个相对节俭朴素的人,而我和室友B 则对品牌什么的比较感兴趣。在大一的时候, 室友A 要买一件40左右加币的衣服都会想半天。但是在和我们去逛街,看到我们买东西都是七八十加币,甚至经常超过100后。 渐渐地,我们可以感受到室友A 也会经常“狠下心”买名牌。 导致她经常不知不觉地提前透支生活费(她父母是把一年房租和生活费在学期开始前就给她)。 现在偶尔聊天她有回忆到,当初看我们买奢侈品却是让她很心动,所以为了“追上我们的步伐”或者和我们的消费水平相持平,她会经常“失控”。

但是幸运的是,由于她从大一一起进入了教会,所以她很清楚意识到自己问题并逐渐改了回来。 对消费也越来越理性。而教会则更加注重思想上思考人生道理和价值观,让我们精神上富有而不是单单拘泥于物质上富足。有趣的是,我一直没有发现她拥有这方面的困惑直到有一天,我向她和一位教会里面的姐妹寻求帮助:因为我在与我土豪朋友逛街的时候,我对于我朋友一掷千金买一个限量版皮包的时候感觉并不能认同,但是我同时又忍不住拿自己的物质水平与这位朋友相比较。直到那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与室友A遇到的挣扎虽然角色和环境不一样,但是本质上是一样的。我们都无可避免地陷入了比较和追求更多的物质当中。

我很庆幸从教会里明白到:自从人被创造于这个世界中,每一个人都有角色和物质阶层上的不同;对于物质上差异的关注并不会有利于一个人发展他与生俱来的潜能。总而概之,即便我们年轻人不断被世界绚丽的物质吸引着,但是我们有选择把注意力放在比这更有价值的方面的上去。我们懂得欣赏物,但我们并不能为物而生。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