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冻产又成闹剧,油价下跌加元无恙

2016年04月19日 轻松加拿大



今日热点

多哈冻产又成闹剧,油价下跌加元无恙

海外投资者青睐加拿大债券


多哈冻产又成闹剧,油价下跌加元无恙

期待已久的冻产会议终于在上周末召开,让大家又一次感觉被戏弄的是,会前的信誓旦旦,在卡塔尔的多哈会议后,又一次变成一场闹剧,产油国的友谊之船说翻就翻。



国际油价在周一开盘后一度暴跌7%,然后逐步反弹,最终跌幅1.5%,石油加元未受到冲击,加元兑美元维持在78美分上方。


这次冻产会议的结果,让人们困惑, 如果连一项区区冻产协议都未能达成,产油国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之低,以及他们之间的内斗该是多么严重啊。



沙特坚持要求伊朗参与冻产,而刚刚摆脱制裁束缚的伊朗对此毫不理会,多哈冻产会议就此谈崩。上个周日的多哈会议后,将产油国之间的最后一点点信誉碾碎。据传俄罗斯及委内瑞拉因眼见沙特毁掉几乎已成定局的协议,而大为恼火。就目前而言,OPEC的信誉已然受损,即便未来达成协议也无法修复。



关于欧佩克的问题,美国投行一哥-高盛看的最透彻。在去年国际油价自高位已经下跌50%后,高盛(Goldman Sachs)针对产油国给出的建议竟然是增产。高盛指出,如果沙特继续全力生产,那么OPEC组织内的竞争对手伊朗的收入和市场份额都将下降。许多人都觉得高盛是否混了头,怎么能出这种 馊主意呢?其实高盛没有乱讲话,全球主要产油国OPEC面临着经济学上典型意义的“囚徒困境”,从而导致其难以做出减产的决定。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里最经典的例子之一,讲的是两个嫌疑犯(A和B)被警察抓住,隔离审讯;警方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如果两人都坦白则各判8年;如果一人坦白另一人不坦白,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10年;如果都保持缄默,不坦白,则因证据不足当场释放。


在这个例子里,博弈的参加者就是两个嫌疑犯A和B,他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策略即坦白和不坦白,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A和B均坦白或均不坦白、A坦白B不坦白或者B坦白A不坦白,是博弈的结果。


A和B均坦白是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这是因为,假定A选择坦白的话,B最好是选择坦白,而在情况不明的时候,A和B都会选择认罪揭发,而不会冒险保持沉默,让对方受益,自己判刑十年,对方脱狱。




博弈论的研究表明,要想使合作获得大家都受益的最佳结果,逃脱囚徒的牢笼,博弈的一方(最好是实力强的一方)必须主动通过可信的承诺(Credible commitment) ,向其他弱方表示合作的善意,努力把这个善意表达清楚,并传达出去。在欧佩克中这个角色非沙特莫属,可是沙特也是有苦难言。


说起来沙特本来是欧佩克里的小兄弟,跟着老大伊朗混江湖。无奈欧佩克的成员们不仅口头争斗,心里算计,为了攫取高额利润,甚至不惜兄弟间兵戎相见。 伊朗与伊拉克为了争夺两国的界河 “阿拉伯河” ,这个石油蕴藏丰富的敏感地带,于 1980年9 月22日,兄弟间的两伊战争爆发,一打就是八年。双方都损失惨重,从此伊朗在欧佩克内的实力被大大削弱,而伊拉克的大国梦彻底破碎。



战争结束后,伊拉克甚至欠下了巨额外债,其中仅欠科威特就有140亿美元。1986年,国际油价再次大跌至每桶10美元。为了偿还债务,伊拉克一直主张提高石油价格。但是,科威特作为大债主才不理会呢,根本就不遵循欧佩克的生产配额,拼命超额生产。这下伊拉克火了,口头让你减产不行,就让你尝尝拳头的味道,还不起钱就揍你。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两国爆发战争。最终因美军介入,伊拉克战败,实力被大幅削弱。


欧佩克成员国之间的两次大战,使得原本的小弟沙特成长起来。欧佩克老大们缺乏信誉,动辄诉诸武力,成员国之间的两次战争,极大损伤了其组织的凝聚力。另一方面,由于伊朗、伊拉克等国石油实力的相对衰落,沙特在该组织内的领导地位愈加巩固。沙特曾从一个经济落后、人口不多的国家,凭借石油工业的发展,经济社会取得巨大进步。靠着石油美元,沙特成为沙漠富国。然而,沙特长期以来却并非军事强国,打都打不出来的限产,仅仅靠着沙特的土豪金就能做到?



沙特也不是毫无诚意,沙特上一次响应号召大幅减产,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沙特采取了支撑油价的策略,将原油日产量由1980年的逾1,000万桶减少至1985-86年的不到250万桶。但其他产油国却并没有跟进,沙特反而丧失了一部分市场份额和石油收入。沙特也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出现长达16年的预算赤字。囚徒的困境代表什么,不出卖兄弟而被兄弟出卖,沙特深有体会,这个苦果尝了十六年之久。


时来运转, 2000年开启石油价格大涨的新时代,油价从25美元一路上涨至 140美元高位,随后2011至 2014年始终保持在100美元至 120美元高位,令沙特获得了丰厚的收益。


当初达的小弟混的光鲜亮丽,但是由于受到长达十多年的国际制裁,伊朗并没有享受到高油价的红利,反而位于人下。对伊朗的制裁从 2003年就开始,这使得伊朗正好错过了高油价时期。所以,伊朗并不用承受从高油价到低油价的痛苦。由于起步更低,卖更多的石油才更符合伊朗的利益。 

如今,随着制裁的放松,伊朗正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原油投向全球。小样儿,你们耍够了,也该轮到我了!沙特和伊朗这一斗狠,短期来看确是标准的 “双输” 局面。如果两个国家都从自己的最大利益出发来行动,那么就像是囚徒困境理论所说,他们都成了输家。



当然,除了欧佩克以外,美国的页岩油也是一个威胁,对于美国主要页岩油生产商来说,现在40美元的油价相当于原来的70美元。 虽然这些言论未免夸张,但还是让人看到,成本急剧下降和效率快速提升已把美国页岩油变成了一只重要力量,让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巨头寝食难安。 油价的暴跌似乎是给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敲响了丧钟,但同时也加速了水力压裂成本下降以及开发中技术的改善。美国页岩油生产商EOG Resources Inc 上周五称,如果油价达到每桶40美元,该公司备有3,200处优质井位,将可产生30%或者更高的回报率。



所以,欧佩克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威胁下,内部明争暗斗,外有页岩油生产上韧性十足,过去赖以生存的减产和限产手段,现在都显得那样苍白。也许,高盛分析的最正确,大家只有拼命增产,才是保住性命的最佳手段,出卖朋友不是问题。 高盛公司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作为当年制造金融衍生工具的梦工厂,与美林,花旗等大型机构设计了债务市场上最大的杀伤性核武器CDO,将次级贷款与其他优良债务打包在一起作为证券发售和交易,高盛仅仅设计和打包的佣金就挣了10亿美元,美林13亿,花旗15亿。在大唱次贷CDO的好处同时,高盛却暗地里背着兄弟们偷偷卖空这些产品,所以在次按风暴中,其他公司都有大幅度亏损时,高盛却借机赚了一笔,多少有点出卖兄弟的“投名状”味道。



海外投资者青睐加拿大债券

今年二月份,国外投资者净买入160亿加元的加拿大证券,大多数资金都买入加拿大债券。其中非加拿大居民,买入127亿加元的加拿大债券,其中大部分是联邦政府债券。国外投资者买入加拿大股票资金量仅仅为33亿加元。



随着加元汇率今年以来的回暖,许多资金流入加拿大,从上述统计可以看出,大部分流入资金选择的不是加拿大股票,而是比较安全的加拿大国债,换言之,国外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加拿大,看好的是加元汇率的反弹,而不是加拿大经济的增长。


当然,这种情况对于加拿大联邦政府是个好消息,在政府将要进行大规模赤字经营的时刻,债务缺口扩大,急需资金支持,如果加元汇率保持上升态势,资金持续流入国债,可以给加拿大政府提供更多的腾挪空间,减缓债务的资金压力。反之,如果加元汇率下挫,流入资金将面临亏损,因为加国十年期债券收益率仅仅为1.27%,加元汇率的波动轻易超过5%,所以这些资金的流动性非常强。


当前,加拿大经济需要看到加元贬值来刺激出口,加拿大债务方面希望看到加元升值,可以吸引大量国外投资者购买国债,加元汇率到底该升还是降,关系到政府债务和经济增长两个方面,升值太快,或者贬值太快,对于加拿大都不是件理想的事情。



今日市场一瞥

产油国冻产会议无果而终,对北美股市影响不大,美国股市周一上涨,道指攀升至九个月高位。道琼工业指数 收高106.70点,或0.6%,至18,004.16点;标准普尔500指数 收涨13.61点,或0.65%,至2,094.34点;Nasdaq指数 收升21.80点,或0.44%,至4,960.02点。



网站: easyca.ca 
联系: [email protected]
广告 | 微信代管 | 活动策划
点击“阅读原文”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