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错就要认,挨打要站稳!中国泳协表示不护短,但要上诉!中国游泳健将陈欣怡身陷“兴奋剂门”,这次究竟如何收场?

2016年08月12日 Australia News



澳媒惊爆:

中国游泳运动员陈欣怡药检呈阳性!

今天早晨,巴西媒体《圣保罗州报》与澳洲多家媒体同时爆出,在女子100米蝶泳获得第4的中国选手陈欣怡血检呈阳性。这次检查是在陈欣怡抵达里约前完成的,目前,国际泳联尚未作出评断。


(图为陈欣怡)


根据《圣保罗州报》的报道,他们接到“机密消息”,确认“中国运动员陈欣怡血检呈阳性”。而陈欣怡事件也是里约奥运会第一例血检呈阳性的事件


《圣保罗州报》拥有自己的通讯社,属于私人经营的报纸,向全国发稿,在巴西有较大影响,在拉丁美洲地区也有一定影响力。它是巴西最大的葡萄牙文对开日报。可以算是“拉丁美洲的《纽约时报》”。


随后,澳媒的报道也将陈欣怡兴奋剂事件推上了风口浪尖。


(悉尼晨锋报)


(SBS)



(其他媒体)


澳媒在报道中用了“震撼”这个词评价此次事件,霍顿抨击孙杨“药物欺诈”事件则被再度提及

(小编OS:这事儿从客观逻辑上和孙杨有啥关系…澳媒啊?


但毫无疑问的是,陈欣怡这个才18岁的女孩,正在面临“兴奋剂门”的考验

陈欣怡是谁
陈欣怡,女,1998年出生于上海浦东新区人。今年18岁。



  • 2014年9月23日,陈欣怡获得仁川亚运会女子100米蝶泳比赛中冠军,并打破亚运会纪录。


  • 2015年10月20日,陈欣怡获得中国首届青年运动会游泳比赛女子100米蝶泳冠军。


  • 2016年4月4日,全国游泳冠军赛暨里约奥运会选拔赛上海队的陈欣怡夺得女子100米蝶泳冠军。


本届里约奥运会,陈欣怡参加了50米和100米蝶泳的比赛,并且在100米蝶泳中获得第4名。 按照比赛日程,陈欣怡还将于周六出战女子50米自由泳的比赛


截至发稿,还没有任何消息表明,陈欣怡将因“兴奋剂事件”被取消比赛资格,而她的成绩也没有被取消。事件发生后不久,中国泳协向媒体表态:不护短,要上诉。


中国泳协确认:

这件事,我们不护短!

午间时分,记者从中国游泳协会负责人处获悉,中国女子游泳运动员陈欣怡在8月7日里约奥组委实施的赛内兴奋剂检查中被查出A瓶氢氯噻嗪阳性。陈欣怡目前已向国际奥委会提交了B瓶检测和召开听证会的申请。 


氢氯噻嗪为何也叫兴奋剂

现如今,国际上对体育运动中的违禁药物沿用了兴奋剂的称谓


也就是说,通常所说的兴奋剂,不是单指那些起兴奋作用的药物,而实际是对体育运动中违禁药物的统称


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具利尿作用,增加尿量排出,从而缓解或消除水肿等症状。


运动员服用目的是通过快速排除体内水分,减轻体重;增加尿量,来尽快减少体液和排泄物中其他兴奋剂代谢产物以此来造成药检的假阴性结果;加速其他兴奋剂及其他代谢产物的排泄过程,从而缓解某些副作用。

中国游泳协会负责人表示,协会对此事件高度重视已要求陈欣怡积极配合调查,如实陈述事实,认真执行反兴奋剂规定,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该负责人同时强调,中国游泳协会坚决反对使用兴奋剂将主动配合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开展调查,并尊重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的最终决定


而无论陈欣怡是处于何种目的用药,是否服用了能够提高成绩的兴奋类药物,“禁药风波”都又一次走到了大家眼前

兴奋剂:

噩梦乌云笼罩多年

本届奥运会开始前,俄罗斯运动员的丑闻成为反兴奋剂的标志性事件所有俄罗斯田径代表队被禁止参加里约奥运会


其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服用违禁药物在体育范畴内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看的是谁的能量大和运气好,能量大的运动员可摆平诸多不平之事,而运气好的运动员往往能化险为夷。当真是“查出来的那叫兴奋剂,查不出来的那叫高科技”

1

昔日荣耀,竟全靠兴奋剂



1993年8月,马家军获得了德国斯图加特田径世锦赛10000米和1500米金牌,3000米金、银、铜牌。这一年的田径赛场,他们刷新66次纪录,马家军的辉煌震动世界



美联社称:“这在田径史上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功迹!”法新社称:“作为新一代王朝的出现,使整个世界感到震惊!”


骄傲的心情持续了几年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一月前,马家军获得奥运会参赛权的7名队员中,有6人在飞行检查中被证实使用了兴奋剂或者有使用兴奋剂嫌疑最后关头被取消奥运资格,马家军就此跌下神坛



而最近,一部纪实文学更是将所有荣耀一笔抹去。作者赵瑜的《马家军调查》中删除的一个章节《药物重创马家军》被曝光,其中措辞触目惊心:

“马俊仁只是初中生,但他吃药比别人吃得好多了,他用药的诀窍在掐时间:当年的兴奋剂和现在的兴奋剂不是一回事,提前多少天吃,药力正好在运动场上发挥作用,打完比赛去尿检又不超标,这差半小时都不行”。

2


服用兴奋剂,女运动员不孕长喉结



兴奋剂的危害有多大?近几年,退役运动员的伤痛常常成为“体育新闻”的主角。服用兴奋剂的姑娘们,几年前还“娇滴滴”,说起话来娇声娇气,但现在声音已经完全变得“男性化”。在田径队的那几年,姑娘们经常都会被教练或者队医打一些针剂及喝一些莫名的饮料。长了一点不明显的喉结,也根本不算事儿了。


《马家军调查》这本书中,据王军霞等九名老队员回忆:

“往后长大点儿了,知道这些药挺害人的,尤其对女孩子危害更大,好些队员说话声音越来越粗,大多数队员还得了肝病,有时疼的不能训练,睡不着觉,就产生了抵触情绪,只要马导不监督,一部分队员就把口服的药偷偷扔掉,不吃,但马导打针还是躲不过去。”


(图为王军霞与马俊仁)


1994年底马家军的集体“兵变”由王军霞发起,并在此后转投毛德镇继续训练。大多队员在离开马俊仁后因停止服药而成绩下滑严重,只有王军霞凭借出色的天赋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获得五千米金牌和一万米亚军,成为中国首位获奥运会长跑金牌的运动员,得名“东方神鹿”。但查看比赛成绩,王军霞在奥运会夺银的一万米成绩,比她1993年前后的成绩差了一分多钟


其实,兴奋剂的乌云笼罩的远不止中国。2011年,法国网球传奇巨星雅尼克-诺阿就发表惊人言论:西班牙在足球场上、篮球场上以及环法都进步太快,就是因为使用了“魔法药水”,要让竞技体育更上一层楼,唯一方式是允许所有人使用兴奋剂。

小编
结语:

屡禁不止的兴奋剂

正在绑架体育精神


今天早晨,来自肯尼亚的短跑教练John Anzrah假冒队员前去尿检,最终被赶出赛场。

(图为教练John Anzrah)


肯尼亚这个东非国家被认为“盛产”世界上最棒的中长距离跑步运动员,但自2012年以来,已有40多名运动员深陷“兴奋剂丑闻”。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经说过,禁药不可能从体育中彻底消失,因为欺骗是人类的某种本性。


但,不能因为人类有欺骗的本性,就遗忘了人类也有诚实守信的本性。正如不能因为谎言的泛滥,而闭嘴不说真话。


兴奋剂检查,不是简单的揭露欺骗,它也释放着一种信号,公平竞争是体育追求的理想和存在的根本。


我们可以理解“金牌崇拜”,但我们更要尊重最原始的体育精神。



对于陈欣怡事件,没有结果出来前,我们不说话。


本届奥运会上,吴敏霞、马龙、丁宁、傅园慧、李晓霞、杜丽、张继科、林丹等中国健儿都清清白白为国家争得了荣誉。而不管是否拿到奖牌,所有秉承着奥运精神奋勇拼搏的奥运健儿都值得我们尊敬!


最后,祝愿中国队在本届里约奥运会上带来更加精彩的表现!



推荐
阅读



声明
本文由Australia News原创或整理,谢绝转载!



Australia News

微信ID | au_news


欢  迎  订  阅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