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电讯报》进谏梅姨:没有中国,我们活不了,请好好与他们共处!

2016年08月15日 UKEC海外区



欣克利角核电项目是习总书记2015年访问英国促成的王牌项目,计划总投资180亿英镑,由中广核(CGN)出资33.5%,法国电力公司(EDF)出资66.5%。


然而然而最近,在签约前的最后一刻,所有人都懵逼了——“暂缓”、“重新审查”,特蕾莎·梅决绝的指令,把中英法三方准备签约的人,一瓢凉水从头浇到尾。



文章写道,究竟发生了什么?眼下,我们面临脱欧后的不确定性,需要大量投资来振兴经济,欣克利角核电项目就是一个呼之欲出的非常好的投资项目。我们似乎听到了英国的能源噼里啪啦迅疾而来。英国能源需求旺盛,旧的发电站需要退出历史舞台。如果完成这个核电项目,将解决英国7%的能源需求。


究竟是一股什么力量,让这个项目停顿了下来。

文章指出:是特蕾莎·梅。理由是环评和工业安全等问题,

怎么之前没这个问题呢?

英国媒体也曾报道,特蕾莎·梅对中国在英投资持有“普遍性的偏见”,在担任内政大臣的时候,更是一直反对放松对中国商人发放签证的规定。这与卡梅伦政府大力推动的中英关系“黄金时代”存在巨大的分歧。


现在一个欣克利角的核电项目,闹得英国政坛老手和老牌媒体整日忧心忡忡,担心友谊翻船。


先是英国财政部商务大臣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对首相特蕾莎•梅暂停中英法合作的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表示吃惊,并表示,如果特蕾莎•梅不能给出对中国政策突然改变的理由,他将于9月辞职。


英国老牌《金融时报》报道:前高盛明星、“金砖四国”提出者、现任英国财政部商务大臣吉姆·奥尼尔因英国对华政策有所改变而声称要辞职,并要求就欣克利角核电项目被推后给个说法。


最近,又是《每日电讯报》发文:英国必须学会与中国好好相处,冒犯他们,我们没有出路。


必须广告一下:《每日电讯报》创刊于1855年,是英国四家全国性“高级”日报中销量最大的一家,日发行量超过47万份,是保守党的喉舌(特蕾莎·梅就是保守党成员),读者主要为工商界人士和中产阶级。曾是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这样的报纸出面劝谏特蕾莎·梅,足见用心良苦。



文章开头诗意而悲情:香槟已冰镇好了,会场已准备好了,英国几十年来最大的核电项目——欣克利角核电站的一切都准备好了...

但文章也同时指出:除非我们想孤立中国,但我们不会,我们必须学会与他们好好相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商业、贸易、金融上取得最大的成功。全球化意味着我们的经济肯定会被发生在中国的事情深深地影响着。


文章还说,除了上个世纪以外,在过去的1000年里,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现在,他们回来了,他们如此庞大,你没有办法避开他们,不管你选择哪一条道路都没办法避开他们。没有他们,我们真的活不了,所以我们最好是聪明地与他们好好相处。任何怀疑、暗讽、冒犯都不是一条好出路。现在该是梅政府回心转意寻求合作的时候了,免得今后还得掉过头来求着中国。


英国有识之士和老牌媒体为什么对欣克利角核电项目如此焦灼?一针见血地讲,它考验着中英友谊之船要不要翻,“黄金时代”之门还要不要开的一个大问题,更关乎中英两国外交关系的未来。


梅姨上台后,中英关系的迹象本来还很令人期待的。派遣新任财政大臣哈蒙德访问中国。在中国,哈蒙德还信誓旦旦地特别提到欣克利角核电项目是中英法紧密合作的范例之一,更表示脱欧后的英国,是敞开大门欢迎中国进行经贸与投资,不料,话出没几天,梅姨突转风口,让英国主流媒体都感到震惊,意外。


接下来看来大家只能等9月4、5日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上,看梅姨会见习大大时是什么表态,这将又一次测试中英关系到底能好到哪一步,接下来的诸如HS2(High Speed 2)高铁项目,北方经济引擎计划等400亿英镑的协议,都还能不能顺利进行,值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也将为脱欧后的中英关系定下一个基本调调。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