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运动员培养方式大不同 中国体育该不该离开“举国体制”?

2016年08月17日 刘茜美国置业


里约奥运来了,人们满眼关注的,除了赛事,就是运动员。不过,人们在关注运动员的同时,也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体制更适合培养优秀的运动员呢?


不评论,看对比。



中国小体操运动员培训,他们只有4岁


先来看看中国的培养方式,也就是大家常常说的“举国体制”。


何谓举国体制,是指以国家利益作为最高目标,国家体育管理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调动相关资源和力量,国家负担经费来配置优秀的教练员和软硬件设施,集中选拨、培养、训练有天赋的优秀体育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在比赛中与他国竞争,争取优异比赛成绩、打破记录、夺取金牌的体育体制。


具体到运动员身上,他们面临的是什么呢?


在中国,能成为一名奥运会选手,是要经过层层选拔的。


这意味着,从县级到市级再到省级的体育部门,都配备教练员团队,他们负责挑选那些有条件、有潜质的青少年(年龄很小,有的甚至4~6岁就开始培训)。


这些孩子有的因为家庭原因、有的因为个人兴趣爱好,被送入当地体校、体育培训基地,或者通过各级竞赛、教练员选拔,被选入体育训练队伍中来。


以中国青年网报道的江西省为例。江西省每年在省级层面的青少年锦标赛有19个,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比赛有6个,同时还有四年一届的全省运动会。一般对运动员的选拔,都是通过这些比赛,挑选优秀“苗子”,然后让把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集中在省队进行训练。


这些被留在省级队伍进行训练的运动员,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训练、考评,再择优淘汰一批、留下一批。留下来的,将有更多机会参加国家层面的比赛和选拔。


所以,有中国评论说中国的“举国体制”无异于高考。



美国运动员


那么体育强国美国呢?


在美国,如果想成为一位奥运运动员。首先,根据自己的年龄,特长,训练和经历选择一项奥运会运动。大多数参赛运动员都是从小学就开始训练,其实一般也是加入公立学校的体育项目队。


当然,如果你已经年过30,并且之前没有什么参赛经验,那你可以考虑弓箭,射击或者冰壶等项目。如果选择的运动不是那么受欢迎,那获得参赛资格的几率就大大增加。比如说对于篮球或者网球运动员来说3万人中只有一个人能进入奥运会。而柔道的话,100人中就有1个人可以参加。


在选定运动之后,找一个训练的地方,可以是专业的训练场所(如上提到的学校体育队),或者是私人开设的教室。


但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运动生涯更近一步,想要参加奥运会的话,就要加入这项运动的国家协会,去teamusa.org上注册,然后那上面会告诉你具体怎么操作,有哪些比赛可以参加。


当然,参加奥运的运动员也是要通过层层选拔的。


一般从本地的比赛开始,然后慢慢迈向国家级别的比赛。这时候你就要把你的训练成果拿出来展示给世人。对于大多数运动来说,参加奥林匹克最好的机会就是先在各种比赛中获得名次,一级一级的爬高,引起大家的注意。


而且,要想获得参赛资格,就要保持一定的国家排名,或者进入国家队。做到这些你才有可能踏入会场。


也就是说,美国奥运运动员,有的是业余运动员申请参加,但也要保证国家排名。还有一部分就是国家队运动员参赛。当然,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层层选拔后确定的人选。


例如美国泳坛传奇菲尔普斯。他来自美国中西部著名的大十联盟(Big Ten)领头羊学校。这十所学校都是公立学校,每年从联邦和州政府获得大量的拨款(纳税人的钱),这些拨款很大一部分都是用来给特招的学生运动员发放奖学金。


这些学生运动员从小学到大学有一套完整的体育选拔体系,各个年级都有相应的校队和联赛,以中学-大学(NCAA)-职业运动员的轨迹层层选拔。


而这些学生运动员从小学习体育长大,光凭文化课的成绩当然进入不了大学,但是大学招收他们正是看中了他们的体育特长,所以对他们的文化课不那么重视。反而会发放数额可观的奖学金确保这些人保持学生身份的同时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进行训练,这些学生大多就读的也是类似“体育管理”的专业。


查看两国选手,都是通过层层选拔最后选出,那中国与美国对奥运参赛选手的培养本质区别在哪呢?


那就是,中国政府先通过选拔,由政府出资金培养优秀运动选手。而美国并没有国家或政府的运动员培养政策,也没有特别的措施鼓励某个项目,全部采取市场化运作,即由民间自己发觉哪个项目更有发展前途,然后资金、赞助费就会流向这个项目。一般是有兴趣爱好的人,可通过自己培训,或者加入学校校队等方式训练、参赛、再通过选拔,进入奥运会。


而且,美国体育对运动员投入的资金,主要来自商业赞助。


就拿篮球等在美国颇有人气的体育项目来说,赞助商趋之若鹜,不需要美国奥委会特别拨款。但是一些项目,比如帆船和马术,就需要奥委会投入一些资金,以保障他们的奥运成绩。


其实,美国奥委会每年会将大约5000万美元分发给其国内40多个体育协会,而美国奥委会的首席执行官布莱克曼特别推崇“绩效工资”的分配模式,他就像一个真正的风险资本投资者一样,根据各个体育协会的将奖牌变现能力来决定资金的发放。


这就是说,美国体育一般靠商业赞助获得收入,然后把收入分配,一些成绩不那么好的项目得到的拨款也相对较少。但为了体育成绩总体趋势不下降,就会在学校成立体育团队,由国家用纳税人的钱补贴他们(给特长生奖学金),让他们成为国家运动员,就是之前所说菲尔普斯的例子。


中国体育该不该离开“举国体制”?


这些天中国队的成绩“起起落落”,在经历了首日无金、夺金项目失利等诸多不利赛事后,媒体开始反复宣扬着一种金牌不重要、尽力就好的价值观。


在这届奥运上,当中国运动员与奖牌失之交臂时,听到最多的就是“没关系,你已经很棒了”。


在这场考评中国对待奥运是否“理智”的评判上,各大媒体的评论员都争先恐后地给出了评分:中国终于对奖牌不再一味在乎,参与、尽力而为才是体育精神,这次中国民众对待奖牌的“进步”心态似乎已成不争的事实。



但中国这种用“举国体制”培养运动员夺奖牌的做法,有毛病么?


认为“唯奖牌论”荒谬的人,纷纷抨击中国“举国体制”。当然,这一部分人的论点就是:竞技体育应该根源于大众体育,是为大众体育服务的比赛;中国投入竞技体育的资金太多,投入大众体育资金太少,在这样情况下,中国培养出的职业选手也没有比美国业余选手参赛拿到的奖牌多。


光明网的评论认为,中国的竞技体育在半个多世纪时间内,从基础差、底子薄到跃升至世界“第一集团”,在这期间,“举国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发展,“举国体制”赖以生存的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举国体制”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和竞技体育改革的需求。目前,全民健身已上升至国家战略。


《北京商报》文章称,过去,对于中国来说,奥运的意义远非是一场比赛。相比于一场竞技,我们寄望于奥运会承载民族精神的崛起。如今,打开奥运的正确方式,应该带着更加从容自信的大国心态。大国心态既是捍卫自身利益和尊严的坚定和果敢,也是微笑着拥抱世界的从容和自信。无论炽热的爱国心还是可爱的洪荒之力,凝重的为国争光的心态也混入了更多纯粹运动快乐的比赛心态,举国体制下前一种心态不容易消除,可能需要我们长时间的一段适应,就像我们逐渐适应大国地位一样。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肖仲华更是认为,中国通常有〝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么一说。实际上,〝集中力量办大事〞不仅不能证明计划的优越性,反而能证明市场力量的强大无比。美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还是军事、体育是自由而开放的,是完全市场化的。无论是最牛的NBA,还是奥运健将,都不是美国政府通过举国体制诞生的。他们的运动员中,真正的职业选手都是冲着职业比赛来的,因为职业比赛是市场行为,有超高的门票收入可分享。而参加奥运会一类非职业比赛的运动员,多数是业余选手,他们不是冲着比赛收益,而是出于个人兴趣和爱好,或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特长。所以,美国的奥运会选手中,多数是真正的在校大学生、在职工程师、医生、教师等各行各业的业余选手。


资深体育迷的中国社会学家郑也夫觉得,观众愿意看激烈的比赛,运动员重视金牌对观众是好事。只有一种社会角色过分重视金牌不是好事,就是政府过分重视,意味着可能过度投入资金。“北京奥运会之后,是结束举国体制的最好时机。”这句话郑也夫说了很多次。“奥运的英文名就是游戏,游戏象征不了国力,”郑也夫说,“下大雨时的下水道跟国力关系更大。”


中国运动员傅园慧卡通形象


可是,中国“举国体制”真的是对奥运的“误读”吗?


中国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这样评价,奥运就是中国体育界的应试教育的高考! 其他的国家是素质教育的成就?


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对比美国、德国,这些同样为体育大国的国家,他们的做法也许只是和中国有点不同的“举国体制”。


反对中国“举国体制”的人说,中国花钱培养职业运动员,美国却是业余运动员自己参赛。


但其实,美国政府每年的经费下发都直接和金牌数量挂钩,实施绩效考核!美国奥委会每年会将大约5000万美元分发给其国内40多个体育协会,而美国奥委会的首席执行官布莱克曼特别推崇“绩效工资”的分配模式,他就像一个真正的风险资本投资者一样,根据各个体育协会的将奖牌变现能力来决定资金的发放。


德国则是,由联邦国防军和联邦警察出资招募并培养运动员。本届里约奥运会由424名正式运动员组成的德国代表队中,就有近200人是由德国军方和警方培养的。


就算不与其他国家比较,假设中国废除“举国体制”,奥运就公平、平等、符合体育精神了吗?


上海澎湃新闻评论员文章说,运动参与背后的阶层不平等在中国也有。但大家似乎从来很少把举国体制帮助底层人士实现阶层流动这样的事实放到台面上说,似乎个人经济层面的福祉相较于为国争光这样的伟业不值一提。但要说中国奥运对世界奥运的真正贡献,或所谓奥运的中国道路,关键并不在于砸重金培养运动员,更不在于拿金牌,而在于它可以有效地形成一种观念,即给底层人士一条阶层上升的通道,或至少提供这样的一种可能性。


上海观察者网评论员华云认为,奥运会本身就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实际上,中国在体育上的投入远没有高到骇人听闻的地步。世界上各个体育大国,如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在体育事业上的投入所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更高!换句话说,相对地来讲,中国花的钱并不多,而效率并不低。对于中国的举国体制来说,更要紧的是,它为许多贫穷甚至普通人家的孩子提供了一条体育的上升通道,提供了相对平等的机会。


中国著名足球评论家、研究员金汕认为,未来中国体育还离不开举国体制,离开就惨不忍睹,但永远完全依赖它,也不是一个符合体育运动规律的战略。


一起来看下中国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了解中国体育改革战略的大致方向。


今年的5月发布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将“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增强体育发展活力”、“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推动群众体育发展”、“落实奥运争光计划,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以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动冬季运动发展”、“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体育消费”作为“十三五”期间体育发展重点内容,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取得新突破。


新华网的评论称,中国体育亟待厘清政府、市场、社会的角色定位,根除政社不分、管办一体的顽疾。在顶层设计上针对不同领域合理设定“管”和“办”的界限和权责,将是体育界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


正如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所言,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政府监管有力、市场配置资源合理、社会体育组织蓬勃发展的现代体育制度和高效科学的体育管理运行机制”。


今年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方案》明确要求中国足协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适时撤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从而实现足协对足球的专业化、社会化管理,这一体制改革为整个体育系统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经验。


对于“中国该不该离开举国体制”这个问题,其实不能简单地回答该或者不该,对中国来说,体育改革要适合本国国情,必须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分别制定改革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尽可能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开放资源、激活市场,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协调并进,使民众共享体育改革和发展的红利。


刘茜美国置业(美国澳森德特集团)联系方式

美国总部:刘茜

美国电话:949-877-9000 (美国当地直拨)

中国直拨:950-4046-5481(免费回拨美国)

个人微信号:lucy38qlScott

个人邮箱:[email protected]

刘茜英文网站:www.lucyliuscott.remaxagent.com

如果您对美国房产或生活资讯感兴趣,欢迎关注和推荐刘茜美国置业

1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选择【分享到朋友圈】可分享给朋友们;

2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账户】可关注我们;

3回到通讯录,点击右上角,查找公众号刘茜美国置业lucyusahome关注我们;

4扫描下方二维码

******************

刘茜,美国澳森德特国际集团(刘茜美国置业)总裁CEO,全美大型商业房地产公司副总裁;美籍华人,美国商科双学士,加州Broker执照房地产经纪师,从事美国房地产经营和开发15年,以其对房产市场的精准分析和把握,超卓的文化品味,一流的业界口碑和商誉,成为美国加州著名的商业地产和豪华住宅房产投资专家,屡获多项国际大奖,也曾被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 2频道经济新闻联播以及中国40多个省市电视台以及美国本地的洛杉矶时报世界日报国际日报中国日报”“台湾日报等美洲报纸采访报道。

刘茜不仅是美国房地产专家,还曾是辽宁省公关小姐冠军,中国畅销书作家。其自传体长篇书籍《筑梦洛杉矶》全国发行,再版多次,被中国40多家电视台和主流报纸采访,连载和报道。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出类拔萃的专业素养,为商业客户提供精准的建议带来源源不断的丰厚商机和投资利得,成为实至名归的美国房地产买卖和投资权威。

从大型商业酒店办公楼 商业城到土地 以及豪华房地产买卖,中小型开发,加建改建,综合出租及物业管理……..“刘茜美国置业精英团队,帮您实现安居乐业的美国梦!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