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 | 他是剃头界的一代宗师,神六、神七上天前,宇航员都先找他···

2016年08月20日 侨居AU




虽然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


京城板寸王


《宰相刘罗锅》里有场戏:

剃头匠的小学徒,

正拿冬瓜练手艺。




刘罗锅带一纨绔子弟过去剃辫子,

点名让那个小徒弟来。




小徒弟战战兢兢把人头当冬瓜,

聚精会神准备下剃刀。




“阿毛,来一下。”

师娘一声喊叫,

小徒弟条件反射,

把剃刀往纨绔子弟头上一插

……




我问老八:

“你们初学时候,

也拿冬瓜练手吗?”




老八爽朗大笑道:

我们那可比冬瓜困难多了。”





老八,本名刘清池。

地地道道的老北京。

在地安门给人剃了30年板寸头,

人称“京城板寸王”。




他手里捏俩核桃,

腆着肚子,

在店里来来回回走着,

时不时出声,

指点正在剃头的徒弟们:




“这个轻度不够,

顶平边直。”




“这个位置准,

端平喽。”




“哎,你频率不对啊,大飞。”




光听声儿就能辨别好坏,

他的技艺已经炉火纯青。

徒弟们看得明明白白,

却怎么也学不来。




别的发型可能学三个月就出师,

但板寸最考验功底,

少推一个包,多推一个坑,

没法藏拙,

三年也不一定上手。



“这是腕子活,讲究稳准快。”刘清池说,当年他为了能把推子端稳,三伏天在手臂吊块砖头,手握推子,不能滑、不能抖,一站就是半天。




如此好多年,

才练就了,

现在毫厘之间的真功夫。



技术日臻娴熟的同时,

刘清池还格外用心,

针对不同的人,

设计出不同的寸头。




方寸适合五官端正、浓眉大眼。

青寸看起来朝气蓬勃,年轻人喜欢。

圆寸柔和,与文质彬彬的上班族特配。







来找刘清池剃头的人,

上至高官,

下至贩夫走卒,

还不乏演艺界知名导演、大腕。




陈凯歌曾经顶着,

“京城板寸王”的手艺,

上戛纳电影节征战。




陈宝国演《红岩》,

专门花2000元,

坐飞机到北京找刘清池剃头。




姜文、夏雨、林永健……

一个个顶着或方或圆板寸头的照片,

也都挂在刘清池的店里当招牌。




那一面照片墙上,还有杨利伟、聂海胜、费俊龙、翟志刚、刘伯明……


几乎所有上过太空的中国男宇航员,都被刘清池剃过板寸。



神六和神七上天前,

他还被专车接到航天城,

给聂海胜他们剃了到太空的发型。




除了这些名人,

刘清池每个月还定时上门,

给孤寡老人、残疾退伍军人、

行动不必便的病人免费理发,

多年来从未间断。



大街上做清洁的老人,

捡垃圾的乞丐,

只要看见了,

刘清池都会邀请他们,

到金板寸免费理发。



每天早上开店前,

他还要领着几位徒弟,

挑着剃头用的家伙什儿,

在老北京胡同里转几圈。



边走边刺啦唤头,

发出清脆的声音。



老街坊闻声就从门里出来,

搬个板凳坐在门前,

让刘清池的徒弟们,

给自己剃个头。




徒弟们练了手艺,

又帮了人,

是两全齐美的好事。



30年来,

金板寸的义务理发,

至少有6000多次。




但不管给谁剃头,

都必须全程站着。

这是老辈留下的规矩,

要严格遵守。



每年二月二龙抬头,

金板寸门前一排排小孩,

刘清池和他的徒弟们,

每个人一天下来要剃八十多个头,

但,也必须站着。




“规矩,必须守住了。”

说这话的刘清池,

宛如剃头界的一代宗师。





握梳悬、下梳稳。

握推空、下推准。



剃板寸的这四句箴言,刘清池本想传给儿子,可儿子不愿意学。


收的徒弟们,也很少有顶下来三年的。




“当年做这行业,目的是混口饭吃,传承这事儿轮不到我。”刘清池说,如今京城的剃头匠越来越少,他忽然觉得自己肩上担子重了。




30年来,

他用坏了几千把推子。

他还能再干30年,

再用坏几千把。

他不想,

做最后的剃头匠。



(图片来自《尚技》《中国梦》视频截图,

和北京电视台,中国文明网,

版权均归原作者。)

推广 




侨居澳洲公共号平台
澳洲热门新闻 | 政府政策更新 | 社区消息 | 分享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广告、商业合作请微信


zhenyan1999

George zhang

angella zhang


意见反馈请微信ssi2014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号:immisy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