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BANG出道十周年,一首一首地告诉你他们的歌为什么这么火

2016年08月20日 腾讯娱乐


腾讯娱乐专稿(文/爱地人 策划/Blue)


今天是BIGBANG出道十周年演唱会首尔开唱的日子。从早期的模仿美国Hip-Hop,到去年《M》、《A》、《D》、《E》四张单曲唱片,将独树一帜的音乐推上一个新的高度,BIGBANG用了十年的时间,终于让自己站到了韩流音乐之巅,更被“格莱美”网站进行了首页推荐,由此真正成为世界型的组合。



2012年BIGBANG曾被格莱美官网首页推荐


BIGBANG的背后,自然缺不了YG公司的力挺,以及Kush、Teddy等音乐人的携助,而BIGBANG一路成长的同时,始终不离左右的,还有他们背后K-Pop产业的同步流变,并从借鉴终于进化到了质变。


十年间,BIGBANG留下了太多金曲,千头万绪,听不过来,越听越乱。最正确的方式,还是以时间为轴,将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挑出来,从BIGBANG历年的成长中,听到他们和K-Pop的改变与上升。无论你是不是BIGBANG的歌迷,是则点赞;不是,也请听完了,再留言。


《Dirty Cash》(2006年):

出道之年 模仿欧美主流黑人音乐



《Dirty Cash》MV


2006年是BIGBANG的出道年,在这一年里,他们也发行了三张单曲碟和一张正规碟,其中像《We Belong Together》、《V.I.P》、《La La La》、《Dirty Cash》和《This Love》(GD)等等作品,都是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BIGBANG这一时期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很黑人。无论是搓碟的运用,还是Hip-Hop节奏的把握,很明显就是模仿欧美主流音乐的结果,这其中更是汲取了大量美国黑人音乐的元素。《V.I.P》整个的编曲到演唱,说这是一首美国本土的亚裔玩的Hip-Hop歌曲,丝毫不会让人觉得有违和感。这首歌里的BIGBANG,甚至还没消化一些Hip-Hop音乐的美国特色,所以也没来得及将韩语发音的那些元音,和这种来自西方的音乐进行融合。


而像GD在首张专辑里演唱的《This Love》,更是原封不动地用了Maroon 5的编曲,也说明当时的BIGBANG,就是处于一个模仿的阶段,其实当时的韩国流行音乐工业,同样也是处于这么一个阶段。


《谎言》(2007):

成名曲 融合电音元素的嘻哈雏形



成名曲《谎言》时期的BIGBANG


《谎言》可以说是BIGBANG音乐理念转变分水岭的作品。虽然当时的GD,对传统的黑人音乐还有些恋恋不舍,不过在Teddy等制作人的影响下,也开始逐渐在Hip-Hop作品里,融入一些合成器的元素,所以听起来就更接近电音。事实上,这种Hip-Hop加EDM的方式,也是后来美国流行音乐变化的一个方向,虽然韩国和美国变化的方式不同,出发点也不同,但殊途却同了归。


这首歌曲在House的节拍下,有着让人中毒很深的旋律,几乎无须区分传统的主歌副歌,不管从作品的哪一句切入,都能起到洗脑的效果。而在2007年掀起热潮的同时,这首歌曲在韩国也是经久不衰,后来因为IU的翻唱还再红了一遍。


《最后的问候》(2007):

告别美式路子 西方音乐技术+东方思维



《最后的问候》宣传封面


《最后的问候》是BIGBANG早期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也可以说是奠定他们在韩国乐坛地位,并以此向海外发展基础的一首歌曲,用踏平2008年韩国乐坛,来形容这首歌在当时的成绩,也不算过分。


从《最后的问候》开始,BIGBANG其实也开始逐渐告别了早期模仿美式Hip-Hop的路子,整首歌曲与其说是一首Hip-Hop歌曲,不如说是一首加入说唱的Trance舞曲。而这个时候的韩国流行音乐工业,恰恰也同样处于一个转型期,即从之前纯美式的R&B和Hip-Hop路线,在制作手法上转往EDM的方向。


《最后的问候》在当时的韩国乐坛,也是一首比较重、而且比较国际范儿的EDM,强烈的电音加上暖男的歌词,其实也是用西方的音乐技术加东方的思维方式,打造出的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


太阳solo《祈祷》(2008):

与当时美国几乎同步的流行乐



太阳的首张迷你专辑


开个小差,聊聊2008年发行首张Solo(迷你)专辑的太阳。


在《Hot》这张迷你专辑里,太阳可以说是紧跟当时的美国潮流,没有作为组合成员为组合做出的必要平衡,在这张专辑里,太阳也在GD、Kush和Teddy等人的打造下,呈现出一个更个性的自己。


《Hot》几乎包括了当时美国黑人音乐的几个大类,比如Hip-Hop,比如Urban,当然还有韩国的Ballad。这其中,像《祈祷》这首作品,在当时也可以说是与美国同步的流行乐,尤其是Auto-Tune的运用,更是极具潮流范儿。另一首主打歌《只看着我》,不仅用到了大量的电音元素,而且发挥出了太阳在高音区的优势,这种特色化的声线,也使得未来的BIGBANG,又多了一种更具特色的辨识度。


《My Heaven》(2009):

进军日本市场 狂放与哀伤结合之作



《Heaven》单曲封面


因为《傻瓜》涉嫌“抄袭”日本DJ Daishi Dance的《Piano》之后,YG公司在BIGBANG的第三张迷你专辑里,干脆直接就请来了Daishi Dance,《My Heaven》这首这次合作的成果。


《My Heaven》也是典型的Daishi Dance作品,在狂放的House节奏下,有着一种内秀的优美,尤其是旋律部分,甚至还有一点点的哀伤。而在制作上,由于和2007年的《谎言》和《最后的问候》一样,都融入了电音的编曲,所以对BIGBANG的音乐历程来讲,也起到了一个延续性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Daishi Dance的合作,也让这一年的BIGBANG成功进军日本市场,尤其是《My Heaven》这首歌曲,日文版在当时甚至比韩文版更红。


GD & T.O.P《High High》(2010):

扭曲电音与洗脑律动 成就厂牌风格



GD和T.O.P小分队


2010年对于作为组合来讲的BIGBANG,没什么大事。但T.O.P和GD组合的小分队,却推出一张相当出色的正规专辑。并且在其中还邀请到了DJ Diplo助阵。


在这张专辑里有一首名叫《High High》的单曲,编曲和制作也是BIGBANG的御用音乐人Teddy,这首歌里用到的那种扭曲的电音效果,以及律动感极强的洗脑旋律,后来不仅成为了BIGBANG许多作品的特点,甚至还成为YG厂牌的一种风格。


《Tonight》(2011):

有中毒旋律的电子舞曲 打入美国“公告牌”



《Tonight》单曲封面


2011年回归的BIGBANG,依然保持着自己和世界的同步,将EDM的元素继续发扬光大,比如这一年第四张迷你专辑的同名主打曲《Tonight》,就是很好的例子。


作品由制作人PK制作,PK也是YG公司的一个重要制作人,曾经担任过太阳的《Body》、《Let Go》、Winner的《Empty》、姜胜允的《偷心贼》、2NE1的《Come Back Home》、Epik High的《It's Cold》和BIGBANG的《Monster》、《Stupid Liar》等单曲的制作。《Tonight》同样运用了House的编曲手法,和后期的BIGBANG作品相比,这个阶段的BIGBANG虽然同样是EDM和Hip-Hop相融合,但整体上是EDM的成分远多于Hip-Hop,Rap更多只是起到加花的作用。


当然,中毒性的旋律依然还是《Tonight》的成功之道,GD也通过一首一首的神曲,确立了他在BIGBANG中的创作主导地位。而凭借《Tonight》,这一年的BIGBANG也踏上了世界的舞台,虽然没有进入“公告牌”的主榜,但因为打入“公告牌”,BIGBANG也算就此为世界所知。


GD单曲《Crayon》(2012):

创造力爆棚 助力Hiphop坐实韩流主导地位



《Crayon》MV


同样还是Teddy的制作,以及Teddy和GD的创作,《Crayon》上用的电子音效,也是这一年美国主流制作圈,普遍会用到的一些音色。


而从这个阶段开始,GD除了依然保持旺盛的创作力之外,他的创作也不再像早年那样,有很多模仿欧美流行乐的痕迹,《Crayon》里的旋律,很多时候是和韩语发音相当匹配的,平板的发音和语速,也使得作品不再只是美式Hip-Hop的翻版。两个层次分明的曲段,也说明GD和Teddy,已经在一个EDM的框架中,有了相对更自由的创造力。


这种制作上的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韩国EDM和Hip-Hop的繁荣,毕竟这两种曲风,既是这几年国际最潮流的曲风,也是最讲究技术含量,需要制作上有先进思维的曲风。也就在这一年,韩国乐坛迎来了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即“鸟叔”的《江南Style》成功席卷全球,宣告了K-Pop达到一个新的国际高度。与此同时,这一年随着《Show Me the Money》这个说唱选秀节目的开播,也让Hip-Hop坐实了在K-Pop的主导地位。这其中,“鸟叔”、BIGBANG,以及他们背后的YG公司,可以说功不可没。


《Blue》(2012):

最感性的作品 突破模式化的新鲜结合



《Blue》MV


可以这么说,《Blue》就像是后来《Loser》的一个序曲版。在一首充满着动感节奏的EDM作品里,《Blue》说的却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当开放的节奏遇到忧伤的旋律,在《Blue》里却是结合的天衣无缝。


包括BIGBANG自己在内,之前的音乐难免在打造上,有着一种模板化的塑造,比如Urban、比如Hip-Hop、比如EDM、比如Ballad,但像把Ballad和EDM结合的如此成功,在当时都算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


《Blue》这首作品里,同时还充分体现出成员在声音磁性上的特点,称得上BIGBANG历史上最为感性的经典之一。


GD《Niliria》(2013):

展现权志龙音乐野心 制作与美国顶尖说唱齐平



GD与Missy Elliott合作表演


2012年之后,GD的个人音乐生涯,也达到一个巅峰状态,不仅连续推出了《One Of A Kind》和《Coup d'Etat》等专辑,而且在电子、民谣、Hip-Hop、Urban等等方面,也是全面开花,尽情满足了自己对音乐的野心。


由Teddy制作的《Niliria》也是一首让GD回到Hip-Hop初心的作品,这首作品在制作上,已经完全和当时的美国顶尖说唱制作水准齐平。这首歌曲除了GD的版本之外,还邀请了美国嘻哈教母Missy Elliott一起合作,完全没有任何的违和感。


除了结构上完全的美式(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借鉴,而是制作思维上的同步),作品在编曲上也融入了东方的戏曲元素,相比早年的纯模仿,这时候的K-Pop工业,已经出现了站在全球行业顶端的音乐人和作品。


《Loser》(2015):

洗脑副歌前置 将Hiphop“优美化”



《Loser》MV造型


单曲《Loser》的推出,不仅宣布BIGBANG这个组合的回归,也代表他们的音乐已经上到一个新的台阶。从工业的角度来讲,甚至代表K-Pop的一种进阶,而BIGBANG也因为这次回归,成为K-Pop在这个时期的形象担当。


旋律洗脑,一直是韩国流行音乐的一个创作标准,而《Loser》除了有绝对洗脑的旋律之外,在制作上更是将洗脑的副歌旋律前置,胜利和T.O.P的演唱,开门见山就完成了洗脑的作用。


另一方面,《Loser》这首歌曲也体现出K-Pop在Hip-Hop音乐的理解上,已经过了模仿和借鉴美国的阶段。除了使用中板的节奏之外,《Loser》还将旋律与说唱进行了很好地结合,GD的Rap,太阳高音区的吟唱,以及胜利和T.O.P的和声,也让一首说唱歌曲变得极具层次感,如果说优美从来不是评价一首Hip-Hop的标准的话,那么《Loser》无疑做到了。


《Bang Bang Bang》(2015):

洗脑旋律和编曲精度做到最足 自带夜店感



《Bang Bang Bang》宣传海报


《Bang Bang Bang》也是现在这个阶段,BIGBANG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歌曲。从制作的角度,这首歌曲符合当今国际的主流,即虽然是一首Hip-Hop的作品,但同样结合了EDM的元素,但和美国的那种做法不同,《Bang Bang Bang》在制作上也要更偏向于EDM,突出的是那种Party的感觉。


虽然韩国也有大量的地下说唱歌手,但韩国目前最主流的Hip-Hop,其实还是这种Party式的Rap作品,基本主题也是那种励志梦想,或去夜店共襄盛举之类的内容。而在编曲上,则运用EDM的节奏和音色,去推动这种潮流感,就像《Bang Bang Bang》这首作品,其实你可以从很多音色的运用上,听到类似《江南Style》的手法。既有种快马加鞭的速度感,也有一种自带夜店灯光的闪耀感。


而BIGBANG则在这个程序基础上,将洗脑的旋律和编曲的精度,做到最足,并且有着十足的舞台感,也难怪这几年国内的选秀节目,都有很多歌手喜欢翻唱这首歌曲,因为不仅方便歌迷在现场一起合唱,而且这节奏一起,简直就是起到附送一句“让我们看到你们的双手”的功能。


顺便说一句的是,《Bang Bang Bang》这首歌曲里,也融合了当今世界乐坛很多潮流的元素,只不过已经以一种非常碎片化的方式,融合到作品里。这也是K-Pop又能独树一帜、又能走向国际的主要原因。



BIGBANG十周年演唱会首尔场腾讯视频独家直播


8月20日晚18:15,请移步腾讯视频,BIGBANG十周年演唱会首尔场独家直播。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