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 不如有你:三月读书会总结

2017年03月28日 伦敦读书会





眼看着,满眼灰暗的冬天就败下阵来,因为春天的手里有更多色彩,准备赠与人间。她小心翼翼地在枝头,草尖儿点染了嫩绿,又把黄色郑重地交给了迎春和水仙,桃花,樱花,玉兰花争着抢着要来粉红色,于是彩霞片片挂上枝头,大红色的山茶花嵌在油绿的枝叶间,落落大方。气温一点点爬升,怕来不及,春天她手忙脚乱起来,竟然打翻了调色板,于是紫色,蓝色,白色各种颜色都来了!春风轻轻柔柔的,胸口涌动的情绪也都来了!

 

室外春和景明,室内气氛和煦如风,我们相约在三月的春天里,“促膝”分享好书。



新书友富金子,分享陈忠实的《白鹿原》

 

第一次分享,就拿出这么一部巨著,这位书友好勇气!长篇小说《白鹿原》是陈忠实的代表作,讲述了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的“白”姓和“鹿”姓两家人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将近一个世纪的恩怨纷争。两年腹稿,四年笔耕,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生生把黄土地的沟沟壑壑印上他的额头和脸颊,几番周折最终斩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由于早就报了名做这一期的庄主,我不失时机地准备功课。很惭愧,我本人是没有读过这本书的;几年前本想看一下此书改编的电影,却因为导演和主演两夫妻的花边新闻而对电影的兴趣也大打折扣。有一天正好遇到了金子本人,于是我抓住她,让她给我“口述”一下故事梗概,那天才开始了我对这部书的了解。好书经常会搬上大银幕,《白鹿原》更是巨著中的巨著,曾经被拍成电影,改编成话剧,舞剧,秦腔。这本书洋洋洒洒五十万字,金子当天的分享也滔滔不绝“刹不住车”。其实早在1993年此书初版时出现的“洛阳纸贵”的情形是就已可见此书火爆程度。亲历者白姐当年是通过内部关系拿到了一本,PPF则是托国内的朋友排队买到一本并花费了等同于朋友两个月工资的邮费漂洋过海拿到手。

 

陈忠实开篇就引用了巴尔扎克的名言“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部《白鹿原》可以说是一首陕中农村史诗。农民和乡村基层干部出身的陈忠实很多描写就相当接地气,“土”,也土到了泥土里。书中夹杂着很多不可替代的陕西方言,同时又设计了很多中国农民至今深信不疑的“魔幻”和“迷信”情节,从而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成就了这部魔幻现实主义的“中国农村变迁史”。



蔚蔚:娄志军中文译本《阿道夫.希特勒》


蔚蔚喜欢我给大家的分享预览里面“吊胃口”的文字。其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除了专业研究人员,或者对希特勒本人有特别兴趣的读者,很难在“画家”,“政治家”,“极端分子”和“情圣”诸多概念里选出唯一一个为他盖棺定论。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讲述了不广为人知的,从希特勒出生到加入德军二十几年间的他的家庭发展和变故,他本人经历的起起伏伏,和理想的几度动摇。其实在这里我们可以隐约地捕捉到一个“极端分子”的影子,也可以试着解释一个自带狂热基因却常常被生活打败而郁郁寡欢的青年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人人唾弃的纳粹头子的。

 

好书勿需撒千金,蔚蔚这本书是从妈妈书架上借来的,原价七毛五,折后五角。

 




PPF 分享 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 by Mitch Albom

《天堂遇见的五个人》

 

宿命

 

致敬原著的写法,我也这样做一个开场白。因为分享人认为,只字可以抵万言。

 

八十几岁的游乐场维修工艾迪曾经参加过越战,在战俘营里差点失去一条腿,后来侥幸保命。退伍后,他在这个游乐场里几乎渡过了一辈子,负责游乐场设施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在他生日那天,因为营救一个小女孩儿而去世。在天堂里他遇见了五个人,他们有的和他熟识,有的曾经和他有过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只是匆匆擦肩。这些人引领他重新以不同的视角回顾了他人生中五段经历,也让艾迪重新认识了他在人间的那段人生,让他认识到每个人或许都是一个巨大“蝴蝶效应”上面的一环,都是互相影响和互惠互利的。中国文化里有根深蒂固的的宿命论,有深值人心,脱胎于佛教的缘分的概念,所以像是“你是谁的谁?我是谁的谁?谁又是谁的谁?”这样的疑问可以轻松地用“宿命”和“缘分”来解答。宿命的概念却偏偏是西方文化里缺失的东西,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世界惊艳于这样一本书,于是畅销许久,感动无数读者。

 

“所有的结局都是开始,只是当时我们并不知晓”。



彩霞: A Long Way Home by by Saroo Brierley

 

这是一个人的自传,这是一个离奇的故事。

 

五岁的小Saroo出生在印度一个支离破碎的穷苦人家,生父在他和妹妹很小的时候抛弃他们母子出走,全家挣扎在温饱线上。有一天他出门跟着哥哥去讨生活,在火车站跟哥哥走散,慌乱中他随便地搭乘了一列火车,鬼使神差地横渡了印度大地,在加尔各答短暂停留后幸运地被一对澳大利亚夫妇收养并抚养成人。Saroo的养父母并没有把他与印度文化隔绝,反而,他们经常会带小Saroo去吃印度餐,参加印度社区的活动,在他房间里挂了一张印度地图,让他记住他是谁。25年后,诸多人和各种力量的帮助下Saroo终于踏上了漫漫寻家路。

 

Saroo的养父母放弃自己生育,不论肤色,性别年龄无条件地领养穷苦孩子,让他们也有机会受教育,过上相对好的生活。相对于“锦上添花”的做法,他们选择了“雪中送炭”,这样伟大的付出让人油然升起一股敬意!

 

“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一本书也都有不同的解读。不了解这本书情节和细节的我曾把这样一个离奇的故事联系到中国走失/拐卖儿童事件,于是一颗当妈的爱心泛滥,眼泪就要流出来。

 

彩霞姐和蔚蔚却决心让自己的孩子也读一读这本书,让他们知道这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孩子并没有过得衣食无忧,反而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切所拥有的并不是理所应当。

 

Saroo走失的当天,大哥Guddu为了寻找小弟弟不幸丧生,可怜的妈妈一天中失去了两个儿子,堪称人生悲剧。但是客观地讲,从那以后,单身妈妈只需要照顾一儿一女,生活渐渐变得好了起来。“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倚”,如白姐所说“幸与不幸就在转念之间”,所以这也是一个让人相对欣慰的结局。读书会上彩霞姐第一个分享,我却把对这本书的总结放在最后,希望这种设置使得全篇总结读起来没有那么沉重。

 


写在后面的话读好书如交好友,也需要缘分。我小的时候,有一个阿姨因为升职需要换办公室,她清理她书架的时候,送给了我一批书,开启了我的读书旅程,这个美好的开始被我惜为“善缘”;大学时候学校组织捐书,我在芸芸补习资料里发现一本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利用职务之便,我把那本书据为己有,其实羞于提起,因为那是一段“孽缘”。


读书会当天,书友唯嘉准备了《罗曼蒂克消亡史》,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分享,实在遗憾。这里强烈推荐程耳的小说《罗曼蒂克消亡史》和同名电影,盼望以后还有机会听到唯嘉对此书的分享,也希望大家主动地多与好书结缘。

 

以上的庄主总结,如有与原著不符之处,请分享者和读者指正。

 

祝春安。



题头照片与图书封面来自网络

其余照片摄影:Jessie

谢谢网络,谢谢Jessie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