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白澳政策下的华裔生活

2017年09月05日 澳洲新足迹中文网站


一百年前澳洲把自己定义为一个白人的国家。

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的白澳政策就是用来加强这个定位,并把移民来源限制在欧洲国家。

但是事实则并非如此。

白澳政策下,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和叙利亚人仍然把澳洲认作为自己的国家。

他们中很多人出生在澳洲,或在澳洲经营生意,购买产业,养育家庭。

尽管如此,那些被认为是“非白人”的澳洲人还是要受到其他公民无需忍受的控制以及文书要求。

现在有一个新的项目呼吁民众帮助梳理历史记录,更多地了解那代澳洲人的生活。



历史学家Kate Bagnall说她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帮助她对于华裔澳洲人传承的研究。

她说了解非欧裔背景的澳洲公民受到了白澳政策影响这件事非常重要。

“我们往往以为这只是不欢迎新移民的政策,但是实际上这个政策对于亚裔以及中东背景的澳洲人有实在的影响。”她说。

“如果你是华裔,哪怕你生在澳洲,出生就是英国臣民,因为《移民限制法》,你从海外返回澳洲,若不想接受听写测试,就必须申请能够入境的文书。”

很多经常旅行的人为了出入也不得不一再验证自己的身份。

回乡探亲是旅行的一个常见的原因,做生意也是。

很多华裔澳洲人经营跨国生意,需要去海外管理。

但是在旅行前,非白人的澳洲人需要得到特别的文书。如果没有这些文书,他们在返澳时就可能会被拒绝入境,哪怕他们是生于澳洲,或者已经归化澳洲。

拿到这些文书意味着要去海关办公室,有时候要带着介绍信或警察报告来证明他们是好公民。

海关拍下他们的照片,取指印作为他们的身份识别,并用书面描述他们的长相。

所有白澳时代产生的文书对于历史学家来说都是丰富的信息来源。现在的工作则是解密并分析这些文书。



项目组织者Tim Sherratt创立了一个网站来做这项工作,并呼吁全澳人来帮助。

“信息本身就在这些图片里,所以我们项目的目的是解读这些文件。”他说。

一旦解读了所有这些手写的文书后,研究者就能找到更多的模式和信息。

“拍下这些文书的照片,把它们转化为数据,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Sherratt说。

组织者邀请民众下周末去旧议会大厦(Old Parliament House)帮忙。

也有一个网站让人们可以在家帮忙。

在旧议会大厦会组织者会邀请一系列演讲者,所以业余历史学家以及数据爱好者们能够一窥白澳政策是如何影响几万普通澳洲人的生活的。

新闻来源:http://www.abc.net.au/news/2017-09-04/white-australia-policy-project-transcribes-history/8868680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