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恨他们(父母),恨他们把我送出去!女生高中出国留学5年患上抑郁症。

2018年02月13日 美国留学那点事


文/北美全知道

微信号:We_USA


“我恨他们(父母),恨他们把我送出去。”


这样的一句话,谁也想不到是从一个家庭美满的女孩口中说出来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热衷于把孩子送到国外


在父母眼里中国环境污染严重,食品安全岌岌可危,国内教育水平低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弊端无时无刻不在威胁自己孩子的生命,威胁一个家庭的发展,不少父母认为只有出国才是出路,才是救赎,这也让现在的留学生呈现了低龄化趋势,许多高中生、初中生在毕业之后就远走海外,可是当父母满心欢喜,认为这是“帮助”孩子,“为了孩子的未来”,甚至做着“移民梦”的时候,却没注意到孩子心中那一点一滴的变化


开朗少女与抑郁少女


根据都市快报报道,20岁的留学生小薇在海外已经留学五年


曾经她的父母想象过自己的女儿学成之后意气风发的样子


但摆在他们面前的残酷现实却是女儿已经陷入了抑郁症当中


两眼无神,目光涣散,气色很差


完全不像是一个20岁年轻人应该有的样子


但这就是小薇当时的写照


再与心理医生谈话中,小薇不止一次地提及自己对父母的恨,恨他们把自己送到国外,听到孩子对自己充满恨意的言论,小薇的父母心都碎了


他们本来只是想让小薇有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学习


没想到却把她推向了深渊



在小薇出国以前,她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少女,颜值高,学习好


活生生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父母对她也给予厚望,所以在小薇初中毕业之后,她的父母就把她送到美国,最初小薇还是信心满满,青春期产生的渴望独立让她也想要到国外去锻炼自己


一开始,她住在自己的亲戚家,对新生活充满了好奇,生活上也有亲戚照顾,随后,小薇觉得一直麻烦亲戚也不好,决定自己出来租房,父母看到女儿这么独立,自然满怀“女儿长大了”的喜悦,同意小薇的做法


殊不知,这一切正是小薇转变的开端……


小薇在美国找到了一个寄宿家庭,然而因为文化的差异,双方之间没有什么交流,就算这样,小薇还是安稳的度过了高中时光,考上了自己心仪的设计类大学


然而进入大学之后,一切都变了,小薇发现自己无法融入美国人的圈子当中


听不懂美国人的笑话,跟不上同学的节拍


周围的同学好像在于自己作对


她仿佛成为了动物园里囚禁在铁笼中供人观赏玩了的动物


耳边只听到别人的嘲笑声



最后小薇选择离开学校宿舍,自己搬出来住


可是搬出来之后并没有任何的改变,她住宿的家庭是一家五口


小薇依然没有与他们有多少的交流,甚至这一家五口每天与自己宠物对话的次数都比和小薇对话的次数多,但是小薇没有把这一切告诉自己的父母,“因为怕他们担心”但是说了就真的有用吗?


有多少的父母在这种情况反而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努力融入美国人的圈子


有多少的父母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对孩子说“不行我们就回国”而是“你应该在想想怎么去和他们交流”


渐渐的,小薇变了


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到,仿佛就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一样


莫名的暴躁把设计到一半的服装撕成粉碎已经是一种常态


不顾户外的寒冷走在空无人烟的地方大声的呼喊


只有这样,才能让她的内心暂时挣脱无形的“枷锁”


只有这样,才能让她被压抑的内心得到暂时的解脱


小薇不再去学校上学,每天都躲在自己的房间里


食物是泡面,朋友是电脑


醒了吃,吃了玩,玩了睡



不用去顾虑自己的外表,不用去考虑生活的意义


就这样过了三个月,一直到小薇的父母打开她房间的门


当看到自己的女儿与视频中的女儿完全不同的模样


当看到视频中开朗爱笑的女儿现实中却是一副蓬头垢面的模样


小薇的父母惊呆了


心疼,难过,愧疚……种种情感涌上心头


小薇的父母决定把小薇带回国寻找心理医生治疗


当抑郁成为常态


抑郁,在留学生的群体当中已经不再是什么少见的话题


甚至有不少留学生说“抑郁,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或许会有不少人认为这是留学生在矫情


有出国留学这么好的经历,却沉溺在抑郁的情怀里,简直就是糟蹋了父母的钱,刀没有捅在自己身上,又怎么会知道疼呢?



留学生在外面有多苦,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有多少次想对父母说的话停在嘴边说不出口,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正是因为知道父母为自己付出了太多,许多留学生才会选择“报喜不报忧”


而许多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期望,想要子女打入外国人圈子内部的期待,这种期待变成了一种选择性无视,无视子女在海外独自一人的压力,无视留学生内心的痛苦


在我们自己的文化当中,抑郁是一种丢人的情感,许多人都会把抑郁症当做一种懦弱的表现,即便父母发现了孩子精神上出现了问题,也很少会让孩子去看医生,而是责备孩子心智不够成熟,认为孩子这样无法在社会上生活


在留学生越来越多的当下,留学生海外自杀的事件也是屡见不鲜


刚刚过去的2017年年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宿舍里自杀


在别人眼里开朗的中国留学生,别人甚至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自杀


2017年10月,犹他大学中国留学生唐晓琳金门大桥跳河自杀


2017年2月,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中国女留学生Weiwei Liu宿舍自杀


这仅仅是去年有报道出来的留学生自杀事件


根据耶鲁大学的数据显示,45%的中国留学生都有心理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抑郁症,而在美国本地学生当中只有13%有抑郁倾向,这也不由得让人开始讨论,究竟是什么成为留学生抑郁背后的推动者


肤色、文化、语言=歧视


世界的文化差异其实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主要以中国文化为主,西方文化则已英美等国为主


美国作为西方文化的大本营,东方文化在这里势必会受到冲突


西方文化不像东方文化一样讲究和谐融入,而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对立文化


美国社会对黄种人的定性更是一种歧视



他们认为黄种人沉默、不会说话、只知道刻板的学习


这种歧视文化已经融入了美国白人黑人的血液里


他们嘴上叫喊着减少歧视,但是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歧视的行为,而近年来留学已经越来越趋于低龄化,不少的父母高喊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不想让孩子吃地沟油”“不想让孩子呼吸雾霾”“想要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在留学机构的帮助下,一批又一批的小留学生出国


就好像当初清末政府送出国的小留学生们那样,在心智还未成熟的时候就要远渡重洋,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用不太流畅的语言,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白人和黑人的眼中是一批容易就勾搭上床的Easy Girl和只会死读书瘦弱丁丁短没有男子气概的Low Boy


每当留学生们感到内心压抑,想要得到他人帮助的时候,他们没有其他人可以倾诉,与父母交流会被劝说“你想多了”“忍一忍就过去了”“没什么事的”,与同学交流却因为语言不通而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久而久之留学生们习惯“闭嘴”让自己每天沉溺在学业当中,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机械人,但是压力并不会就这样消失,而是会一点一滴的累积起来,心灵的大坝总有一天会决堤,他们会被接近窒息的痛苦所包围



抬起头看到的是灰蒙蒙的天空

父母口中清澈的蓝天已经不见

呼吸间感受到的是黏重的空气

父母口中清新的空气已经消失


父母在送孩子出国的时候,不应该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更要考虑孩子的感受,美国并非是一个完美的国家,美国也有美国自己的问题,与其强行让自己的孩子做一个中国脸的西方人,为什么不干脆让他们做一个中国人呢?


社会发展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必然的,但不代表到了美国这些问题就会消失


出国,请三思而后行


相关阅读:

◈  在国外,有20万抑郁症留学生在假装生活

◈  华裔二代的心声:为了孩子,不要移民美国




倡导理性阅读,离美帝更近一步

投稿:[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