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贵的艺术家之一 Joseph Beuys约瑟夫·博伊斯

2015年03月30日 英国拍卖资讯



Joseph Beuys (German: [ˈjoːzɛf ˈbɔʏs]; 12 May 1921 – 23 January 1986) was a German Fluxus, happening and performance artist as well as a sculptor, installation artist, graphic artist, art theorist and pedagogue of art.

His extensive work is grounded in concepts of humanism, social philosophy and anthroposophy; it culminates in his "extended definition of art" and the idea of social sculpture as a gesamtkunstwerk, for which he claimed a creative, participatory role in shaping society and politics. His career was characterized by passionate, even acrimonious public debate. He is now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rtists of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约瑟夫·博伊斯德语:Joseph Beuys,1921年5月12日-1986年1月23日)是著名的德国行为艺术家,其作品包括各种雕塑、行为艺术,信奉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的观点。代表作如《如何向死兔子讲解图画》《油脂椅》等。


博伊斯出生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的克列弗尔德, 父亲是小商人。博伊斯青少年间就表现出叛逆的性格,中学期间他曾逃学到一家马戏团打工。1938年后他加入了阿道夫希特勒青年团二次世界大战中参加空军,曾受伤降落在苏联领土被当地鞑靼人所救。战争中多次负伤使得他腿脚有毛病,行动不便二战后在克莱沃向当地艺术家学习雕塑及绘画艺术,同时认识了凡·格林腾兄弟。1947年博伊斯进入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开始系统地学习艺术,师从恩塞林(Joseph Enseling)、马塔利(Ewald Mataré)等人。然而1953年他大学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其未婚妻也解除了和他的婚约,这些打击使得博伊斯一蹶不振并一度打算自杀。凡·格林腾兄弟帮他举办了一些小规模的展览,同时把他送到乡下两兄弟母亲的农场内进行调整。在农场生活工作了两年之后博伊斯重新恢复了信心,1959年与艾娃·汪姆芭走入婚姻殿堂并育有一对儿女。1961年,他被母校聘为教授,然而他本人并不喜欢学院僵化的制度。1967年建立了德国学生党,因为与学校方面的矛盾而在1972年被开除。1978年由于学生们的支持又恢复了他的教授名誉,正是在这几年中他积累起了国际声誉.1986年博伊斯死于杜塞尔多夫。

《一只兔子之死》


尽管20世纪初杜尚已将马桶签上名引入艺术史,而与博伊斯同时代的安迪·沃霍尔则在欧洲对岸的纽约利用商业文明颠覆了公众对艺术的传统想象,德国人约瑟夫·博伊斯的行动依然是开天辟地的。1965年,博伊斯在杜塞尔多夫的一个画廊表演了他著名的行为艺术“如何向一只死兔子解释绘画”。迷惑又疯狂的人们挤满了窗外,室内的博伊斯则在自己头顶涂满蜂蜜再覆盖上金箔,怀抱一只死去的兔子喃喃自语。画廊挂着的画,他抱着兔子一幅幅走过并认真讲解,必要时还将兔子高举,仿佛试图让它看得更为清楚。在作品的结尾,窗外的观众被放入画廊,而博伊斯怀抱死兔子从众人中漠然离去。借此作品,博伊斯阐述了他对艺术的定义之一:艺术必须扩张,超出艺术史,超出美与理性,超出人类(及至动物),超出生命(及至死)。



“钢琴在这里是失音的。这是一间巨大的失音室。”王璜生说。关于这件作品,世界上已有的阐释大概不会下于百万字,并且都会提到一段博伊斯的经历:二战时,博伊斯曾是纳粹的空军飞行员,一次飞机失事博伊斯连人带机坠落在了乌克兰境内克里米亚的雪原上,是途经的鞑靼人救活了他,用油脂为他敷裹伤口、用毛毡为他取暖。从此博伊斯对使用毛毡作为他艺术表现的道具情有独钟。钢琴和毛毡,发音和吸音,艺术与战争,象征人文主义的精雅趣味和救人一命的粗糙农牧文明产物……这些所有的矛盾、暧昧、对立、隐喻,在王璜生看来,只有现场亲见才有可能体验,以及感受到那种“毫不夸张的说,从视觉到灵魂的震颤”。

战争对于博伊斯的影响或许是奇异的。作为一个论述极度丰富、言行并重的艺术家,博伊斯在他的一生里,对于战争的谈论始终语焉不详。他对艺术的学习是从战后才开始,一些战争中他经历过的事物——比如毛毡、红十字、血痂、油脂,作为元素被他反复运用,但与战争相关的情绪,诸如残酷、恐怖、壮烈或是悲苦等在他一生的艺术行为中都鲜见。在博伊斯的中国研究者、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看来,战争使博伊斯跳过了用写实的方法来面对现实的一般方式,他成功地选择了“无视现实,直指幻想”。作为鲁道夫·施泰纳人智学思想的服膺者,博伊斯相信世界的理想构成方式同时下的行为没有关系,当时的战争只是一种命运,死了就死了,不死就活下来再去建造理想。而打仗不是因为勇气,也不是出于忠诚,只是一种受难。作为一名曾英勇作战、五次负伤、屡获功勋的空军飞行员,博伊斯在日后回忆战争时,却只谈到过地理和自然——他飞经过的克罗地亚、乌克兰、克里米亚,那些草原、河流和森林。

“社会雕塑”是博伊斯创造的概念,也是这次博伊斯中国展的名字。在博伊斯的定义里,“雕塑”并非专指造型艺术,而是整个生活本身,乃至全社会。而 “社会雕塑”的宗旨,即是要借助艺术这一方式,去恢复人的本性,平衡感性与理性、思辨与直觉。朱青生认为,博伊斯是对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精神反省至深的一个重要人物,这正是欧洲社会对他推崇备至、视为导师式人物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博伊斯的作品都暧昧不清、语焉不详,无法被一种解读所框定。当他手持刀刃被割破流血的时候,他没有去包扎手指,而是专心包扎刀刃——他想表达,当人受到伤害的时候是弥合创伤重要,还是消除再受伤害的可能性重要。规定性的常识令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去包扎伤口。在朱青生看来,博伊斯正是以他的模糊而具备了深刻,令许多大师(如海德格尔)的错误(对纳粹的肯定)在他的艺术面前显得固执而蛮横。

1986年博伊斯于柏林逝世,葬礼时万人空巷,一如萨特去世时的巴黎。当代艺术史普遍声称,随着博伊斯的故去,一个辉煌的时代结束了。英国最重要的艺术杂志《现代画家》将博伊斯与达芬奇并列,称其为“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两位艺术家”——他终究与安迪·沃霍尔不同,后者在作品之外的身世影影绰绰,并冷酷声称“我就是一部机器”;而博伊斯则将他的经历、行为、性情、政治见解都投入到了这场“博伊斯艺术行动”中去,在提倡“社会即艺术”的同时,参与了自身的造神运动。


《博伊斯与安迪沃霍尔》



欢迎关注:英国拍卖资讯

了解海外第一手艺术讯息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