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梅长苏之间隔着99个飞流

2015年10月18日 糊悉尼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纵然再多流连与不舍,曲终的这一天终于来到。我唯有百感交集,不知道再说些什么好。




“玛丽苏”、“杰克苏”这样的苏我一向是反感的,但“梅长苏”我怎么爱都不显得多。

  
我喜欢琅琊榜的一大原因,便是它成功塑造了一个深受LZ本人喜爱的主角形象——梅长苏。


遥映人间冰雪样,暗香幽浮曲临江,

遍识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



雾气氤氲,扁舟无系,面不改色,不卑不亢。完全是画中走出的谪仙形象。


有句很俗很滥的话叫“没有在深夜里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目睹血流成河劫后逃生,身背巨大家仇冤屈,改头换貌面目全非,羸弱多病手无寸铁。江湖之远,庙堂之高,隐忍以行,缜密以思。苏哥哥,没有经历无情背叛和恶毒陷害,并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人,才不足以谈重生啊。


在梅长苏的身上,融入了少年的意气和老者的深沉,同时,他心中未泯的慈悲和善良,给无情的党争权谋,抹上了明亮而温暖的底色。



曾经“我们是好兄弟,我的就是你的。”


个故事都在看起来淡雅而舒缓的环境中进行,但梅长苏总给人留下一种哀婉,凄清与苍凉的感受。


让人想起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被洁白覆盖的世界里一片沉默,那些很快消失的脚印,和手掌里融化的晶莹,告诉来者一个不为人知的过去;


它又让人想起一个盛夏午后的山林,清泉打从石上流过,巨大的古树投下阴影,蝉躁声中一只飞鸟略过,摇摆的树枝暗示你这是一片熟悉而陌生的土地。


好多意识都是秘而不宣然而又心照不宣的,粗茶淡酒,推杯换盏中,英雄小人便完成了交锋。




梅长苏是一个洞察朝堂冷静理智的现实主义者,但他同时也是一个胸怀政治清明远望的理想主义者。


一开始,梅长苏的动机被单纯地理解为复仇,替死去的七万同生共死的将士和父亲报仇,但后来,作者让梅长苏展现出的成熟令我暗吃一惊。


他并不是就仇恨本身去讨伐它的始作俑者,而是质问弥天大仇的背后,隐藏了一个多么盛行猜忌和营私的弊政朝廷。



很多人对悲剧怀有同情,却甚少过问造成悲剧的原因。因此我觉得,琅琊榜讲述的,并不仅是一个毁灭罪恶过去共谋者的厚黑故事,而是一个重建开明王朝扶植正义公道的历史寓言。
    
当梁帝在梅长苏面前跪下,为自己因猜忌而犯下的惊天打错忏悔时,我越发感到,梅长苏真正想要复仇的对象,是那种建立在小人横行君王独断下的昏暗朝廷。


正义无法得到伸张,真相被别有用心者篡改蹂躏。他希望有一天,那个坐在至尊之位上的人能兼听则明,而每一个立于殿堂上的臣子,想到的第一个念头不是自身的利益,而是百姓与苍生。


《琅琊榜》想要表达的,还是那个被无数人所相信的道理:正义只会迟到,不会不到。
  
梅长苏的生命,最终仍如蜡烛,燃到了尽头,此生,他是两个人,也是一个人。


已经动过的心和已经错过的岁月,都像逝去的河水,永远无法倒流。


  
他遇到的人是两世的人,而他辜负了她一世。爱情并不总是作为牺牲品,但当它被放到了第二位,却注定难有两全之法。相爱太短,分离太久,他只能告诉她:他来过,也爱过。




还有飞流,还有蔺晨,还有景琰。



飞流



蔺晨


靖王


吾国江山如画,不敢忘却兴亡。

去日寒冰霜雪,来时翩翩梅郎。


  
前面讲道,梅长苏身上兼有现实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的特点,他背负的惨烈过往血海深仇让人不禁怜爱,而他展现出的云淡风轻不卑不亢咋让人肃然起敬。


他的成长,他的涅槃,是作者用以叙述从武将到谋士,一个赤子如何用他短短的一生担起家国复兴的大责的载体。


年少的记忆永远是生命里最难以忘怀的曾经。


这种方式是很童话化的,也是很多人攻击原著写得幼稚的原因;作者在书中加入了江湖高手排行这样浓厚的武侠元素,在吸引读者之余,也是表现了她是如此意图的用心。


“武侠是成人的童话”带着苛刻的眼镜去看这样一本透出热血铁骨的通俗小说和一部用心制作的电视剧,未免太过拔高。


到来时素颜白衣,机诡满腹,离去时遥望狼烟,跃马扬鞭。

两年的翻云覆雨,似已换了江山,唯一不变的是一颗赤子之心,永生不死。



一位编剧曾这样谈过他的创作感想:“若干年后,观众会淡忘情节,记不清谁做过什么;但是,他们会深深记住,哪一个角色是一个怎样的人。好的作品让人物会立起来,这才是成功了。”

本以为只是平常的一次别离,却变成了阴阳相隔的生离死别。


写了这么多关于对小说和主角看法的文字,我无非是想试图说明自己喜欢琅琊榜的一些原因。主题是作品的灵魂,比起别的古装剧拘泥于情爱和打杀,榜剧更能照进现实。它告诉我们过去如何塑造一个人的如今,以及未改的初心怎样得到人们的铭记与肯定。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