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看完整部电影史的飚车戏,爽!

2016年08月27日 腾讯娱乐


腾讯娱乐专稿(文/红袖添饭 编辑/端梧)


《谍影重重5》在雅典和拉斯维加斯有两场飚车戏,激爽程度上可圈可点,论破坏性,则比前几部有过之而无不及。



飞车追逐(car chase),和枪战与格斗一样,乃现代题材动作片的重要桥段之一。本文将从1910年代电影谈起,一直聊到《速度与激情》系列与《疯狂的麦克斯4》等,看追车戏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急速狂飙之路。


一、默片时期:奠基


1910年代的电影,其实已奠定后世追车戏的基本元素。


在吉斯通警察系列中,不时会表现诸如坠崖一般的危险场景:



这已成为后来追车片段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桥段。


还有穿越不同方向的交通路线:




当然,也少不了奇观性的破坏镜头;既有体现物的(烧钱)




也有以人(特技)为表现重点的:




可见,追车戏从一开始,就着力表现惊险奇观,同时反映出娴熟高超的场面调度能力。


在哈罗德·罗伊德1924年拍的《真情难诉》 (Girl Shy)中,其危险动作有更强的设计感,而且更突出主角亲力亲为的震撼:




这一时代追车戏的所谓“动态视角”,其实都是假的:机车是在摄影棚内,是静止状态;背景的运动画面,是以投影的形式“合成”的。



罗伊德1926年的影片《看在上帝的份上》,表现追车动感的手法进一步提升:




其实还是棚拍+背投动态街景。从车辆倾斜、而不影响画面稳定的情形,可判断摄影机并没有真的架设在那辆观光车上。


但是,该片却真的将摄影机“动”了起来:




这是真正的街头外景实地跟拍的镜头,应当是用简易改造的摄影车完成的。摄影车的出现,是追车戏拍摄技术的一次重大升级。观众可以和镜头一起,体会融入高速车流的刺激。


到1928年的卖座片《飞毛腿》(Speedy)中,拍摄与表现手法已极为娴熟,可谓默片时代追车戏的集大成之作。它形成了不同视角的动作戏剪辑概念:利用多机位素材剪辑、从不同视角综合捕捉环境、车辆与人物动态的手法,一直到今天,都是追车戏的最重要构成要素。


二、黄金时代:积蓄


此后几十年,表现追车戏的基本摄影与剪辑手法,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变化。


但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进步,现场汽车速度更快了(1941的《永远别给没主意的人平等机会》Never Give A Sucker An Even Break):




人身特技也变得更危险,替身成为追车戏的必不可少的元素:




场面调度也变得更复杂惊险,摄影器材设备的升级换代,让这样的升降机镜头变成可能:




有趣的是,本片还使用了模型特技:




再来看一部如雷贯耳的:1955年的《速度与激情》。


表现手法上,有个“鸡贼”小技巧可以提一下:


片中不少赛车追逐镜头,其实用的是现成的纪录片中的素材。这种“借用”,挺符合导演罗杰·科曼“B级片之王”的风格:小成本拍赛车大戏,就要不拘一格嘛。


而背投什么的,依然是那个年代追车戏的标配,约翰·韦恩1958年主演的《火车大劫案》(Thunder Road):




为了表现“驾驶”的存在感,那个年代的演员拍这样镜头时,喜欢把方向盘摇来摇去,可背景行驶画面却是稳定的……这种错位感,让老司机们很郁闷。


到60年代中期,彩色电影已完全把持银幕,但追车戏中的背投影,依然让人如鲠在喉。


早在默片时代已然成型的专门摄影车,改良到当时,已有过像《宾虚》中的赛马场景那般的辉煌表现:




但当时的摄影机,体量太大,无法塞入狭小的车厢内拍摄车内视角。


像1963的卖座喜剧片《疯狂世界》(It’s a Mad Mad Mad Mad World),依然是背投的世界:




好在行人反应是越发敏捷:




显示特技替身们的良好素质。


景别变化方面,也有了新内容。




远摄镜头的运用提供更丰富的场景信息,增添真实感,逐渐成为标配之一。


三、新好莱坞时期:群雄崛起


《警网铁金刚》(Bullitt)于1968年横空出世,一举奠定当代影迷熟悉的追车戏元素与拍摄方式。在任何“影史最佳追车戏”的排行榜里,该片绝对名列前茅。


它放弃了背投影、用上了真·车内机位的视角:




这得感谢手持摄影机及与之相应的摄影风格的推广。像Arriflex系列轻便摄影机的不断改良,加上机械师们的巧手能工,真实的车内视角这个绵延四十载的难关,终于被攻破。


导演彼得·耶兹在进入电影圈之前,在赛车队工作,熟悉汽车性能和速度感;后来从事纪录片剪辑。这两方面经历的融合,促成了《警网铁金刚》独特的视觉风格。


整段追车戏,都没有配乐,只有追车现场引擎的轰鸣,以及轮胎急速摩擦地面的声音。导演以纪录片方式呈现追车,像这样的跟拍长镜头:




容纳了伸缩镜头的长镜头:




演员亲自上阵,给出现场反应:




据说麦昆很后悔不该在前作《第三集中营》(The Great Escape)让替身完成那个著名的摩托车镜头,为此,他在本片中尽量完成更多的特技动作。


但是,考虑到部分镜头的危险性和高度技术性,比如:




是由特技替身完成的。两位特技车手都是业界传奇:麦昆替身的巴德·埃金斯与充当反派车手替身的比尔·希克曼。


因为该片追车场景太经典,还让正、反派的座驾,都成了经典车型。像昆汀这种老片控,一想拍追车,都要将它们挖掘出来。


《警网铁金刚》冷峻纪实的追车风格,定义了整个70年代的追车系元素与风格,其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在讨论70年代的追车电影之前,还有一部60年代的作品不能遗忘,那就是1969年的《意大利任务》(The Italian Job)。


屋顶跑道段落,多样化视角剪辑,简直犹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彰显了追车场面的设计、编排之美,车辆之间的互动,有如舞蹈。这一技巧,后来被某位老师用得很滥(接下来会点名)。


也不乏高空飞跃的奇观:




受《警网铁金刚》的刺激,1971年,是电影追车的“大年”:


从追车段落本身的表现形式与风格来说,《粉身碎骨》(Vanishing Point)可谓直接继承《警网铁金刚》的衣钵,但若就此判断《粉》是跟风之作,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粉》更像是部追车版的《逍遥骑士》,还是反映那一代人的叛逆与迷茫。


这在电影语言上表现得很清楚。它的飙车,配合着或摇滚或灵魂乐的声轨。不少镜头也都很迷幻。


同样是跟拍,影片有时故意造成“跟丟了”的效果:




人物脸部的虚焦模糊效果:




滑动变焦(Dolly Zoom)也很迷幻:




加上时不时出现这样的画风:




可能吸点大麻看,会更尽其妙。昆汀说此片是他的最爱(之一),不知是否因为这样的原因。


同年的《法国贩毒网》,则要实诚得多。这个镜头:




事先是没编排过,完全是意外事故。好在白车司机没啥事,否则剧组要吃大官司了。


导演威廉·弗雷德里金在采访时透露,本片的追车戏,跨越了纽约闹市26个街区,平均时速为90英里,都是在没有获得官方拍摄许可、没有交通控制和事先编排的基础上,由特技人比尔·希克曼和坐在后座的他和摄影师完成的。


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仔细想想也不可能。像躲避婴儿车时的几个不同视角的镜头,肯定是有编排的:




其实,片中的追车戏,是五个星期拍摄素材的整合。正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由架设在汽车前保险杠上的摄影机捕捉的画面:




为了获得更高的速度感,摄影机还被调成18帧/秒的帧频。


在不用电脑特效的年代,《法国贩毒网》将难度升级的真实场景,更为搏命惊险的驾驶技巧,以及稳准狠的影像风格,结合得异常完美,不愧为现代追车戏的标杆之作。


1971真是追车影史上神奇的一年, 因为斯皮尔伯格在这一年,也拍出氛围独具一格的《飞轮喋血》(Duel)。


纯粹依赖一个简单追逐的故事,却拍出了跌宕起伏的精妙,和令人喘不过气来的紧张氛围。


他将镜头集中表现处于被追逐境地的主角,连对“怪物”般大卡车的表现,也多是模拟主角的视角。


有大量的从后视镜中管窥追车的镜头:




有过驾车经验的观众,一下能感同身受地进入氛围,进而将自己与主角的紧张心理联通起来。


特别是当后视镜中卡车缓慢而不可阻挡得逼近时:




观众会和主角一样感到惶恐和绝望。


《飞轮喋血》的追车,能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卓越的电影语言,是可以超越制作级别和场景限制,从而化腐朽为神奇的。


除好莱坞外,法国1971年也拍出了一部特棒的追车电影《大飞贼》(Le Casse)。


片中诸多花哨特技动作,比如J-turn(倒行中的汽车突然转向180度,无缝变成前行):




还有非常漂亮的漂移:




再加上法国佬招牌的小幽默:




让整段追车显得趣味十足。


上述四部影片的对追车场面的表现,光芒太盛,同时期其他著名的电影追车场景,从表现形式和风格上,没有超出它们定下的边界。


四、疯狂年代:喧嚣与骚动


整个70年代,是追车电影的高峰期,场面越来越大,破坏效果越来越强,最后走向荒诞的极端。


1974年出品的《冲天大追缉》(Gone in 60 Seconds),是这一波异类的开端。


其编剧、导演、主演兼特技指导H.B.哈里奇(H.B. Halicki),此前是毫无电影制作经验的拖车公司老板。可以说,该片是他作为飙车爱好者的玩票之作。这决定了本片无视常规电影叙事的肆无忌惮。


该片全长105分钟,后半段有长达40分钟的追车戏。它突出“车损”效果,硬生生将一辆1973款福特Mac 1野马轿车,从簇新状态撞成一堆破烂。




在追捕主角的过程中,整个场景覆盖了洛杉矶郡下五个小镇;期间发生无数车祸,撞毁车辆总计达93辆,也是创了当时追车戏的破坏纪录。




追车和撞车的瞬间,的确比较惊奇。但是反复表现,到最后就会彻底消除紧张或刺激的感觉,像看了一部很长的毛片。为了让“高潮”呈现应有的震撼,哈里奇真是拿出了拼命的劲:




野马车这一跳,最高腾空9.14米,飞越39米;哈里奇亲自上阵完成这一创纪录的特技,为此付出了10根椎骨压损的代价。为了让这一“高潮”的感觉停留更久,哈里奇不惜在那一刻堆砌慢镜、定格与多角度回放:




从电影的角度看,《冲天大追缉》是一朵奇葩;但正因为它是第一部做到如此极端的奇葩,也获得了小众的追捧,成为追车系的邪典之一。


收到票房意外大丰收的鼓励,哈里奇在“车损毛片”的道路上不撞南墙不回头,1982年推出了规模有所收敛、但对破坏奇观迷恋丝毫未减的《垃圾侠》(The Junkman):




1989年,就在哈里奇一口气买下400辆废车、准备改造一番后让《冲天大追缉2》的车损效果更上层楼的时候,一场特技事故,夺走了他的生命。


这个时期的喜剧动作片中,追车场面变得越发无厘头起来。


1974年的《鬼马双警》(Freebie and the Bean)当中,居然出现了冲撞行人的镜头,显得特别“没心没肺”:




同时,该片也是汽车“扎堆撞”场面的始作俑者:




这些夸张的场面,特别是那些夸张的“画外飞车”,让人看到几分恶搞的气息:




这是特技人的黄金时期。“奇观扎堆”的画风兴盛。


比如 1978年的《卖命生涯》(The Hooper),剧情中的片中片,摆明了是恶搞007系列,有点以夸张讽刺过分的意思。比如那些充斥画面的无厘头爆炸:




真的是什么破坏都会引发猛烈的爆炸:



但偏偏这些特技,都是真实拍摄的:




无任何后期特效:




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B级动作片市场,几乎成了特技人的狂欢,大伙比赛着玩“撞车秀”和“飞车秀”。


这期间的代表作中,不能不提1980年的《福禄双霸天》(The Blues Brothers)。与全片的荒诞、疯狂与欢乐气氛一致,剧组竟然以400美刀的单价,买下60辆报废的警车改造,就是为了呈现出这样的无厘头追车画面:




片中总计有103辆车被撞毁。不得不说,这般癫狂的画面,还是很有喜剧效果的;在1983年的港片《奇谋妙计五福星》中,就以50辆改装废车,成功复制了这一场景:




到了1998年的续集《福禄双霸天2000》中,不用说,“堆车撞”的场景越发出格了:




虽说这些主要以废车改装拍成的画面,实际花不了多少钱,但依然觉得有些“浪费”。但换个角度思考:能够以低成本做到如此密集的浪费,恰恰证明这个行业(特技飞车),已达到何等成熟的地步。


1980年的《上天下地大追击》(Smokey and the Bandit II)无论是规模:




还是奇观效应:




还是特技车手的搏命程度:




该片都是那个年代的翘楚,堪称一场奢侈的“特技嘉年华”。但是,这种将特技单独提升至“尽皆癫狂,尽皆过火”境地、严重忽略故事人物及电影语言的手法,很快就抑制不住颓势,难以产生像《警网铁金刚》和《法国贩毒网》那样的影响。


当然,那个年代也不是所有的追车戏,都是如此无厘头。


而1981年的《疯狂的麦克斯2》,表面上看,片中那些疯狂的特技,




和刺激的毁灭效果,




似乎和“特技破坏派”们乃一丘之貉;但只要联系其敌托邦的世界设定,它那壮观而又疯狂的追车场面,有其自洽的逻辑。




结尾追车大战的起始画面:




航拍长镜头,除了在视觉上给人以壮阔的美感之外,也直观地交代了“敌众我寡”的场景,让观众很为孤胆英雄的命运担心。


像这样几十辆车追逐的大场面,导演在交代各个段落、以及各部分车辆的表现时,都显得有条不紊,始终给观众绝佳的方位感:




影片的摄影与剪辑,也与其场面调度一样,沉稳中透着老辣;看似不着痕迹,实则大有文章。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