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房产中的中国龙 -系列报告(1)

2016年08月12日 北美报告



导语:

温哥华房产与华裔移民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房地产不仅是他们安身的空间,在加拿大这一移民国家更成了社会敏感话题,而随着更多中国大陆移民安家于大温地区,温哥华的主流媒体开始深入到他们中间,试着呈现他们在温哥华的真实生活。本文是《环球邮报》著名专栏作者Frances Bula近期的一篇力作,由Icy Shui编译。

【加拿大乐活网(lahoo.ca)Icy Shui编译】面对温哥华人的敌意,中国大陆新移民有了同一个疑问:为什么加拿大愿意接受我们带来的财富,然后贬损我们?



1029咖啡馆坐落在列治文市郊的一条小街上,内饰考究,很像是一个非正式的社区中心。30几位身着格子T恤、冲锋衣,牛仔裤和运动鞋的中国大陆新移民,正在里面一边小口吃着三明治,一边等着听投资讲座,不是关于地产投资,而是生物科技、高科技、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和商业地产投资。

“我正在给这些新移民们介绍地产之外的其它投资项目”,本次讲座召集人、1029咖啡馆股东之一刘毅介绍说,“我们知道加拿大人不喜欢大家都来买房子。”

在温哥华主流媒体和社交网络上,对炒卖独立屋和公寓的批评不绝于耳。很多温哥华人认为,投资移民把本地区的房价哄抬到了本地人无法承受的地步。

7月25日,省政府推出抑制大温地区地产投资的政策,对该地区海外买家征收15%物业转让税,与此同时,最新数据显示,低陆平原地区地产交易中,10%的买家来自海外,其中大多数来自中国。

新民主党省议员David Eby呼吁对移民群体“住百万豪宅但无收入”的现象进行调查,再一次给温哥华本地人对中国大陆移民的不满情绪火上浇油。

面对争议很多中国大陆新移民困惑了:温哥华人通过卖房获得了做梦都想不到的巨大利润,同时对地产市场却又表现出出离的愤怒,而自己成为了他们愤怒的焦点。

来往于1029咖啡馆的这些人,正是温哥华被人谈论最多、最叫人讨厌、最使人困惑、最令人猜忌,然而又奇怪地隐秘、无声的那些亚文化群体当中的一员。

其中有在深圳成功经营一家遥控玩具分销公司的Sherry Qin;有为孩子有更好的教育环境,2008年从北京移民温哥华的老吴;有在妻子怀了二胎面临罚款、还可能连累工作的图书馆也被罚款的时候离开中国来到温哥华的Sam Peng。

在过去的160年里,温哥华历经了几次中国移民潮,早先的移民大都来自中国广东、香港和新加坡等地,而最近一次移民潮大都来自中国大陆。

据联邦政府统计,2000年以来登陆温哥华的139,890位中国移民,分别来自南京、上海、哈尔滨、北京、广州、青岛。这些移民在中国经济迅猛增长的过程中,功成名就,带着财富和自信移民温哥华,这也是温哥华在昔日的中国移民身上从未见过的。不过,很多新移民还是认为自己跟早期移民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我们认为自己是环境和政治难民,”住在57街夹 Granville街的Cindy Liu一边喝着中国茶,吃着草莓、烤玉米,一边说道。她的家是一栋殖民地时期风格的建筑,大门上挂着早已过季的圣诞花环,屋子里满是欧洲和中国古董。她和丈夫David Li原先在上海经营一间投资服务公司,因为厌倦了中国的生活,在2014年移民温哥华,花250万加币买下了这栋房子。

两人的儿子现在15岁了,是圣乔治私立中学的住宿生。他们认为中国国内的教育更多的是把政治宣传灌输给孩子,“你得爱国,爱共产党,”Li先生说。因为他们的兴趣不在创业上,所以加拿大和温哥华对他们更有吸引力。今年50岁的李先生说,如果他年轻几岁,可能就去美国了,对于投资移民而言,美国风险更大,因为要投资50万美金,而加拿大只要12万加币。38岁的刘女士说,美国是给喜欢忙忙碌碌的人的,也有机会挣得更多,温哥华适合过日子。


跟许多中国新移民一样,这对夫妻并不愿意抛头露面,也不愿意代表这个城市的中国移民群体发声。不过,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通过1029咖啡馆、微信群、家长群等的牵线,十几个中国移民同意接受《全球邮报》记者的深度采访,他们夫妇是其中之一。他们谈了在温哥华的新生活、移民温哥华的理由、家庭财务状况以及对于加拿大的看法。之所以接受采访,是希望温哥华本地居民对中国新移民这个群体有个比较准确的认识。

他们代表的是大陆移民中相对富裕的商务和专业人士,也是引起最多关注的一个群体。当前的争议中,无论是本地居民对房地产价格暴涨的愤怒,其他族裔的敌对情绪,还是中共贪官大肆挥霍的传闻,对他们来说都没什么可奇怪的。




相同的情况在中国也有,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像昆明这样的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旅游城市,房地产价格都在暴涨,房地产投资和投机已经成为新富阶层的标签之一。

老吴生于山东,后去北京做生意,1996年技术移民温哥华,之后又回流中国10年,2008年再次回来。他认为,本地媒体对中国移民的负面报道很正常。实际上,来自大城市、教育程度更高的中国人,也非常不喜欢那些暴富之后蜂拥而入中国各大城市、甚至来到温哥华的同胞。“一夜暴富之后,其它的没跟上,穷了太久,突然有钱了就想放肆的溺爱自己一回,”老吴说。

Sam Peng说的更直接,“他们就是乡巴佬进城。”15年前,他以技术移民的身份来到温哥华,在列治文南部安顿下来,开快车、大声说话、行为粗俗,他说,当时的自己就是乡巴佬。

看到来自大陆的新移民的行为举止与他当初如出一辙,他感到震惊。“不自信、出生贫苦的他们,在一夜暴富后,就想显摆他们的富有,”他说。跟刘毅一样,他也鼓励新移民更好地融入加拿大社会 — 去做义工、做慈善捐款,努力融入本地生活,哪怕是每天说一句早上好。

中国移民为融入本地生活所做的努力,时不时的涌现,但很少能被主流英文媒体报道。据中文媒体报道,艾伯塔省丛林大火后,温哥华大陆移民为深受火灾影响的麦克默里堡居民捐款20万加币。

沉默是大陆移民的常态

《全球邮报》采访的这些人,都不是最常被本地媒体提及的那些中国大陆移民,他们既不是温哥华地产的大投资人、也没有多处空置的投资房,既没有被宠坏的孩子、也不是单纯为避险而把资产转移到温哥华,更不是共产党贪官。

他们虽然买的起Dunbar、Kerrisdale, 列治文、高桂林和UBC的房产,但大多要贷款,也不能仅靠投资收益生活。他们来温哥华也有其它理由:有朋友住在这里,喜欢在中国人多的地方安家,或者仅仅是爱上了温哥华的美景。但是,他们说,他们代表了过去30年里来到温哥华低陆平原的中国移民中的大部分、也是几乎被遗忘的那部分人。整个低陆平原的中国移民大约有50万,他们占了其中40%。

他们试着为中国大陆移民代言,因为很显然,不会有其他人愿意为这个群体说话。咋一看,这很令人费解,毕竟温哥华的中国移民人数众多。

世界上有一些城市正在焦虑着:全球资本纷纷涌入、本地经济和房地产市场被扰乱,这些资本常来自俄罗斯、南美、非洲、中国和印度,且游资属性很强。在这些地方,仇富情绪很容易滋生。

温哥华大约有250万人口,其中华裔移民有50万。然而,大陆新移民很难获得同样来自中国的老移民的支持。

上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早期,出于对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担忧,香港人大量移民温哥华。当时的媒体报道和民众谈资,都围绕着他们喜欢拆旧房盖新屋、喜欢砍树、可能跟黑社会有关联、父亲在香港工作但儿子们在这里开超跑飙车。面对主流社会对香港移民的负面印象,60年代、70年代来到温哥华的香港移民用实际行动进行了反击。

当时的华裔省督、著名商人和慈善家林思齐,是香港移民中最引人瞩目的一位,也是中国移民回馈本地社区的最好的例证。林思齐跟同是香港移民的商人Milton Wong还一起创立里尔学院,资助款项,对文化差异可以引发什么样的冲突进行研究。

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没有人发声,而且现在的情况比90年代的时候糟的多,过去总还是有些正面的事情来平衡的,” 中侨前任CEO Tung Chan 说。

其他人则说,本地社会对于过去几年登陆的大陆新移民的看法,比过去要负面得多得多。




不仅有越来越多的温哥华人认为,中国移民是推高本地房地产价格的唯一因素,而且常常在社交媒体上、有时甚至在主流媒体上都传递着这样的信息: 这些移民用非法的手法获取了大量的财富,并通过洗黑钱把赃款带进加拿大;他们用不义之财买到了公民资格,不向加拿大交税,却挥霍着加拿大昂贵的社会服务资源;他们正在大肆拆旧房、盖新屋,从而摧毁着温哥华这座城市,

地产经纪就常常处在这种负面印象下。《全国邮报》的一篇报道里有这么一句话,温哥华地产经纪Sarina Han知道,她在温哥华西区的一个2500万加币的卖盘,最终会被一个中国买家拿下,摇摇欲坠的老房会被一栋豪宅所替代。

近期一篇报道在提到温哥华地产市场有大量的大陆移民时说,“移民服务和税务专家指出,投资人在买卖房地产的时候没有如实披露国籍,在某种程度上对大温地区高企的房价起到了推波阻拦的作用。一个副作用就是他们逃避了数十亿加币的税赋。”

地产买家常常被说成地产投资人,而不是移民或未来的居民。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随处可见,“海外买家击碎温哥华人置业梦,政府坐视不管”就是加拿大广播公司的一条新闻标题。国际媒体也报道过温哥华被惯坏了的中国富二代。

《纽约客》和《纽约时报》把温哥华描绘成一个满大街都是拎爱马仕铂金包的妙龄女郎和开兰博基尼的年轻小伙的城市,而他们中绝大多数是中国贪官的孩子。而信息的来源是一家汽车经销商的老板。

面对几乎天天可以看到的这些所谓“中国人的动机和金融策略”的报道,里尔学院迄今为止不发一言,没有做出任何应对。中侨也没有要求媒体进行更为准确的报道,而在90年代,中侨是有发声的。

“沉默―这就是现状,“UBC大学温哥华移民史教授Henry Yu说, “一系列的因素造成了这种沉默。”


温哥华房产中的中国龙 -系列报告(1),未完待续。


文/Icy Shui

感谢《高度》(Rise Weekly)授权转载!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