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孩子培养成大思想家 《约翰 穆勒自传》

2017年04月17日 加拿大读书会


John Stuart Mill是西方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学界公认的19世纪的精英,有一颗非凡的大脑。他的自传是对一生知识积累的总结,当然值得一看。


思想家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书中对他幼年的教育做了回顾。他小时候没上过学,教育基本靠他父亲James Mill。这个生性严厉、认为知识是最大的享受的父亲深信约翰 洛克的白纸说,认为人的思想生下来就是白纸一张,往上面写什么就是什么,于是他拿自己的儿子做了实验。 Mill的早年教育基本上都是他那才华横溢的父亲教的,而他父亲的目的就是把他培养成一个天才。3岁就开始学希腊语,8岁学拉丁语,他到8岁可能就读了大部分人一辈子也没读过的数量和深度的书;而且每天与父亲一起散步,讨论昨天阅读的内容,并练习写读后感乃至用自己的话重写读过的内容然后与原作比较(富兰克林也曾经这样学习),由他父亲评价修改。他父亲逼他写诗;后来又学了算术和其他高等数学知识、逻辑学、政治经济学、动物学、化学,与人一起讨论学习精神分析学,替边沁编辑出版图书,参加各种名流的演讲,这样的学习和精神能力锻炼无疑是最有效的。他自己始终笔耕不辍,把写作当成培养自己能力和思维的手段。由于他父亲在学术界的交往,他很早就认识了很多迄今仍有巨大影响的当时的英国学界代表,比如李嘉图、边沁和休谟等等。


自传第5章提到他的精神危机(好像极度理性分析后看破红尘,对世间万物都厌倦,患了精神方面的疾病)。书中也涉及他的交往、他的思想发展过程及他的一些作品、观点。第6章提到了他的婚姻和家庭生活(貌似没有生孩子),第7章继续讲他思想的发展、在东印度公司工作和在议会任下院议员的经历。他对推动女权平等做出了巨大贡献,部分原因是他的思想曾深受其赞誉有加的夫人的智慧的影响。附录里收集了他未发表的6个演讲。


这么聪明的人写的书读起来当然有些难度,(他写的《论自由》基本上两页读不完就想放下),这本自传也不例外,长长的段落加上难懂的句子;好在叙述的成分还是有些。不过这些句子没有废话,启发性很强,引人入胜。


什么是幸福

自传里Mill谈到了他对幸福(快乐)的理解:幸福可遇不可求。故意寻求快乐,反而抓不到它;只有在沉心于某件工作或其他事情时,才偶尔能体会到快乐这种副产品。

“生活的享受足以使生活本身成为一件乐事,但是要把享受视为附带得到的东西,而不是生活的主要目的。一旦把它们当成生活的主要目的,你立即就会觉得它们不足以成为乐事。它们将经不起仔细的审查。如果你问自己是否快乐,你就不再快乐。唯一的可能就是把快乐以为的目的作为生活的目的,而不是把快乐作为生活的目的。”


书中还有不少很有深度的认识,前言里这句话很打动我:


劳资关系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一种奴役的形式。


今天上午发的太祖选集片段被删了,不明所以,放点techno发泄下。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