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加拿大的移民之路:我背负着幸福,却追寻着痛苦!

2017年09月16日 加拿大房产投资


点击图片了解商务考察详情


“我背负着幸福,却追寻着痛苦”--这是齐豫所唱《哭泣的骆驼》中的第一句。 词据说是三毛的,看上去也象,的确有点象三毛的写照。本来可以活得好好的,却偏偏。。。

而我们这些新移民却有点不一样,我们本也活得好好的,出国,是想追寻更大的幸福,只是没料到原来幸福本就在围城之内,痛苦便由此而起了。和三毛不同,这种痛苦并不是我们想追寻的,却倒象中了一个圈套。


这首歌成了我在加拿大最常听的歌。若你问,为什么是《哭泣的骆驼》,而不是《橄榄树》呢?我只能回答,可能是已经不年轻了,“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哼哼,呵呵,一颗心已经不能承受这样的恣意妄为了,哪怕只是文字而已。



融入主流社会


我一看到这个词就烦。首先是你不可能融入西方主流社会的。即使你晋升上流阶层,但你在上流阶层也是非主流的。看看那个长着华人相貌的美国高官被保安拒于国会门口的新闻,你就清楚了。文化不同,生活不同,信仰不同,这些是根本性的,你不可能改变。就算你不炒油菜改吃沙拉,不拜佛祖改信上帝,不读唐诗宋词改看莎翁全集,但你还是不同,因为你的脸上就凿了“不同”两个字。


就象那个美国高官,不知他后来有没有痛定思痛,把心一横,搞个整容大手术,改心革面,彻彻底底变成一个西方人。


这时,我不得不承认加拿大的确是一个宽容的,友好的西方国家,我不敢说“最”,因为我没有到过其他地方,但从朋友,媒体等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离个“最”字也不会太远。歧视总会有的,但我想多是由于误解和误导,或者是一些不能代表大多数的个别人的言行所致。


重要的是,即使他们有,也不会更不敢表达出来。如果我的同事或上司敢在公司当众对我说“你们中国人怎样怎样”,痛苦的将是他而不是我,因为公司将不得不根据法律和守则把他辞退。这不是大话,当考虑到公司许多重要职位都是由不同的犹太移民,伊朗移民,意大利移民,埃及移民担任时,你就会觉得公司的决定是正确而且是聪明的。


然而,关键是为什么非要“融入”呢?美加都是民族种族大杂烩的地方,你秉承本性,你就是这里独立的一员。倒是当你拼命地往“主流社会”里钻的时候,就容易迷失方向,不知所终。鲁迅说过,最民族的也就是最世界,这句话在加拿大这个移民国家更有特别的意义。


这让我想起了多年以前的一则报道,一个英国从事英语教学的专家,《新概念英语》的作者,来到中国考察。对中国人,尤其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感到非常振奋。但同样让他大惑不解的是,居然有这么多的人焦急地向他请教如何才能去除中国口音,象个英国人或美国人一样讲上纯正的英语。他反问采访他的记者,为什么你们要把口音看得那么重要,他还以自己来举例,说若是他要学中文,只要能达到自如地学习交流就足够了。至于一开口说话就被发现是外国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可怜的语言专家当然不会明白,因为这已经不是语言学的问题,而是心理学,社会学的问题了。


顺便要说的是,近来有些不知是多事,或是无知,或是别有心机的人,批评中国现在的民族主义太激烈,太极端。殊不知比起美加,我们只能自惭形秽,美加各地的许多居民一年到尾都把国旗挂在窗前屋外,加拿大有一个很流行的啤酒品牌叫“CANADIAN”。广告中一个俊男手拿着一樽啤酒,自豪的宣告“I AM CANADIAN!” 你想想,若是有谁开创一个“中国人”品牌的啤酒,肯定会被认为是傻里傻气,土得要命。



CULTURE SHOCK

来加不久,参加了一个政府免费举办的就业培训班。那个白人老师是多大哲学系出身的,温文尔雅,言行举止绝对没有一点踞高临下的态度。有一次课间休息,我们谈起旅行,建议他到中国走走,并介绍中国各地的情况,当我们数到西藏时,他突然跳起来,连声说西藏是西藏,西藏不是中国的。他争辩说中国人****了西藏,****藏人,破坏了藏族的文化。他还得意的举起拳头,向我们示意他经常参加****运动,高喊“FREE ****”时的样子。几个中国人当场就和他争吵起来。


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逻辑,在他们越争越乱的时候,叫住了那个让我又气又恼的白人老师。我先向他坦白我不知道全部的事情,然后就质问他,“你知道中国的历史吗?你知道西藏的历史吗?你真正研究过西藏的过去和现在吗?如果没有,你又凭什么判断对错?凭什么认定你的支持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呢?”他当然没有,所以他沉默了。他象大多数白人一样,是纯真而简单的。(当然,我是用我不怎么样的英语质问他的,但我知道他完全明白我的英文,因为他沉默了,并在想着应对。)


我一见站稳了阵脚,就开始炮轰他。“So how about your country...”,我说,“你们的祖辈来到了这片原属于印第安人的土地,将印第安人赶尽杀决,占领了他们的土地,破坏了他们的文化,那你们现在是不是应该回老家去,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支持印第安人的独立运动呢?”这时他更没话说了。我得势不饶人,又追问道,“So how do you thing about Quebec problem?”魁北克人老是闹独立,是加拿大联邦政府最大的痛。


这时,他发话了,而且说得让我们在场的所有的中国人都目瞪口呆,他说他觉得无所谓,唯一不好的地方是到时候去魁北克就要申请签证了,真麻烦,如此而已(他说的是“That's all。”)天啊,如此而已!我不再问下去了,因为那已经没有意义,我们和他们真的是太不一样了。历史太长,到底是一种财富,还是一种负担?土长的加拿大人真是太幸福了,他们地大物博,历史简单。他们用不着知道什么是忧患意识,他们的历史里没有战乱纷争,没有哀鸿遍野。


学习


终于拿到了研究生的入学通知了。直到这时,我才长长地真正地舒了一口气。即使是经过了地狱般的五个月的等待,才找到一份专业的工作,我也并不很开心,因为这只是我的目标之一。而在加国深造,才是来加最大的目的!我没有钱,成绩也不是很好(仅仅只是成绩!)申请全奖出国留学竞争太激烈,做国际学生的压力也太大。我要的是“且饮且读”,一壶茶,一本书,再加个“红袖夜添香”,呵呵,夫复何求呢?当然,要是再加上银行帐户月月有进帐,那就真是快活似神仙了。


先移民加拿大,再读研究生,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接近我的目标。因为是这里的居民,学费可以很便宜,又可以拿STUDENT LOAN,一年起码有一万多加元,加上研究生有研究项目,一年又多一万加元。哈哈,只要你不用寄钱回老家赡养父母,在这里绝对可以读得潇潇洒洒。STUDENT LOAN 当然要还,但政府不会逼你的,就是说会等到你有一定的收入时才还。如此一来,既圆了出国深造镀金之梦,又免去了做国际学生的种种可怕的压力,用一句西人最常用的话:“Do you have a better idea?”


当然,最好的当然是美国的东西岸名校,加国的一般学校,估计只能算“镀银”而已。但加国的大学治学严谨,资源充足,水平是可以肯定的。我承认我是有点儿“挟洋以自重”,但最主要的是对中国大学教育的痛恨和报复。在中国读书起码有有一半的时间和精力是做无用功,是白白浪费的。最令我不能忍受的是,许多要求我们必须学的东西根本不是为了激发智慧,而是对智慧的侮辱!我现在才发现我对历史是这么的有兴趣,想想我以前是多么的讨厌历史课啊。天杀的,陈胜吴广到底是哪年那月起义有什么重要呢?如果历史考试是开卷的,题目是诸如“如果荆柯真的刺杀了秦王,六国还会不会统一呢?”那我现在攻读的就可能是历史学博士了。



信教


来加其中一个CULTURESHOCK就是宗教信仰。这里教会之多,分布之密,组织之好,宛如中国的居委会。


我参加过教会的活动(当然是冲着有免费晚餐)。一般是先和你讲耶稣,然后才开刷。吃饱了当然要感谢主啦,于是我们就唱赞美诗。那歌词保证你一看就想笑,简直就是《东方红》的耶稣版(根据历史长短,应该说《东方红》是赞美诗的中国版才对)。期间有人上台讲述信教的经过和喜悦,讲得很激动,颇有把心都想掏出来似的。我竭力不用逻辑去分析他的话,因为我知道信上帝不是靠智慧,靠的是爱。


但我没有办法啊,他上台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可是WATERLOO大学的数学博士毕业生呀。


宗教的确是这里最重要的力量,有人说香港银行多过米铺,这里第一多的肯定是教堂。我记得一篇西方文章讲叙为什么那么多的知识分子都信教,他们大都不认为真的有上帝,但都认为维持一种信仰,每个星期天去做礼拜,对国家,社会,家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团结和谐的作用。所以他们愿意,也乐于相信。


但据我所知,基督教和美国政府一样,对内部很好,对外部就很野蛮。你要信仰它,赞美它,且认定它是唯一的神。这一点它和伊斯兰教相同。三大宗教中只有佛教没有“异教徒”这个词。这就是为什么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历史都充满了血腥和暴力的原因。只有佛教才算得上比较温和友善,也最为中国人所接受。


晚餐是免费的,不过你可要小心,那个崇高的令人感动令人震撼的场面,没有相当的定力是不行的。弄不好一顿免费晚餐就把你这个共产党员变成上帝的终身奴仆了。



加拿大工作经验和信用


“加拿大工作经验!!!”我刚来找工作的时候,最是破口大骂这个东西。进了加拿大公司,就开始蔑视这个东西。盖因其实加拿大的公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先进。但现实就是第一份工总是那么难找,又面试又笔试(有这机会就已经不错了)。


而入了行的,跳槽又是那么容易,往往介绍一下,打个电话就搞定了。我慢慢地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里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信用。什么都讲信用,连去租房子开手机,都要查你过去的信用状态,看有没有赖帐等。面试你的人问这问那的,其实他不需要一个技术很高的人,只是中国人作假学历假经验的太多,人家又查不到你的过去,只有老问你技术问题了。要是在加拿大干过,有加拿大公司的推荐信,人家就信得过你,和你讨论的就只是薪金等问题了。


当然,谁都会气愤,不给我试试,哪来该死的加拿大经验啊!这个没有鸡哪有蛋没有蛋哪有鸡的问题,人家是不会替我们考虑的。谁也没办法,怪只怪我们的小量假货搞到全体都滞销了。


做饭


我想大多数新移民都会为这个问题头疼。在国内哪有这些问题呀。身处海外,许多人想必和我一样,英语还是那样蹩脚,厨艺倒是突飞猛进,我太太也不让须眉,包饺子的手艺越来越熟练,更令我高兴的是,她切菜弄伤手指的次数一个月比一个月减少了!


当然,一般的酸秀才只会对下厨一事只会唉声叹气,而象我等凛凛然有士大夫气势者,下厨当然也要讲究个名堂。不是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么?我现在就是实现其中的一部分(自然是烹小鲜那部分)。治国安邦的谋略我这全有:一曰恰到好处,过尤不及。几分糖,几分盐,几滴酱油几根葱,捻拿要准确,少一点不行,多一点也不行。二曰大丈夫相时而动。什么时候放姜,什么时候收火,时机一定要把握好。三曰量才而用。活鱼要蒸,死鱼要煎,大块肥肉要红烧。


下了大半年的厨,我已经考证出老子肯定是做厨子出身的,要不然怎会有如此精辟简洁有力的论断啊。


哈哈,不要笑我。是这样的啦,在这里生活,没有一点“阿Q”精神怎么活啊。


就算不把你苦死,闷都把你闷死啦。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