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大选,华人乱了?

2017年09月18日 发现新西兰





本文为作者投稿

不代表平台立场


投稿作者:以诺



最近一直在看《权利的游戏》,其中那些令人惊心动魄的勾心斗角,看得我这种情商在平均水平线下的人分分钟汗毛直立——每一个人的每一句话,都成为了彼此踩踏对方的垫脚石。为了争夺那把铁王座,互相揭短,当面背后一把把捅着真刀子假刀子,道德早已沦为一地鸡毛;为了争夺那把铁王座,口号喊着喊着就变了味道;为了争夺那把铁王座,大家打得一团糟,甚至全然忘记为何要开始这一场漫长的战役。当焦点全部集中在利益相争之上,就忽略了冰与火力量的肆意蔓延生长,最后应了那句古老的训言:凛冬将至(Winter is coming)。

 


都说文艺创作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那么最近发生在新西兰,围绕着大选而引发的种种纷争与口水大战,其互相倾轧的惨烈程度,与电视剧中竟有那么几分相像。具体细节,我就不在此赘述了,相信生活在新西兰的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华人群体,最近对此颇有体会。

 

政治斗争其实并非我等吃瓜群众一时半会儿能够看得懂。政治斗争背后的利益博弈和权利的联合纵横,也远非普通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样简单。但好在这场利益博弈还是有法治框架的“掣肘” 和成熟的游戏规则,否则照这个势头下去,颇有演绎一出现代新西兰版的《权利与游戏》的阵势。

 


但是,普罗大众却又是这场选举大秀中,最有发言权的群体,也是所有党派竭尽全力所争取的群体。于是,就引发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面对这样一场都快要演变成狗血剧的大选,我们究竟该怎么做?

 

谈几点我的想法。

 

第一、脑子是个好东西,希望每个人都有

 

人类之所以自诩“高级动物”,就高级在我们人类拥有更发达、高级的大脑。而这个高级的大脑主要高级在哪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人类会思考。而作为每一个独立的个体,“独立思考”更是个体与个体最根本的差别之一。所以,如只是随便看了几篇文章,说某个政党如何如何只能给这个国家带来灾难,用情绪化的语言来表达政治立场,不问个“为什么”,不想想“论点是不是有足够的论据支持?”就随手转发,那你的大脑此刻只是个闲置物品罢了。至于什么是情绪化的表达?没有足够论据支持的观点,都是耍流氓。


 

第二、选举权是权利,也是很重要的一种隐私

 

这次大选,或许是许多人人生中第一次拿起选票,行使这项严肃而神圣的权利。于是问题就来了:我究竟该怎么选?到底要选谁?

 

其实最基本的原则,在我看来就两点:选择你认为可以对这个国家未来几年负责任的党派,选择一个你认为可以代表你利益发声的选区议员。就是这么简单。因为选票上也只有这两项可以让你选。

 

然而你究竟选了谁,选了哪个党派,严格说来任何人都没有干涉的权利,这是你绝对的隐私。所以,有人在你投票前,教唆你,“千万别投这个党,一定要投那个党”,这都属于对于你选举权和隐私权的侵犯。说简单了是不道德的行为,说严重了,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在新西兰这样一个法治国家,相信更多的人还是愿意做遵章守法的良民的。



最后一点,利用媒体宣传自己的竞选理念和执政纲领是政党自己的意愿。这是民主政治的一部分。无需大惊小怪。当然,也没有必要让他们影响你的判断。

 

在此,我请大家认真区分两个概念:宣传和教唆。宣传原本的含意是“散播哲学的论点或见解”,是对观点和理念的传播。而教唆,是指将自己的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想法、或者立场不坚定的人,使其决意实施自己所劝说、授意的意图。最简单的区分方法,放到本次大选的宣传用语之中,大多是从自身出发,比如“我们要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而教唆用语,大多“贴心”地从你的角度出发,告诉你“你要选谁,我为什么不选谁,选谁为什么不对”。在许多国家,法治框架下的宣传都是合法的,而教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基本都属于违法行为。

 

所以,你能够在新西兰主流的英文媒体上看到各大党派的宣传口号,但你基本看不到听不到“不要选谁谁”的言论。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这样说过:

 

“一般说,权利的基础是精神,它们的确定地位和出发点是意志。意志是自由的,所以意志既是权利的实质又是权利的目标,而权利体系则是已成现实的自由王国。”

 

所以,请珍惜你的选举权,这是你自由意志的体现,希望也是你独立思考的体现。



- End -



/ 推荐阅读 /


△ 再过一个月,你就要被这样的新西兰刷屏......


 回复以下关键词收看更多实用信息 

移民 | 签证 | 交规 | 入境 | 奥克兰

 皇后镇 罗托鲁瓦 | 惠灵顿 | 基督城 

但尼丁 | 怀卡托南岛 | 北岛 | 国家公园 

高尔夫 | 入境卡 | 驾照 | 交通 | 大学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