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大的财富,是他身上的教养!

2017年09月23日 英伦大叔




极物生活家  乔克叔叔

非典型精致利己主义者。人生格言“好好生活,保持性感”


J      I      W      U       L      I      F      E       S     T     Y     L      E




前几天在微信后台刷留言,看到有个读者问我,“乔克叔叔,旅行途中,究竟怎样才能打败熊孩子+中年大妈组合?”看到这个问题,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这位朋友的无奈和颤抖,一个人究竟有过怎么惨痛的经历,才能问出这样的问题。


熊孩子和中年大妈组合真的很可怕,一个四处疯跑,大喊大叫,还经常乱动别人东西;一个爱贪小便宜,蛮不讲理,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其实讨人厌的不是孩子也不是大妈,而是有些人没教养的行为。



所以我对这位朋友建议很简单:“怼回去!”这种人不怼的话,小时候是熊孩子,长大了就是没素质的中年,老了就是公车抢座的“坏老人”。


怼只是手段,终归是要让他们明白,不管你是孩子、中年,还是老人,人生一趟,总要有点教养



熊孩子: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


孩子本来应该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一种生物,但是因为一些“熊家长”的言传身教,使得一些孩子从小就变得可怕。所谓“父母的修养,孩子的教养”,一个孩子有没有教养,可以直接看出家长的修养。


朋友讲过她教训熊孩子的故事,一次朋友坐火车回家,对面坐着一对陌生母女,熊孩子看朋友包包上的挂坠可爱,上来就往下扯,朋友瞪着这对母女怒斥“干嘛啊?”没想到熊孩子的妈妈满不在乎的说“我娃还是个孩子,一个吊坠她喜欢你让给她怎么了”,朋友听了更是火大。



正想骂回去,却立马摆出一副甜美的笑脸,把吊坠递给熊孩子,说“以后不管你喜欢什么都能向别人要,特别是哥哥叔叔们,名牌包啊什么的,只要你喜欢,向他们要他们一定会给你的。”


听朋友讲完,我们都骂她太损了,朋友说“损的哪里是我,损的是她妈妈吧!”是啊,相比亲生父母行为的耳濡目染,陌生人的一次教训真的是太轻了。



有一次我坐高铁,送行的朋友送了我一盒蛋糕,在车上吃的时候,看到一个小正太盯着我手里的蛋糕,看到我在看他,赶紧把眼神避开了。我叫他过来,递给他一块,没想到转身就跑,我心里暗笑,真是个害羞的小朋友。


过了一会儿,小正太自己走过来,手里却多了一个苹果,奶声奶气地对我说“叔叔,我问过妈妈了,妈妈说可以吃,这个苹果跟你交换”,我看着苹果上的水渍,刚洗过的。



我能预料到,凭着这孩子的教养,就算将来成不了什么盖世英雄,起码也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同样的孩子和母亲,不同的教养下,就有不同的与陌生人和世界的相处之道。


品行与教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立身于世、安身立命的能力。为人父母,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不是一张存折,不是一套房子,而是一身让他好好行走于世的教养。否则,孩子缺的教养,总有一天会狠狠报复在他身上。



成年人:教养是比学历更重要的东西


前几天,被董卿跪地采访的话题刷屏了,董卿采访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因为许老先生腿脚不方便,只能坐着,为了表示尊重,董卿选择跪地采访。被网友们大赞,不愧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知女性,董卿真的是太有教养了。




其实教养跟一个人的文化程度没有关系,白岩松说过一句话,“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并非看他的学历有多高。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不管有没有文化,教养都是要有的。


之前有网友在后台讲过他的故事,网友去学校食堂吃饭,一个农民工模样的人走过来,问能否把饭卡借刷一下,会付现金给网友。网友想学校最近正在修理花坛,应该是那里劳动的工人。



网友把饭卡递给民工大叔,大叔先在裤子上蹭了蹭双手才接过卡,憨笑说:“刚干完活手有点黑,但刚刚已经洗过了。”网友连忙说没关系的。大叔打完饭把卡还给网友,又把饭钱如数还给网友,还特地挑了一张新一点的五块给网友,说“年轻人都会喜欢新一点的钱”。


吃完饭临走时,民工大叔还不忘把自己的盘子和碗带到收餐台上。这位网友感叹,经常被社会贴标签“没文化”“没素质”的农民工人,比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师同学还有教养!



人到中年,不管你是混职场还是走社会,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并不在于一个人的智商有多高,学历有多好,而在于他是否有为人处事的教养。


上厕所的时候,要想到下一个上厕所的人。扔垃圾的时候,要想到收垃圾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想有没有妨碍到其他的人。这才是我们每个成年人应有的教养。




老年人:教养是留给世界最后的尊严


印象中的老人应该是慈祥和善的,可是在新闻上看到却是上街碰瓷,公车抢座,霸占广场的样子,于是一时间很多人感叹,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


前几天,微博上有人爆料,某个大妈在地铁上趁小姑娘晕倒,顺走小姑娘的手机,事后小姑娘打电话想要追回手机,却被大妈借机勒索。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愿意带着这样“没教养”“坏老人”的骂名过完生命的最后阶段,这样留给自己,留给后人的又是什么呢?



看多了老人碰瓷讹钱的没教养行为,之前网上的一个新闻,让我感动了好久。一个学生着急上学,骑车太快不小心把一个晨练回来的老大爷撞到了,学生反应过来,立马吓哭了,没想到老大爷连忙忍着擦伤站起来,对学生说“孩子别怕,我没事,你赶紧上学去吧!”



同样是人到暮年,有的人让人气的牙痒痒,有的人却让人在心里肃然起敬。有教养的人,懂得换位思考,懂得感同身受,对待他人比对待自己还要温柔。


有人说,金钱可以买回谄媚,但教养可以赢得尊重。

倘若我们每个人都会离开这个世界,那就留给这个世界一些美好的东西,不要带着别人的咒骂和白眼老去,然后离开,这或许是我们留在这个世界最后的一点尊严。



倘若灵魂有模样,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你的教养。出门在外,不随地乱扔垃圾是教养;十字路口,停车等行人先过是教养;马路边上,扶起摔倒的孩子是教养;公众场所,不大声喧哗是教养。


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就是他身上的教养,任何事物都无法取代,比任何漂亮的外表都更值得为人称道。


。。。。。。。。。。。。。。。。。。。。。。。。。。。。。。。。。。

英伦大叔

来英国时间越长,回国越是感觉不适应。 无论从空气环境上,还是人文的潜移默化。。。最初来英国的几年,特别想念中国,想回国,虽然不是衣锦还乡,却总是贪恋那种回家的感觉。 


年纪大了的原因吧,或者在这个岛上呆的时间太长,闷出了一股子的迂腐味。 最近两次回国,已经明显感觉自己无法完全融入到生我养我的社会中。 可能是中国发展太快,我已经无法跟上中国这个大发展时代的步伐。 


到处的灯红酒绿,到处的奢华,到处的贵族风范,贵族。。。。


下文是偶得的一篇文章,我最尊重喜爱的作家之一 - 梁文道先生的一篇文章,感同身受,特推荐给大家。 


为什么今天的中国,遍地的奢华与奇缺的教养?

文 | 梁文道


今天的中国,无论你走到哪里,几乎都能看见“奢华”这两个字。每一本时尚生活杂志都在不厌其烦地告诉你有关奢华的故事,每一个商品广告都试图让你感到它要卖的商品有多奢华。


于是房子是奢华的,车子是奢华的,大衣是奢华的,手表是奢华的,皮鞋也是奢华的,就连内裤也可以很奢华,乃至于我刚刚吃过的涮羊肉也标榜自己的用料十分奢华。本来这种东西是可以见怪不怪的,正所谓奢华见惯亦平常。


可是有一天,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英国手工定制鞋的文章,作者先是不断渲染英国绅士的低调含蓄,一两千字之后笔锋忽然一转,他还是未能免俗地要大谈这鞋子有多奢华,并将其定位为“低调的奢华”。然后把绅士等同于品位,再将品位等同于奢华。许多媒体早就在“奢华”和“品位”之间画上等号了,但现在有人进一步连“绅士”也挂了上去,这就让我觉得有些刺眼了。




我的生活奢华不起,我的言行也离绅士甚远,可我总算读过不少传说中的英国绅士写的东西,在我的印象中,绅士和奢华根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且看19世纪英 国绅士之间的通信,关于绅士的品位,他们是这么说的:“×××的家朴实无华,真是难得的好品位。”“他是那种老派的绅士,一件大衣穿了20年。”他们会称赞一个人的朴实和惜物,低调而不张扬,却绝对不会把看得见的奢华当作品位,尤其不会把它视为绅士的品位。


就以一双手工制作的顶级皮鞋来说吧,它是很贵,但它可以穿上一二十年,这里头的学问不只是它自身的质量,更是你穿它、用它的态度。




首先,你会珍惜它,所以走路的姿势是端正的,不会在街上看见什么都随便踢一脚。其次,你愿意花点时间和心思去护理它,平常回家脱下来不忘为它拂尘拭灰,周末 则悠悠闲闲地替它抹油补色,权当一种调剂身心的休息活动(就算他有佣人,他也宁愿自己动手)。所以这双鞋能够穿得久,10年之后,它略显老态,但不腐旧,看得出是经过了不错的照料,也看得出其主人对它的爱惜。


这叫作绅士。




不一定喜欢昂贵的身外物,但一定不随便花钱,朝秦暮楚。他的品位不在于他买了什么,而在于他的生活风格甚至为人;他拥有的物质不能说明他,他拥有物质的方式才能道出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当然,一个人不能做物质的奴隶,但他的人格、性情或许可以借着物质偶尔散发出来。简单地讲,这就是教养。



“教养”是一个何其古老、于今天何其陌生的词啊。这个词本来才是品位的绝配,不过,由于教养困难,奢华容易,我们今天才会把品位许给了奢华,让空洞的、无止境的消费去遮掩教养的匮乏。久而久之,甚至开始有人以为,英国的传统绅士皆以奢华为人生第一目标。


如果你觉得“教养”太过抽象,我可以为你举一些没有教养的 好例子。开着一部奔驰车在街上横冲直撞,觉得行人全是活该被吓死的贱民,这是没有教养的。手上戴着伯爵表,然后借醉酒臭骂上错菜的服务员小妹妹,这也是没有教养的。教养不必来自家教,更不是贵族的专利,上进的绅士更看重后天的自我养成。


然而,如今有力奢华地招摇过市之辈多如过江之鲫,甘于谦逊、力求品格善美的人却几不可闻,岂不可叹?我只不过是在北京一家火锅店见着它用“奢华”二字形容自己的材料,便忍不住发出这一大堆牢骚,这自然也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奢华和教养的分界点在哪里?一个向外——求胜。一个向内——求安。无时无刻不在和他人相比,自然就倾慕奢华。无时无刻不在要求自己进步,自然就有了教养。




真正的奢华是内心的高尚,这不是昂贵的物品所能装饰出来的。所以如何去做一个高尚的人,这才是我们最应该要去购买的“奢侈品”,当你拥有了这件专属于你的私人定制品时,你所散发出的气质会遮挡每一件价值不菲的身外之物。在这个最美好,同时也是最物质的年代,我们都应变得物质。


但这里所说的物质我们不能狭隘的只看它表面的意思、不能只想到现在的社会风气所熏陶出来的“物质”。现代社会的物质更准确的理解就是梁文道老师在文章中所说的“一个人的人格、性情或许可以借着物质偶尔散发出来。简单地讲,这就是教养。”如果有了教养,你的内心自然会变得高尚,内心高尚的人,请你自信的告诉世人,你就是一件无与伦比的奢侈品。



愿我们,不但有奢华,而且有教养!


英国毕业生 如何才能最快的获得英国绿卡?2017年毕业生保签证计划 推出

详情请添加微信索取说明,或点击阅读原文


管理员大叔

英国移民局内政事务署注册

高级移民律师

英国彼得森律师行 资深合伙人

Peter Liu

 推荐好文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