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俞灏明坏人演太好被骂惨!网络喷子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2017年09月22日 美国研究生留学


作者:双语君

本文来源:中国日报网双语新闻(chinadaily_mobile)

文章已获授权


最近,有没有被《那年花开月正圆》刷屏?


刷屏还不算,剧中饰演大反派杜明礼的俞灏明,上了微博热搜。


杜老板明面上正气凛然、儒雅谦和:



背地里使阴招的时候心狠手辣、不择手段:



他眼角眉梢都是戏,把杜老板这个让人恨得牙痒痒的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


俞灏明饰演杜明礼


演技到位,本应该得到肯定,可是很多人却把对杜老板的恨,发泄到俞灏明身上,跑到俞灏明本人微博开骂。


图片:俞灏明微博


恶语伤人,句句如刀戳人心。


"什么样的人才演得出什么样的角色,要是生活中你不是个坏人,怎么能把坏人演得这么好!"


“把坏人演得好,等于演员人品差”,是最偷懒的一种逻辑。


在网络时代,表明立场越来越简单,弄清真相却越来越难。


人们急匆匆地站队,急匆匆地发声,显示自己的思考,彰显自己的三观,像上帝、像法官,审判一切不合理的事情,骂尽天下负心汉,人肉世间心机女。


很多时候,真理尚未上路,偏见已经先行。


今年2月, 一位24岁中国女留学生被杀害一案引起广泛关注。


这位女留学生会说四种语言,是国际商务专业的高材生,而凶手是她男友。生前她曾被英国男友多次家暴,最后遭殴打致死。


新闻一出,评论让人不寒而栗。


有骂她崇洋媚外的:





出国即汉奸的思维让人不寒而栗。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能够出国留学的都是“富人”,“拼爹集中营”的人活该以各种方式死去。


除了被贴上“富人”的标签,这个女孩同样遭受了舆论的性嘲讽,“荡妇羞辱”式词语网友一个也没少用。这些评论,还有不少人点赞:



这两天刚发生的佐治亚理工学院留学女生遇害的消息,也有人冷嘲热讽,说女生见到外国男性就走不动路了。


对这些羞辱式评论,有网友这样说:


评论让我感到害怕,国人怎么了?这可是我们的同胞啊!死了还恶语相向幸灾乐祸?她有错,情商不够,她出国留学,找外国男友,这能够成为你们用如此恶毒的语言去攻击同胞的借口吗?


口无遮拦,没有理智,不经思考,真是在说那些键盘侠本人了。


如今,喷子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正式英文名——troll


近日,troll一词被收入《韦氏词典》。


《华盛顿邮报》:“另类右翼”、“喷子”、“狗哨”等新词被收入《韦氏词典》


下面,来全面了解下troll的定义和用法。


★ troll既可以做名词,又可以用作动词


喷子:通过发表煽动性的、不相关的或冒犯性的评论或其它骚扰性内容,故意在网络上敌对他人的人。


“troll”做动词时,指“喷人”。


通过发表煽动性的、不相关的或冒犯性的评论或其它骚扰性内容来故意在网络上敌对他人


She got trolled because of excellent acting skills.

她因为演技太好,被喷了。


《时代周刊》曾刊文深刻分析了网络暴力(Internet violence)这一现象和网络暴民(Internet trolls)这个群体。


《时代周刊》:为何我们把网络输给了仇恨文化


作者Joel Stein在文章《网络暴民是如何毁掉互联网的》(How Trolls Are Ruining the Internet)中首先反思了如今负能量泛滥的互联网:


Once it was a geek with lofty ideals about the free flow of information. Now, if you need help improving your upload speeds the web is eager to help with technical details, but if you tell it you're struggling with depression it will try to goad you into killing yourself. 

曾几何时,互联网的面貌是一位理想崇高的极客,思考着如何让资讯自由流通。如今,如果你想提高上传速度,那么网上有详尽的技术信息,很容易就能帮到你;可如果你身陷抑郁、想从网上寻求帮助,网络就很可能把你逼上自杀的绝路。


goad:刺激;促使



为什么会这样呢?心理学家将其归咎为一种“网络松绑效应”(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


Psychologists call this the 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 in which factors like anonymity, invisibility, a lack of authority and not communicating in real time strip away the mores society spent millennia building.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网络松绑效应”,指出,网络所具备的匿名、隐蔽、无权威、非实时交流等因素,剥离了人类社会数千年来形成的习俗规范。


mores ['mɔ:ri:z]:习俗、道德规范

millennia [mɪˈleniə]:几千年


网络暴民(Internet trolls)就非常享受网络带来的这种自由。作者这样解释trolls这个词:


The people who relish this online freedom are called trolls, a term that originally came from a fishing method online thieves use to find victims. It quickly morphed to refer to the monsters who hide in darkness and threaten people.

这些享受这种网络自由的人被称为“trolls”,这个词原本指窃贼在网上吸引受害者的钓鱼手段,后来很快变成指躲在暗处、威胁他人的恶人。


他精辟地总结了这个群体的行为特点:


❶ What trolls feed on is attention. 

网络喷子们赖以为生的就是关注度。



❷ Internet trolls have a manifesto of sorts, which states they are doing it for the "lulz," or laughs. 

网络暴民宣称自己的行为只是“开开玩笑”。


❸ What trolls do for the lulz ranges from clever pranks to harassment to violent threats.

而他们开的玩笑从恶搞、骚扰到暴力威胁,不一而足。


prank:恶搞


❹ When victims do not experience lulz, trolls tell them they have no sense of humor. 

如果受害者无法认同这种“笑点”,喷子们就会斥责他们没有幽默感。



他们通常是一些“网络欺凌”(cyberbullying)的实施者,比如:


▷ doxxing — publishing personal data, such as Social Security numbers and bank accounts

人肉:即公开某人的私密信息,如社保号码、银行账号等


▷ swatting — calling in an emergency to a victim's house so the SWAT team busts in

报假警:打电话报假警,让特警部队冲进受害人的家里。



所以,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2014 年,心理学期刊《人格与个体差异》(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上刊发了一项研究,分析网络暴民的心理特征:


The approximately 5% of Internet users who self-identified as trolls scored extremely high in the dark tetrad of personality traits: narcissism, psychopathy, Machiavellianism and, especially, sadism.

自认为是网络暴民的用户中,约 5% 在四项黑暗人格特征中得分极高,分别是自恋、心理变态、追求权术、施虐狂,尤以最后一项为甚。


tetrad ['tetræd]:四个一组

psychopathy  [sai'kɔpəθi]:精神变态

Machiavellianism [,mæki:ə'veli:ə,nizəm]:马基雅维里主义;权术主义

sadism ['seidizəm]:虐待狂



研究称网络暴民和虐待狂有相同的特征:


"Both trolls and sadists feel sadistic glee at the distress of others. Sadists just want to have fun ... and the Internet is their playground!"

网络暴民和虐待狂都会因他人的痛苦而感到施虐般的快感。虐待狂们只是想寻开心,而互联网就是他们的游乐场!


而最为可怕的是,这些人在生活中并不一定是邪恶的恐怖分子,他们也许就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人。


曾担任Reddit论坛社区总管的Moreno调查过用户的职业、年龄等信息,她说:


"The idea of the basement dweller drinking Mountain Dew and eating Doritos isn't accurate. They would be a doctor, a lawyer, an inspirational speaker, a kindergarten teacher. They'd send lovely gifts and be a normal person." 

“把网络暴民想象成宅在地下室里灌汽水、嚼玉米片的人是不准确的。他们也许是医生,也许是律师,也许是鼓舞人心的演说家,也许是幼儿园老师。他们会给别人寄很可爱的礼物。他们不过是平常人。”



网络暴力的泛滥已成为全球现象,除了各领域的研究外,许多影视剧也将其作为题材。


科幻神剧《黑镜》(Black Mirror)第三季第六集《全网公敌》(Hated in the Nation)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Hated in the Nation' unfurls a plotline about online outrage where a Twitter witch hunt becomes a daily game of real-life death. Two detectives try to figure out what’s going on. What they don't realise is that the investigation will have huge consequences for the nation as a whole.

《全网公敌》的情节围绕着网络暴力展开,推特上的语言攻击开始变成真实的每日杀戮游戏。两名女侦探开始调查背后原因,谁知这场调查竟导致了触及整个国家的重大灾难。


故事一开始,一些名人因为他们的不当言论激怒了网友。



因此遭来全网上下的攻击谩骂。



他们还成为一个“#DeathTo”(某某去死)的热门标签(hashtag)的攻击对象。



恐怖的是,他们的名字被#DeathTo的话题刷了一天后,真人竟离奇死亡。



警方发现,原来这是网上传播起来的一个游戏,“game of consequences”(报应游戏)。



但他们是怎么杀人的呢?


警方通过尸检发现受害者体内都有一个人工智能蜜蜂。



因为蜜蜂快要灭绝,所以人类研发了这种人工智能蜜蜂来传播花粉。



这些蜜蜂无孔不入,遍布整个国家的各个角落。


游戏的幕后主使者就是黑进了这种人工智能蜂的控制系统,通过操控这些蜜蜂来杀人。


现在,这个游戏在网上疯转,变成了一场刺激又恐怖的全民狂欢,这其中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游戏“玩家们”的众生相。


有的人为这场杀人游戏辩护:



有的人幸灾乐祸:



有的人激烈地讨论着谁应该成为下一个“去死吧”的目标:



媒体甚至列出当天的头五个目标,讽刺地说这是“人民的选择”(the choice of the nation)。



与这些“玩家们”理直气壮的谴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遭受网络暴力迫害的女孩的自白。



她说:


It was like having a whole weather system turn against me. Just hate message after hate message, around the clock, all piling on.

感觉好像一场暴风骤雨向我袭来。一条接一条的辱骂留言,一刻不停地堆积而来。


Suddenly there's a million invisible people all talking about how they despise you.

突然间出现了几百万个隐形人,都在谈论着他们如何鄙视你。


It's like a mental illness.

简直像一种精神疾病。


Hands up, I made a mistake, but the way people enjoyed kicking me, that's what got to me. The casual fun they had and I just felt I couldn't go on.

我承认我犯了错。但是最让我难过的是,人们如何享受贬损我的过程,他们随意地拿我取乐,我再也承受不下去。


最后,令人毛骨悚然的剧情大反转出现了……


警方终于进入了幕后操控者的系统中,却发现了一个38.7万人的移动设备识别码文件。



而这些人,竟是所有参与过“报应游戏”的网友。



真相大白!这个黑客的终极目标原来是引出这些网络暴民,将他们置于死地。



这是一场后果自负的游戏,“game of consequence”,现在承担后果的时候到了。


这时,地图上的人工智能蜂瞬间启动,朝着各自的目标蜂拥而去。



一场全民狂欢的游戏,最终演变成一场大屠杀……



看过这个黑暗的未来寓言,我们不禁要想,如果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那么他还会肆意地去谩骂和攻击吗?


接受教育,不是让人到头来做压根不会思考的芦苇。


不逃避判断,才能心有敬畏。


不脱离思考,才能永怀谦卑。


推荐阅读

佐治亚理工留学生被谋杀:留学生在美怎样保护自己?这篇文章值得一看再看


别让本该退休的父母为你再奋斗20年


夜毒:当老美遇上中国最臭螺蛳粉,嫌弃到震惊,最后吃到汗如雨下。。。


神秘家族靠近亲结婚统治世界200多年,掌门人资产顶2200个马云,穷得只剩钱了!


如果你总是很忙,你一定在什么地方做错了!精英具有惊人的轻松生活方式

第22期学霸团正在报名中

在本公众号回复学霸团获取报名方式

以下关键字均在公众号对话框中回复

不是在留言区,也不用点阅读原文哦


回复 排名 看usnews美国大学专业排名

回复 QS 看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回复GPA 看GPA相关内容

回复 条件 看申请美国研究生需要什么硬条件


托福备考和留学申请有任何问题 

请点击阅读原文在线咨询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