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密斯交互媒体|中国学姐们的那些故事(下)

2015年03月16日 伦敦大学金匠学院



主页妞的分割线:学姐们被我无耻地追稿了半个月,终于有了下面这篇你看到的成品。一年的成长经历几个月心血做出来的project,被压缩到一段话里是有些草率。是以希望给在申请的你一些借鉴:关于我们这一年到底在干什么这档子事儿。以及最重要的是,这一年,究竟会怎样改变你

--------------------------------

12 届 law


当时选到IMMA其实有一半是误打误撞,当时design和im都给了offer,自己是设计出身的,就想,嗯,是时候试试新的东西了,倒是没想到一试竟然如此三观颠倒。


IMMA里一年对我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尽管给的知识不practical,不是数据模型和分析流程,不是语言、技术甚至技巧(我甚至不确定IMMA推崇任何技术的技巧)但影响的是思维模式。自己其实是个凡夫俗子,对事情很少有深层考虑。本科毕业后我抱的是做广告和设计的固有思维来上的课,对我简直是一个新的世界。


当别人问我学什么,若我说Interactive Media,身边那位一定给我补充,and Critical Theory。也是,program里的金子对我来说真的就是critical thinking,引导我对发生中、既有的、甚至非常稳定的事物想问题。这里问题的意义远大于质疑,问题可大可小,可表面可深入,对现有形式可促进可颠覆,可能性非常大,是脑洞大开的重要根基。这种思维方式的持续影是一个人的生活风格,所以掉了这个坑咱就别想回去了吧啦吧啦。


以我为例,一个二b青年当时带着本科里广告设计(甚至也可以说国内教育咯)的固有思维来到课上,开课不久Graham邀请我和Ji给大家讲讲《天工开物》,做个presentation。谢过我们演讲后,Graham说,你们想,这是remote control 吗?我当时就懵了。不明觉厉啊,一秒掉进大坑。


然后luciana攻势开始,刚开始读几天reading的时候我这位小二青年就开始支持人工智能可以统治世界(别笑伦家),后来踩了后结构地雷拥护鲍德里亚。毕业论文写美图秀秀、instagram和hyperreality,聊后结构下对社会真实的自愿分离。现在回头看看是可笑幼稚缺乏贡献,但是这个累积的过程还是很值得珍惜,毕竟药效在毕业后才出来,critical thinking是一种会一直自愿服的药啊有木有!课程里留白和初步接触过的部分让好奇心的范围大大增加,想要知道的东西比之前广和深啦。被课程射了一脸的科技啦,VR啦,UX 啦,到建筑、现代艺术、文化理论、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在IMMA熔炉下和谐融合,比较明显的结果是,现在遇事批判的点更多的在于自身,也避免为critical而critical的成分,强迫对想法不同领域融汇验证再确定等等。现在若再作相同的活儿,出产的东西便会多了这种思维方式的打磨能更有活力也会更grounded(嗯,是不是开始不知所云了……)所以我相信这是一个美妙又会一直延续的过程,带着这样的思维习惯,无论处于哪个地方哪个位置,总是有了脊梁。


呼,然后就是project。名叫Data Sync (picture as attached)。看到的sensor box没finalize,大概就是把detact到的本地数据(input接近sensor物体的温度、湿度、颜色、人体红外来测定是否人类等等呵呵呵)来影响sphere的变化频率,频率进而filter remote data(中央数据。其中有news titles,stock index,display了在sphere背后)。


这个project是智力cybersynproject的一个反向mock up,和cybersyn这种“最强大脑”式information manipulation对比,这个project反向从random local data影响社会中心数据,批判现在所谓‘互联网众包'、‘世界是平的’环境下恶性随机被empowerment。


13届 Ji


接到要我介绍Interactive Media专业的任务,想了很多不知从何说起。就说说教授格雷哈姆2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好了。他说:“要避免在任何一种技术上变得过于精通;当你意识到时,需尽快开始学习下一种技术。”这当然不是教我们如何快速地成为一个通才,而是这个专业在实践上反复强调的不去受既有专业思维模式的限制。我想很多出国留学的同学都抱着要学到先进技术的想法(快说你们都是!),所以这句话一度让我非常迷茫。如何把握这个度,在何时抽离,又从哪个角度去反思自己手中的技术物。从某种意义上,拥有专业技术背景的同学和从人文学科来的同学会在维持这个平衡上面临不同的挑战。前者偶尔会有排斥心理,而后者则可能陷入崇拜技术的怪圈。


他还说:“你真正开始理解这个专业始于毕业时。”这句话在入学前我也听上一届的学生提起过。除了个别几个进来时就目标明确的智慧型同学,大部分读完一学期后还是不知道这个专业到底在干什么(当然教授最爱后者的状态)。我自己仗着原来传播学的老本也跌跌撞撞地做完了几个项目,写了几篇玄学文章。毕业展时笑得傻乎乎,还觉得这个专业神秘莫测。几个月后,教授的话一语成谶。我到了新的学校学习相关课程。这时,我才开始系统地重新认识Interactive Media。说得感性点,有些东西你以为过去了,可它早就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你的世界观。我开始重读以前的理论,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种项目和展,甚至把新的专业当做一个活的实验标本来反思。这一年我觉得自己学习到的要更甚于在Goldsmiths时。


专业分理论课和实践课。前者要读一大堆关于控制论、人工智能、自创生系统、软体研究的文献。我自己还选了比抽象更抽象的biopolitics和media philosophy,可以想象论文期间的抓狂。后者共分3个阶段,循序渐进。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搭伙或独立完成一系列的项目,教授(搞数据库艺术的)不会在主题上给任何限制,不过有非常频繁的tutorial,也会给你联系做相关主题的艺术家、毕业学生。当然结果永远是,一群不同背景的人做出了千奇百怪的东西。单就我那届来说,有搞独立游戏设计的,用数据来驱动牛奶注入量的、用喷砂机处理照片的、还有手感应式数据球。


我自己独立或合作的项目主要关于互联网数据隐私,以及如何通过日常生活的行为艺术来反思科技与文化的关系。


Deface: ⼀个Chrome插件,可以识别出网⻚内所有的人脸,并挑选面具把他们 “⻢赛克化”。



Mindio: ⽤脑电波来控制收⾳机的播放。参与者需要通过冥想来让收⾳机保持静⽌




14届 Si

本科学广告的时候接触到交互媒体,制作商业广告运用互动式二维码操作,制作3d语音人偶动画,研究ryoji ikeda的audiovisual作品。一切都从多么酷炫的视觉媒体开始接触interactive。大三准备出国的时候就google了一下interactive media,第一个就弹出goldsmiths这个学校。


细细阅读“交互媒体:批判理论与实践”这个专业的课程内容,书单以及过往学生作品,才知道我所了解的交互仅仅是冰山一角,后来搜集资料细细阅读,便一发不可收拾:有Norbet Wiener的控制论,有复杂的网络动力学,有后人类,有异质空间论等等。学习的东西从计算机理论以及计算机科学实践到社会科学再到哲学然后回到艺术理论甚至艺术史……


这一年在理论与实践认识上拓宽了眼界外,更重要的还是确认了自己的落脚点:声音艺术。回想起一年前的自己对于技术,对于视觉的过度崇拜,而一年后我觉得这些东西也仅仅沦为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内心。而这种内心往往是不介意别人的目光,虚心的做自己,可谓是一种自信。希望阅读这些文字的你有机会体验到这个课程的一些乐趣,这是我读书期间以来最棒的一次体验!


14 届 XiaoLan


我本科的专业背景是数码媒体技术。我选择交互式媒体专业的初衷是为了对我自身的专业领域取得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及取得目前最前沿媒体技术的第一手资讯。可是随着越来越深入的探索,我意识到交互式媒体绝非单纯以“尖端的技术”就能一笔带过的,因为其中涉及到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人。所谓交互,是人类与技术的互动,更是科技与文化的碰撞,而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取得最理想的平衡。


我非常庆幸我选择的是Goldsmiths,因为她深厚的人文研究基础为我提供了最理想的学习环境及资源。必修课程 Critical Theory 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辩证思维在思考过程中的决定性地位,这一点在我以往的求学道路中没有任何一所学校能满足;

自主选修课程Crisis and Critique 所讨论的西方古典哲学问题更激发了我对导致中西价值观差异的根本——中西哲学基础差异的巨大兴趣。在这短短的一年当中,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及技术,更重要的是,懂得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思考”,以及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无可取代的伙伴。



--------------------------------------------------------------------------------------------------

点击“阅读原文”就是申请链接啦~ 回复 “交互媒体”收取上篇关于其他毕业作品的文章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