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伦敦季 - 舞会、华冠与淑媛

2015年07月01日 伦敦泰勒斯珠宝



又是一年伦敦季,就连潜水许久的文主也忍不住要浮出水面发篇文章咯。不熟悉伦敦季的同学可能要问,文主你都在说些什么呀?是不是度假两个月回来脑子都糊涂了?从来只听说一年有四季,春夏与秋冬。你说的这个伦敦季又是神马东东?


伦敦季是伦敦社交季的简称,它始源于英国17世纪、发展于18世纪、鼎盛于19世纪。被用于笼统概括每年春末至秋初,英国贵族之间长达100多天包含一系列社交活动的特殊时段。伦敦季的活动内容包括赏花(五月切尔西花展)、赛马(六月皇家赛马节外也包括观看马球赛事)、出席名媛成年礼(Queen Charlotte ball 、夏洛特皇后舞会)、看歌剧、举办花园午茶会以及参与慈善事业等。


图一、伦敦社交季今昔




谈到伦敦季中最亮眼的活动则非夏洛特皇后舞会(以下简称为QB) 莫属。在那个一没有《非诚勿扰》,二没有社交软件,即不准女生上大学,也不许女士出门工作(三观不正的旧思想认为贵族女子出门工作是自贬身份)的封建年代里,QB舞会的举办肩负着将适龄女子送入成人社会与婚恋相亲市场的双重使命。而能被邀请去QB参与谒见皇室成员这一传统仪式也无疑是对受邀者一种身份上的认可与荣耀。


图二、夏洛特皇后舞会今昔





在这场舞会上,刚从礼仪学校(etiquette/finishing school) 毕业的年轻闺秀们将首次在重要的公众场合亮相并接触到身份相似的异性(suitor),因此她们被统称为debutante,。原自英文一词debutate(首次面世) 。参加过舞会的女子至此可以随家长正式进入并参与伦敦季的各项社交活动,因此QB亦被看作是淑媛们的成年礼。传统的成年礼上未婚女子为表示纯洁与谦逊并不会佩戴过于华丽的珠宝,白羽冠与珍珠首饰是标配。而作为陪同共赴QB舞会的已婚家族女性(往往是母亲)则会佩戴家族世传的华冠以彰显其血脉的悠久纯正。


QB只是一个开始,其后社交季中一系列的大小舞会上父母都会倾尽全力拿出压箱底的宝贝给女儿装点门面。待到千金出嫁时,富裕的亲戚、密友亦会打造钻冕宝冠作为贺礼添彩妆奁(比红包实在多了嘛)。而每当有地位尊贵的远嫁新娘佩戴着款式新颖、富有异国风情的皇冠亮相时,英国的上流社会的时装圈就会掀起讨论的热流。其中点赞多、颜值高的美冠样式会被争先效仿,往往在数月之内便会普及宫廷上下。


英王室所藏冠宝中的Kokoshink Tiara(俄风钻冕系列)正是此类舶来文化的结晶。Kokoshink 俄文原意为鸡冠,本是俄国妇女传统发饰的一种。其前额与头顶冠的部分较为坚硬,支架感强而夸张,中部高高隆起,下衬丝巾。1888年,英太子妃亚力历山之妹Maria(俄沙皇凯撒大帝三世的王后)为贺姐姐结婚25周年纪念日特委托英皇珠宝匠家Gerrad 对“鸡冠巾”加以改良,打造了一顶由61根“钻条”组成,共嵌大小钻石488颗,光彩夺目的发冠做为礼品。了解历史者都知道后来成为英皇后的亚历山大是十九世纪宫廷的风尚指南针。她不但人美位高,且对着装配饰有着极为内行的研究,是众命妇追奉的“女神”。Kokoshink tiara 有了这样一位形象代言人,真可以说是赢在了起跑线上,自此扎根皇室,独成一派。


图三、俄风皇冠之前身“鸡冠巾”



图四、英皇后亚历山大与其妹Maria


左侧身者为亚历山大,照片上佩戴的正是其妹所赠之钻冕。


图五、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佩戴亚历山大皇后之冠




图六、Kokoshink皇冠的设计衍变 19世纪



图七、Kokoshink皇冠的设计衍变 20世纪



美丽的负担

其实贵妇人并不好当,这些美貌绝伦的丽冠大多有着与其颜值相匹配的重量。负重整晚还要仪态万方、谈笑风生,这既是考验更是功力。上个世纪的美国女作家Gertrude Autheron 就曾在其小说《美国老婆英国郎》中写道:“我曾看过女性不堪其冠冕之重而娇容发灰的。然若不想成为盛会上被侧目的无礼之人,则华光烁烁不可或缺。” 在要体面还是要舒适两者之间,几乎没有哪位注重礼仪的贵族女性会选择后者的。


十九世纪末著名的美女马堡尓公爵夫人Consuelo vanderbelt自幼生长于美国,父亲是铁路大亨,母亲出身于纺棉商。她在自传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桩由于冠冕引起的小事故。某日,其夫马堡尔公爵盛宴款待当时还是皇太子的爱德华七世来巡。由于收藏正式宝冠的银库关闭过早,公爵夫人未能及时取出 ,无奈之下只得佩戴普通的钻石发箍列席。本以为混的过去,谁知皇太子见后立刻发难道:“亚历山大(上文的太子妃、后来的亚历山大皇后)尚且佩戴家传之冠赴宴以示尊重,公爵夫人此举实在无礼!” 。公爵夫人形容当时气氛之尴尬确实有点“亚历山大”(压力山大)。小小发饰竟能惹的天子大动肝火,冠冕在正式社交场合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倾国珍宝

冠冕多为主人家业鼎盛时期所打造,因而用料考究,工艺精良,其中不乏名家名品,珍宝级别者亦不在少数。伦敦侯爵夫人特里莎·海伦(marchoniess of Londonderry)就曾拥有过这样一顶倾国之冠。该宝冠平时以钻冕模样示人,冠心与冠顶暗嵌机关,每逢重大的盛典舞会夫人便会打开机关将数颗钻石摘下替以巨型珍珠。在1897年迪文郡舞会盛事上有幸目睹过此冠的评判家记录道“仅冠顶珍珠之价值即可以换得几个欧洲小国。” 。此冠被特里莎夫人亲昵地称为“家族保卫者”(Family fender)。如今钻冕还在侯爵后人手中,只是那些用于替换的神秘巨珠却早已匿迹江湖,无人知晓了。


图八、伦敦侯爵夫人佩戴珍珠宝冠


图九、宝冠不加附珍珠时的样貌


由于冠冕的造价不费,拥有这些宝物的主人往往会要求巧匠在设计上多花心思,以求可以一物多用满足除正式宴饮外的日常佩戴需求。其中最常见的设计是从冠架上摘下后作项链使用。此外还有变吊坠,胸针、发花等功能选项,设计好的冠冕利用率并不低。比较符合现在杂志上所宣传的“投资型珠宝”。所以说嘛,谁讲有钱就要任性?看看这些珠宝就知道,其实皇室贵胄也是很乐于精打细算的,变化过程即趣味本身。


图十、 可以轻松转换为项链的多功能钻冠 1905


本人广告:主钻石约2克拉,与其他三颗约一克拉的配钻都是H色VS净度级别。此级别钻石与顶色无瑕的钻石肉眼区别甚微但造价成本却划算许多。由此看出当年下单订做此冠的主人是位比较有智慧、懂持家的贵族女性。冠上钻石均采用20世纪初(1905年)刚发明的明亮切割法。此新法加工的圆钻闪烁度远高于之前流行的欧洲矿切法与玫瑰式切割法,因而被延续使用至今,佩戴入时。冠之主体由铂金(比黄金还贵两倍的稀有金属)作架,重量远低于传统的黄金、白银结构,大大减轻了佩戴者的负担。冠架有三处纽扣机关,打开后钻冠主体可摘下另做项链使用。


图十一、著名的《唐顿庄园》婚礼钻冕


电视剧《唐顿庄园》中的婚礼钻冕是货真价实的古董。这顶桃金娘钻冕本属于爱德华七世(上文脾气不大好的那位)的长女路易斯公主。是公主出嫁时撒逊家族赠予的礼品。桃金娘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花语里象征着忠贞与爱情,做贺仪很是妥当。


皇冠之殇

俗语说花无常好,月不常圆。皇冠在名利场上大行其道数百年后,也终免不了于近代衰落的命运。随着一战的到来,伦敦贵族纷纷携产避难。往日的舞会应酬多被取消,少数得以举行的也规格低调。毕竟珠光宝气莺歌燕舞的奢靡作风在备战时节显得并不明智。战争期间许多皇冠被主人拆开还原成原料,这样更方便携带,也更有利于逃亡路上随时变卖换取紧缺物资。被遗落在伦敦的皇冠有些毁于战火轰炸,有些则失于盗贼流寇再无踪影,得以完整保留至今者数目稀少。


待到一战结束,女性已实行留短发。需要用丰厚长发做底打髻的老式皇冠因无法紧跟时尚潮流而被新发饰额冕取缔。现如今若想窥得皇冠的貌美,除了古装历史剧恐怕也只能向肖像油画、旧照寻了。


虽说皇冠的旧日风光与功能性已不再。每每接触到这些熠熠生辉冠冕时,本人还是会心跳加速。在这个仪式感越来越不重要,处处提倡快消费的年代里,它们的存在近乎奢侈。它们的存在延续了并牵连着那一段段逝去的时光与旧梦,而在那些五光十色的蝴蝶梦里,有舞会、有皇冠、有淑媛。


题外语:欢迎喜爱古董珠宝的朋友指正联络。本人主业吃喝玩乐,副业买卖各类古董珠宝,有什么问的尽可留言。


对于想要有华冠舞会直观感的需要推荐影片资料的同学,本人目前只能记起英国Channel4拍摄的纪录片《The last party at the palace》。不过此片讲述的是最后一批debutante(1958年)的故事,时间线比较现代,没什么美冠可看。此外《唐顿》最近一季还原的是1920s的成人礼场景,礼节还是很周到的,也可以参看。文中所写之十九世纪的成人礼舞会场景尚未想出哪部有拍,很是抱歉。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