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no杨帆—— 不仅能说好中国话,还要懂中国文化的,才是好“中国通”

2015年07月01日 英伦大叔




To be a “China hand”, you not only have to speak Chinese well, but you also have to understand Chinese culture


(We provide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is particular article for English speakers at the bottom)


要问伦敦哪里最高产“中国通”,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绝对当仁不让。Chinese Portal的多位歪果仁实习生,均产自亚非学院。来自亚非学院的西班牙留学生Bruno Ari Millan Narotzky(中文名杨帆)更是赢得了第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英大区赛的特等奖,还获得“中英旅游形象大使”的殊荣。他在决赛演讲《我在连山》中,动情讲述他在中国的人文之旅,夺得冠军,实至名归。




杨帆(Bruno Ari Millan Narotzky)作为一个西班牙人,能够代表英国出征中国,参加“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总决赛,他显得很兴奋。他告诉记者,他会在去中国之前尽量提高自己,为和更多更优秀的选手比拼汉语和才艺。他期待这趟中国之旅,自己能广交朋友,好好享受在中国的生活。




兴趣是学汉语最好的老师

Passion is essential for learning Chinese


说起杨帆第一次接触中国文化,可要追溯到他童年的回忆了。自小爱画画的杨帆,七八岁时收到了他的妈妈从纽约带回来的儿童读物Long is Dragon。他喜欢书里中国元素的插图,反复学着画,而且对中国字产生了兴趣,觉得它们跟古埃及字一样,古老神秘。儿时的兴趣,长大后得以延续,在北京学习生活时的杨帆,学下象棋,还有幸找到位老师免费学习书法。杨帆喜欢从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嘴里听中国故事,了解中国文化。除了看中国的电视节目和电影,杨帆还把相声录下来过,上大学的路上听。学语言,从来不是条轻松的路。


喜欢中国的“高龄”文化名人

Loving "mature" cultural celebrities in China


问及杨帆喜欢的中国名人或明星,他笑了一下说:“我喜欢的人都比较老”。他喜欢的是中国的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听到庄子,诸葛亮,王安石,顾城和鲁迅的名字,我心里一惊,是惊喜也是惊吓。这种感觉,就像是看到了收藏在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流失文物。见其文物精美,想其历史苍凉。杨帆惊叹于中国古代演化思想在哲学基础上不仅与西方具有广泛共通点,而且还可能更深刻。


中国古代有庄子的“井底之蛙”,古希腊有柏拉图的 “洞穴”,意思是洞穴内的许多人已经无法适应真正的光明。


中国人和西班牙人一样,很“自然”

Chinese people, like the Spanish, are "natural"


对于来自西班牙的杨帆来说,学习汉语除了可以让他和13亿中国人对话,最大的意义是帮他消融了西方世界里“东方主义”刻板印象下的中国。他可以认识活生生的中国人,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杨帆喜欢中国人,喜欢中国人对家庭、朋友和工作的观念和态度。他用“自然”和“认真”来形容他眼中的这份喜欢。他觉得中国人自然的生活态度和西班牙人、意大利人类似。什么是他所谓的“自然”?就是中国人、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不会绝对的“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没有分得那么清,跟英国人不一样。


记者初识杨帆,是在“汉语桥”的决赛舞台上。舞台上的杨帆,深情款款拉着小提琴,字句轻柔地做着演讲。台下的杨帆,操着浓重的西班牙口音英语,少了份拘束,多了分自然。 期待杨帆在第十四届“汉语桥”上取得好成绩。


欢迎大家自荐或推荐外国朋友表演的有关中国题材的视频(手机拍摄的也行),传至[email protected],注明Chinese Show。


To be a “China hand”, you not only have to speak Chinese well, but you also have to understand Chinese culture


Brief Description


If you ask where in London you can find the best “China hands”, then the answer is, without a doubt, “SOAS”. In fact, many of Chinese Portal’s interns have come from that university. Bruno Ari Millan Narotzky (Fan Yang) as the outstanding winner in of the 14th "Chinese Bridge" UK Contest, and has also been granted the laurel of "The Ambassador of Chinese-British tour". In the final round of the contest, he gave an emotional narrative of his cultural tour of China, leading him, deservedly, to victory.


(阅读完整英文原文,请点击“阅读原文”或“read more”)


by Jessica /文 Austin /英译 Edi /校对


If you want more information, just click the link '阅读原文' below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