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也会很温暖 —— 帕丁顿熊 影评

2015年04月01日 英国驻上海总领馆


洪女士在动画行业从业数十载,做过编剧、制片和策划。今年三月受邀参加了“创意英伦”盛典及《帕丁顿熊》的首映。活动后她向我们写了一篇影评,及她参加活动的感受。我们非常感激她对我们活动的反馈,也很高兴她在与英国业界人士的交流中有所收获。在此特意贴出她的影评及她发给我们英国领事馆同事的活动感想。再次感谢各位对我们活动的支持!

通过对帕丁顿熊电影的观看以及3月4日的讲座的参加,我对现在英国的文化有了更贴近更新的了解。英国在影片的创作和技术方面显而易见是世界领先水平,值得我们从业人员认真学习。最高兴的是中英在影片合拍方面都非常有意愿,这对我们的确是非常巨大的利好消息。希望将来可以和英国的同行们有更深入的合作



伦敦也会很温暖

—— 帕丁顿熊 影评


作者:洪文佳(今日动画)

2015年3月25日


帕丁顿熊对我来说有着不一般的意义。这是我平生参加过首映礼的第二部片子。是我不满两岁女儿看的第一部电影。


一提到英国,一提到伦敦,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就有一种穿着呢子礼服、戴着礼帽、拿着手杖的绅士的即视感,这中间其实包含了另一层意思:距离感。绅士都是让人有距离感的,他们彬彬有礼,但可能不那么亲切。但帕丁顿熊这部片子打破了这种感觉,它告诉了人们另一个伦敦,一个温暖热情的伦敦。


——故事——


影片讲述一头冒冒失失的小熊在秘鲁的家园中遭遇了地震,失去了所栖之地,在婶婶的帮助下不远万里来到伦敦,希望找到当初和叔叔婶婶结为朋友的一个英国探险家,以此找到新的家。初来乍到的小熊来到帕丁顿车站,却被大都市的繁华给整晕了。无家可归的它被布朗一家意外收留,并以发现地“帕丁顿”火车站的名字给他命名。


布朗一家是普通的伦敦市民家庭,在城市快节奏的生活里,家庭成员的相处有些微妙的不和谐。而小熊的到来则激发了这个不和谐的升级和爆发。尤其是布朗先生过于谨慎小心而让其他家庭成员感到压力。经过几个磨合,小熊总算基本被布朗一家认可。它还在布朗先生的帮助下找到了当初那个英国探险家的名字叫蒙哥马利克莱德。


但是自然博物馆的标本制作师米莉森特却盯上了它,她趁帕丁顿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去捕捉它结果未遂,把布朗家里搞得一团糟,因此让布朗一家对帕丁顿产生了误会。帕丁顿离家出走,前去寻找蒙哥马利,却发现原来米莉森特就是蒙哥马利的女儿。米莉森特对当年父亲放弃捕捉这种有高等智慧生物的行为非常不满,决心一定要弥补父亲的“过失”。她将送上门的小熊骗到了自然博物馆,在这里她揭开了虚伪的面具,露出了狰狞的本性,小熊这才知道大事不好,可惜被麻醉枪击中,悲剧仿佛就在眼前。


布朗一家在邻居的通知下,赶到博物馆拯救小熊。在这个过程里,他们精诚合作,之前家庭里的矛盾被秒杀。布朗先生抛弃了胆小怕事的原则,变身一个勇敢的英雄父亲,直接获取了整个家庭的仰视。在各种又惊险却又不乏幽默的环节后,布朗一家终于打败了米莉森特,救回了小熊,而这回,小熊实实在在地成为他们家不可缺少的成员。而米莉森特则被法院判处去她父亲的爱心动物园里做社工,这对美貌冷酷的她无疑是最大的惩罚。




——故事的背后——


从故事来看,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喜剧。一波三折但不失轻松幽默。但这部片子的背景,却没有那么轻松,那是一段二战之后英国孤儿寻找新家的历史。这在片中也不时被点出。


首先是开端中森林大地震的惨烈,与战争何其相似。流离失所的小熊,与战后失去亲人庇佑的孤儿何其相似。而后露西婶婶送小熊登上去往伦敦的轮船时,就告诉他伦敦战后曾有很多孤儿被不同家庭领养。她给小熊戴上了一个“请求照顾”的牌子,与当年孤儿带着编号的牌子如出一辙。


之后,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布朗夫人带着帕丁顿熊去伦敦一家古董商打听探险家的时候,古董商叙述了自己孤儿被领养的历史。这是一次点题的情节,那一瞬间让人感慨万千。这段的拍摄也非常具有奇幻的色彩,当玩具火车叮叮咚咚到站后,镜头推进,下午茶的氤氲雾气中,玩具火车变成了当年的蒸汽火车,古董商当年还是一个孩子,他坐在火车里等着被领养家庭领走,雾气烘托了他惶恐孤独的心情,还有第一次见到领养者的无所适从,映射了小熊的处境和心境。


但是可爱的帕丁顿熊,代表着当时万千孤儿,没有因为生活的跌宕而丧失对美好的追求。就像小熊,他改变着自己,尝试融入新的生活,却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领养家庭,改变着人与人的关系。每个人都放下心中那面阻拦别人进入的栅栏,以真心示人,以真诚包容每一个家人,包括领养者,包括被领养者。大家彼此包容,家庭其乐融融。这样的家庭在伦敦有千千万万,而伦敦,就像最大的那个家庭,包容着这些,包容着一切。


——情感——


当结合这样的历史背景,再来看这部影片,你就会发现,不仅有惹人发笑的幽默,也有很多让人感动的地方。


当然,影片本身毕竟讲的是现代的伦敦故事,因此片中引入了现代家庭的情感特征,与小熊孤儿寻亲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却不显矫揉。


因为说到底,一切都关乎情感。情感,是衡量一部影片质量的唯一标准。富含情感拍出来的片子,并且能让观者深切感受到情感的,就是好片子。


片中,布朗先生对安全问题过分的忧虑抑制了家庭的欢乐情调。布朗夫人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却因为家庭而陷入创作枯竭的泥沼,两个孩子对父母都非常不理解。一家人之间互相缺乏交流。这是个国际通病吧。现代很多中国家庭也同样面对着这个问题。


然后小熊的出现,彻底打乱了这个家庭原本有秩序但略显乏味的氛围。尤其这个小熊又是个冒冒失失的主儿。小熊的存在,虽然让孩子和父母之间、夫妻之间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了,但也让家人发现布朗先生所谓的谨小慎微只是源于对家人的爱和牵挂,而布朗先生也发现了过分的爱和保护只会让家人感到窒息和不快乐,最终大家都改变了自己,接纳了对方,同时接纳了小熊。


孤儿被领养不是故事的终点而是起点,如何用爱去包容家庭里的每个人,如何去用真诚对待每个人并收获爱和真诚,这是影片情感的基调——满满的暖意。


顺便提一下,米莉森特也是有爱的——表现为对父亲行为的恨。她对帕丁顿熊的执着,恰恰印证了她对父亲的爱,虽然这种爱被扭曲了。


因为一段孤儿的历史,让影片的情感有了坚实的基础,一切显得自然而感人。而基于这感情而发展出来的故事,也符合逻辑而显得自然,一些搞笑的桥段也不显得而矫揉造作。



——故事的元素——


可以说,帕丁顿熊这部影片,是一部把地标元素、文化元素结合得非常好、非常自然的影片。给人们——至少是给我——展示了一个既和想象一样却又有点不一样的伦敦。


有些元素符合了大部分中国人对英国文化的想象,比如在古董店里的那顿下午茶,精美的器皿,精致的甜食,浓浓的香气似乎可以突破屏幕而来。还有摩天轮、伦敦塔桥、大本钟等等。还有那没玩没了的雨。


有些元素则让人眼前一亮,比如街头欢哥的乐队。都说音乐是无国界的。在小熊达到伦敦的时候,明亮欢快的节奏一下拉近了与伦敦的距离。对很多读狄更斯、柯南道尔小说长大的中国人来说,对很多没有亲身体验过、只在荧屏里、画报里领略过些许英国风味的中国人来说,伦敦是雾是雨,是绅士是女皇,是咖啡是奶茶。而这个乐队,打破这些固有的概念,让我们看到一个温暖包容的城市,一个快乐的城市。


还有一个元素让人无法忘怀,那就是白金汉宫门前的守卫,好心收留了离家出走的帕丁顿熊,从高耸的军帽里源源不断地拿出各种英式甜点美食,慰藉了雨中流浪的小熊。看到这里,观众们都笑了,暖暖的笑意。



——总结——


帕丁顿熊,这部讲述了一个名叫帕丁顿的冒冒失失的小熊的片子,是一部百分百的暖片,告诉了人们伦敦也会很温暖。


最后顺便再说一句,妮可基德曼这次突破一贯形象,以一种戏剧式的夸张表演坏女人米莉森特,让人眼前一亮,让人忍俊不禁。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