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对女孩和男孩而言有何不同?

2016年05月01日 美国留学那点事


文/界面   翻译:宋晓燕

来源:The Atlantic

在世界级的竞赛中,还没有哪一项竞赛像国际奥数那样,女孩所占的比例如此之低。很多女孩在中学时便开始对自己的数学能力丧失信心。

罗马尼亚的布什泰尼小镇以其滑雪运动及壮观的景色闻名于世。而对我来说,今年四月初在小镇的体育馆正厅,看到147个女孩子正在那里做数学题则让我更加震撼。女孩们不是被假定为讨厌数学吗?或者就像Barbie(注:可能是指芭比娃娃)曾经告诉我们的那样,她们觉得数学“非常难”?


不止是这些女孩这样。来自39个国家的39个团队,包括美国、厄瓜多尔、俄罗斯和英国,都参加了今年的欧洲女子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而在2015年只有30个团队参加了竞赛。这无疑是一种进步,因为这项始于2012年的长达一周的奥林匹克竞赛旨在鼓励更多的女孩参与数学竞赛。巴斯大学的数学教授Geoff Smith最早提出了这一想法。


“国际数学竞赛的一个问题是,参赛者中女孩所占的比例非常小,”Smith 说,“在世界级的竞赛中,还没有哪一项竞赛像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以下简称奥灵长)那样,女孩所占的比例非常低。10名参赛选手中仅有一名是女孩,有的团队中甚至都没有女孩。去年的美国队21年来首次夺冠,参赛选手全是男孩。


Smith注意到,自从中国从2002年开始举办只针对女孩的年度竞赛后,中国开始将女孩纳入自己的国际竞赛团队。他没有承认这是直接原因,不过他觉得为欧洲女孩举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奥林匹克竞赛也是一个好主意——虽然这面临的挑战将与男孩为主导的竞赛所面临的差不多。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支持这一想法。“一些人对此表示怀疑,一些人满怀热情,”他说,“对于单独为女孩设置竞赛大概有两种观点。一种看法认为这是一种女权主义行为,试图为年轻女孩提供更多机会,而一旦目标实现这一竞赛可能就宣告作废了。另一种看法则认为这是对女性的侮辱,因为这说明女性不够强大,无法参加公开的竞赛。”


大多数学校没有成功地鼓励女孩参与数学竞赛


去年Oliver Holmes发表在《卫报》上的一篇文章主要聚焦于后一种观点。他提出,一位瑞典国际奥数女性参与者及女性数学家在负责了瑞典数学学术竞赛之后总结出如下观点:女性奥林匹克竞赛是一种“低级的竞赛。”


但是很多真正参加了欧洲女性奥数的女性并不这样认为。Jenny Iglesias是今年美国队的主教练,她认为这对于女孩来说不单单是获得竞赛体验,而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来欣赏数学,增强解决其他问题的自信,比如说网络、交际,“让自己不再是房间里的唯一一个女孩。”Iglesias正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参加了中国女子奥数,收获颇多,并且获得了来中国旅游的机会。


但是如果欧洲奥数日益受到欢迎是在向我们表明,女孩实际上是对数学竞赛感兴趣的,那么为什么国际奥林匹克赛场上还是存在性别差距呢?2009年,一项由经济学家Glenn Ellison和Ashley Swanson主持的关于性别与数学竞赛的研究发现,很少有女孩要像男孩那样参加许多考试从而达到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这样的大型活动所需的能力。而且,即便参加考试,这些女孩也主要是来自于精英学校的少数群体。而相比之下,男孩却几乎是来自所有的学校。这让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多数学校都没能成功地鼓励女孩参与数学竞赛。


在美国数学竞赛AMC12这一最难的考试中,得分为100分的女生仅占五分之一。而100分以上(满分为150分,总共25题,每题6分)的选手中,女生所占比例仅为十分之一。作者认为系统性性别歧视和刻板印象是可能的原因,并且反对Larry Summers所提出的“天生”不同的言论。Glenn Ellison和Ashley Swanson拒绝给出任何确定的结论,说这一领域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评估显示,对全世界3岁到15岁的学生进行测试,会发现2009年男孩在数学上的表现要超过女孩。不过不同国家也有所差异,比如,阿尔巴尼亚的女孩就比男孩高出10分。瑞典也更偏向于女孩,但是男女差距非常之小,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而在美国,数据却显示女孩的数学要比男孩差很多,2009年的差距为20分。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一位社会学教授Maria Charles曾在全球范围内做过关于不同性别数学能力差距的研究,不过对于美国的教育文化,她可能还需要做更多研究。她曾强调个人成长对实际追求的影响。“在一个富裕社会里,一件事情的改变是基于我们对事情本质的理解。我们对于职业和教育的理解已经从倾向于实际应用变成了倾向于自我表现。”Charles 说。


一个世纪以来,美国曾不断追求教育进步,鼓励学生追求个人的激情。但是大众普遍缺乏对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兴趣,并且存在根深蒂固的数学恐惧,这可能是因为在进步以前这个国家就缺乏强大的数学文化。欧洲移民在此建立第一所学校时,他们关注的是文学艺术,以此来陶冶人的心灵,对数字却未曾太过上心。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数学才变得更加必要。


直到19世纪,美国才诞生了第一位世界闻名的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本杰明·皮尔士。(正如哈佛所说:直到建校一个世纪之后他们才任命了一位数学教授——一位更以“真正的酒鬼”为人所知的教授。)19世纪,人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不断增长,那时正值工业革命展开。而美国的数学真正赶上世界的脚步还要比这晚上一个世纪。


Charles发现,当给个人机会去选择教育的兴趣时,在当今一些工业国家如美国,女孩往往会根据性别的刻板印象加以判断,认为男孩子更应该好好学数学——这种刻板印象甚至早在二年级时就开始形成——因为那时候她们仍然在了解自己。很多女孩在中学时便开始对自己的数学能力丧失信心。


“如果你问一个小女孩,‘你将来想做什么?’大多数女孩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真正擅长什么,”Charles说,“这就很容易导致刻板印象的出现。”根据Charles的看法,在一些较为贫穷的国家,这种情况可能相反,女孩会被鼓励尝试学好数学,因为STEM的职业报酬更高,也更能增加家庭的收入。


这一点在来自美国的特定群体中也有所体现,比如来自中国、印度、韩国、日本、伊朗等国家的移民,更倾向于鼓励他们的女儿从事数学相关的职业,像STEM、医学。尤其是当他们的孩子成为第一代城市居民时,这种情况更为显著。


刻板印象来自哪里 ?


美国关于女孩的这种刻板印象来自哪里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不过这种现象也正在改变。在Charles的文章中,她指出“19世纪时学习物理、天文和化学课程的女孩比男孩更多,因为这能锻炼她们做家务的能力,而且相对于人文科学来说所需要的推理能力也更低一点。”


20世纪初期,算术和编码被认为是低微的工作,因此许多“计算机”和计算机编程员都是女性。而在1950年代,当这些领域渐渐变得更加赚钱盈利,男士便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太空竞赛和冷战引发了大规模的科技繁荣现象,这种情况也就更加明显。1970年代和1980年代硅谷的崛起则进一步将计算机科技领域定义为智慧男士的俱乐部。

但是当我们试图解决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在数学上的性别差距时,我们不妨来观察一下那些并不为刻板印象所拘泥的女性,比如说Iglesias,欧洲奥林匹克竞赛美国队的教练;Sherry Gong,麻省理工的博士生,她也担任教练;以及两位竞赛选手Celine Liang和Demi Guo,她们都是来自加利福尼亚高中高年级的学生。以上四位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位在STEM或医学领域工作。她们都说自己在不同年级都受到老师的鼓励,要去参加数学竞赛。在鼓励女孩追求STEM方面,这些因素可能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还有自信。“当你无法解决一个问题时,你可能会很失落。但是如果无法解决问题,一定不要失去信心,”Liang 在给中学学生提供建议时说。


不过,即使是非常坚定,信心也有摇摆不定的时候。Gong在2007年成为国际奥数历史上第二个赢得金牌的美国女孩,她回想说自己在一次竞赛时曾经向教练Melanie Wood (她是第一个成为国际奥数美国队队员的女孩)倾诉,“我觉得我做的非常不好,但是我的教练说女孩子即使是做的非常好也往往会贬低自己。”


目前这些参赛选手都希望美国队明年能够继续参加欧洲女子奥数,即使是未来可能并不需要这一经历,这些年轻的“数学家们”也不会为此沮丧。


“这是一件好事,能给更多的女孩机会,” Guo说,“参加欧洲女子奥数是必须的,因为目前并没有其他的选择来给女孩们机会。”


原标题:Math for Girls, Math for Boys


倡导理性阅读,离美帝更近一步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