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真的是两码事

2016年04月29日 轻松加拿大



加国医疗系统,经常被视为是加拿大人的骄傲。但是加拿大的医疗程序,因等待时间过长而经常被大众诟病。不少新移民抱怨甚至投诉加拿大医疗系统如何如何的烂,轮候时间过长,小病都被拖成大病,对加拿大的医疗系统感到非常不满。比美国差很远,甚至连中国都不如。


前几日,温哥华的一名5岁男孩,因手术等待了8个月还没有做上,使得加拿大候诊时间过长的问题再一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名五岁男孩严重的听力障碍,医生表示,在开始了幼稚园之后,他会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面对很大的困难。为了接受鼓膜置管的手术,至今已经等候了八个月。


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这个手术的难度并不大,他的家人很困惑是什么原因要接受这么长的等待时间,而这漫长的等待严重影响了一个5岁男孩的生活质量。



新民主党省议员Judy Darcy说,该名男孩将会在九月开学,但现时没有人可以保证,手术可以在开学前完成。男孩现在的情况会令他比起其他同学,处于非常不利的状况。


查询近些年加拿大医疗方面的新闻,这样因等待时间长而引起病人和家属严重精神痛苦甚至危及生命的案例并不少见。


小编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相关的新闻,发现:


2008年,一名中年男子在加拿大伦敦医院急诊室候诊室竟等待数十小时,终因未能得及时抢救治疗而最后死亡。



2012年,CBC的一份调查显示,一名87岁的多伦多老妇因腹痛拨打急救电话,由于“资源有限”,救护车迟迟未到,老妇在等待三小时后不幸死亡。


来自阿省埃德蒙顿的 Burnup患有先天性嵴柱侧凸和骨关节炎,持续而又严重的疼痛让她在46岁那年不得不辞去了工作等待手术治疗,没想到的是,这一等就是十年。


一份名为《加拿大候诊时间对死亡率的影响》的报告指出,从1993到2009年16年间,因为等候不及治疗而死亡的加拿大女性的数字,可能高达44,273人。



加拿大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是两码事


不过大家也不要对加拿大的医疗太过悲观。在每年十余亿美元专项科研经费的支持下,其下属的数十间研究机构产生的科研成果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处在世界前十位。无论是医疗成果,研究水平,加拿大都是世界领先的。这也是很多华人移民加拿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疗技术水平一流,表明很多中国无法医治的疾病,在加拿大可能可以得到医治;北美的新药新技术,首先会从这里开始;加拿大医院的硬件设施,比如仪器设备、病房病床、急救呼叫、医疗备案、医疗类别、药品制剂、医疗规章等等,也是世界一流的。而医疗服务水平,则是很多华人感到不满意的地方。


加拿大的医生在整个医疗服务制度下,大致可分为三个组别:


1,第一防线(Primary Care):家庭医生(Family Doctor或General Practitioner,简称GP,也叫全科医生)便是坚守这防线的支柱,除了应付日常健康问题外,还负起预防疾病的任务。

 

2,第二防线(Secondary Care):医生在学院毕业后,经过两年的基本实习培训,获得机会进修专科4至6年,又经过严格考试和审核后,才可获专科证书,正式成为“专家”(Specialist or Consultant)。由于他们在医学上某一科目学有专长,家庭医生如遇到棘手的个案,都乐意将病者转介到专科医生。专家们在诊治妥当后,却要将病者交回家庭医生,只可建议何时需要专科检查一次。专家医生因此常被病者视为医学界的精英份子。

 

3,第三防线(Tertiary Care):坚守这防线的专科医生,大多数都是医学院内的教授、讲师、研究员或某大医院的顾问及主任。主要工作除了教学育才之外,还肩负诊治奇难杂症及研究工作。因此,他们被行家视为医疗服务的“灵魂”。

 


  

在急症室,通常会排队4-6小时;看了医生,还可能要查血、拍片等等,又要等2-3小时;等结果出来了,拿处方买药,又是几个小时。普通家庭医生看病的效率问题,一方面是医院的检查专科要等待,一般是1-2周,然后等有了结果,又是1-2周,再次预约家庭医生,又是1-2周,有时候要1-2个月;另一方面,是家庭医生不是每天上班,需要预约。如果是大医院的家庭医生部,那就比较快,如果是私人的家庭医生,那就要等待比较长的时间。

 

无论是急症室还是家庭医生诊所、专科医生诊所,医生看病的效率低,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似乎也表明了医生对病人的负责态度,毕竟医疗质量第一。一旦出了医疗事故,很可能就丢掉饭碗。所以,加拿大的医生做事普遍保守,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轻易尝试,宁可交给有经验的医生去做。这一点,与中国有些不同。


加拿大急症室的医护人员认为他们自己很忙,每天要处理很多危重病人。但病人却不这样认为,医生护士们按照自己的经验来分辨危重和轻微病人,而不是看病人的感觉。有的病人自己是医生,知道应该如何处理,但自己没有权,结果让加拿大的医生贻误病情。这类医疗事故也是比较多的。

 

还有一类重大疾病,需要多家医院诊断,比如癌症,以及一些慢性疾病,那就更是等待确诊时间长,结果就是贻误病情,甚至有的病人等到死亡。

 

国际共同基金(Commonwealth Fund)调查还发现:加拿大只有32%的医生愿与其他科的医生会诊慢性病,英国则有81%的医生会这么做。加拿大只有27%的医生会自我要求提升医术水准。相比之下,英国及德国愿意这样做的医生达70%。

总之,加拿大的大医院与中国的大医院基本上还是处于同一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的,但因为加拿大有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之分,表面上是减轻了专科医生的压力,实际上是增加了家庭医生的不负责任心、增加了医院急诊室的压力、延误了病人的病情。这就是加拿大医疗服务制度的弊端!


部分内容转自:kylelong 博客




网站: easyca.ca 
联系: [email protected]
广告 | 微信代管 | 活动策划
点击“阅读原文”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