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职场的国籍潜规则

2016年05月02日 领跑职业规划平台


众所周知,澳洲作为移民国家,种族与文化构成的多元性是其社会特点



澳洲政府实行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们能够和平相处和谐生活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但即便如此,澳洲职场上仍有一条看不见的“国籍潜规则”,无形中影响着亚裔及其他种族人群的求职或升迁。



 澳洲资深经理人Pamela Young在《昂首挺进》中采访了澳洲证券交易所等100家上市公司的负责人以及16个城市的26种不同行业的从业者。

结果显示,澳洲许多企业在提拔员工时更青睐本国员工或者能够说一口纯正英式英语额白人,亚裔或其他种族的员工即使工作成绩再优秀往往都只有艳羡的份儿。


一位公司主管非常直白地对书作者解释说,选择提拔亚洲背景的员工的做法有点古怪,甚至是在冒险,保守起见还是倾向选择白人。




国籍或种族潜规则不仅仅对

已工作的职员造成升职

阻碍,对一些非白人

求职者也是一道隐形

的栅栏。





书中讲到一个案例是,一位在澳洲出生的穆斯林女孩在投简历时一直用Cindy Muhammad (辛迪·穆罕默德)这个“祖籍”色彩浓烈的名字,每每都石沉大海毫无回应。她试着将名字更换成Cindy Markram (辛迪·马克拉姆)后,却很快得到了曾拒绝她的那家公司的面试机会。


澳洲国立大学在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后发现,凡是使用非英语式名字发出的简历,基本上要投递两次以上才能获得面试机会,这种因为名字而区别对待的例子不胜枚举。








对于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包容,是导致这种“国籍潜规则”暗暗盛行的主要原因。

外籍人员因为语言和文化差别而在求职和职场晋升中令人不爽的遭遇,不仅仅会打击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时对雇佣公司来说也是关闭上了一扇可以了解多样文化、扩展国际视野、多方发掘人才的窗口,在全球化不断加速的今天,这种潜规则的存在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害。




企业


尤其是跨国企业不仅生产消费品或提供服务, 也承担着跨文化交流与促进合作的重要功能。多元国籍与种族员工的存在,为这种文化沟通和融合创造了条件。如果企业领导者能看到这种差异性,促进劳动力多元的同时保持公平竞争,无疑将会发挥员工的能动性,提高企业的创造性与革新精神,使企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走得更稳、更远。





而对于华人求职者和企业员工来说,在这种潜规则消失之前,要不断提高自己,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也要勇于表现出自己的优势,以实力说话,努力去消弭各种看不见的歧视与障碍,显得尤为重要。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