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饭都不会做 如今他在美国卖起了狗不理包子

2016年04月22日 美国中文网


提示点击上方"美国中文网"↑订阅本微信推广平台



如今中餐在美国早已过了只有左宗鸡、炒杂碎的年代,也已不再只有粤菜、川菜等几个菜系独大。与文化特别多元的纽约相比,同在东岸的波士顿地区一向并不以地道的中餐知名,不过近三年时间里,那里的中餐业可谓迅猛发展,无论是菜系、菜式,还是店面风格、营销手段等等,都与中国本土特色接轨,满足了当地华人的口味,也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了解了丰富多样的中国美食。

学生是波士顿地区强有力的消费群体,各高校附近自然有着不小的商机。在东北大学门口就有这么一家名叫“津味包子”的餐车,摊主是一对50多岁的华裔夫妻,来自天津。他们不仅主打地道的天津包子,各色传统风味小吃也受到当地华人和留学生的欢迎。
老板老孟,大名孟强,来美国之前曾在北京的中关村卖电脑。2004年,在家人的帮助下,与妻子和孩子移民来到波士顿。刚来的时候由于语言不通,老孟只能到中餐馆里打杂,切菜、洗碗、擦地......经历过许多新移民都有过的辛酸。正如他自己说,“刚来的时候很辛苦,在餐馆里头打杂,什么都干,和在国内简直就是天地的差别。到了美国以后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很辛苦。”
12年前,老孟来到波士顿,最大的感触是波士顿的中餐主要以广东菜、川菜为主,而且很多是改良式的中餐,很难吃到地道的北方面食。

“波士顿很少有北方面食,我们来的时候几乎没有,包子的话更少,而且我们觉得餐馆里头的香菇鸡啊等等不是中国的口味,都是美式中餐,所以我们做这个餐车的宗旨就是保持中国的原味,就是做地道的天津味道。”
在波士顿卖地道天津味儿
老孟说,自己到美国后,发现日本寿司虽然价格较贵,但很普遍也很受欢迎,而中餐馆虽然多,却没有一样中餐能和寿司相提并论的。于是,老孟萌生了发挥自己北方人特长——做面食的想法,而经过思考,他从各种面食里选中了包子。

“第一,包子它比较营养,没有经过煎炒烹炸,油少一些;第二它比较方便,蒸完以后马上就可以食用。关键是非常好吃,在中国,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全国都在吃包子;第三,中式的快餐比较有前途,比如包子的标准比较能够统一,经过这两年,美国人也特别喜欢吃,他们也能接受这种东西了。”
2013年10月,老孟和妻子李俊美把餐车开到了东北大学门口,就这样开始了他们的餐车生意。

除了主打天津包子,老孟还卖锅贴、生煎包、春饼、烙饼、豆腐脑等等,大受欢迎。
为了保证口感,两口子每天三点就要起床,到固定的厨房烹饪当天要销售的食物,然后打包上车,再开车到学校销售,下午收摊后再开回厨房,清洗餐具和餐车,最后还要去市场采购第二天的食材。一周出车四半天,天天如此。

起初几个月,餐车一直处于亏本的状态,但他们一直坚持着。到现在,这家东北大学门口的天津风味餐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老孟觉得自己的生活充实并快乐着。
从甩手掌柜到餐车老板
对于老孟来说,做这门生意还不只是早出晚归辛苦经营那么简单。别看他现在是餐车老板,样样都亲自上阵,可刚来美国的时候,他连饭都不会做。

虽然来美国前,颇有先见之明的老孟也曾在天津狗不理包子铺学了两个月,但等到了美国,他发现美国连面粉和中国的都完全不一样,按照国内的方法做,面根本发不出来。因此,老孟用了几千斤的面粉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混合,花了几个月时间,最终调配出了满意的面粉,做出地道的包子皮。
除了这些技术层面的困难,在老孟看来,华人在美国做食品生意,最大的困难还是在筹备阶段。光是申请和等执照就要半年时间,在地点选择上也有很多限制。
用正宗包子传播中餐文化
在美国做着中国包子,老孟也渐渐做出了宣扬中华饮食的使命感。比如这包子,为啥上面会有褶子?老孟为我们解释说:“我们要捏18到21个褶,这个褶不光是为了好看,因为包子上面会有面疙瘩,你必须捏出来以后不是一个死面,这样蒸完以后包子就不会有死疙瘩。所以我们要做就要做非常地道的、天津口味的包子。”

除了为波士顿当地的华人和留学生提供道地美食,老孟做包子也是想丰富当地的中餐业,传播中餐文化,让美国人知道中餐不仅仅是火锅、水饺、春卷、宫保鸡丁、糖醋里脊,还有更多来自中国其他地方的风味小吃。

由于波士顿卫生局规定摊主不允许在餐车上现做食物,老孟和妻子才必须在厨房做完拿到餐车上二次加热。但老孟始终觉得,包子还是要蒸完现吃才好吃。因此虽然现在包子餐车的生意很红火,他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再开一家餐馆,卖新鲜出炉的天津包子。



 (转载请注明美国中文网)


微信号:美国中文网
长按指纹扫描关注“ 美国中文网”




点击左下角查看更多




收藏 已赞